10月17日,大熊猫盟盟4岁生日会现场,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手绘大熊猫科普牌并悬挂在大熊猫参观游线上;部分志愿者还参与到前期大熊猫生日蛋糕制作工作中。事实上,他们都来自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
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手绘大熊猫科普牌。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动物园志愿者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动物科普方面,不管是针对动物科普讲解,还是对动物科普衍生内容的创作。”在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彭少波看来,志愿者不仅要为游客提供好的科普讲解,也要把动物保护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宣传出去。关于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彭少波列举了两点:一个是动物科普讲解,另一个是科普衍生物创作,比如:科普牌和科普短视频。
大熊猫生日会当天,志愿者手绘科普牌。记者李永刚 摄
“一些游客会说,大熊猫捂着眼睛睡觉为什么不工作呀?但实际上,大熊猫睡觉也是一种动物行为的展示,也是在工作。我想通过科普牌,把这个理念传递给大家。”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的窦一琳指了指她刚刚画好的科普牌,可以看到,一只戴着蓝色帽子的卡通大熊猫右侧,赫然写着一段文字“吃和睡都是在上班”。
“太有成就感了,非常棒。”在亲手将科普导览牌悬挂在大熊猫馆外场走廊后,窦一琳非常兴奋。她表示,真心希望游客能通过科普导览牌,了解更多跟熊猫有关的知识。
志愿者亲手挂科普牌,引导市民关注。记者李永刚 摄
除了展示动物知识,不少志愿者还将科普牌内容聚焦到劝阻不文明行为,特别是投喂之上。“不要投喂,大熊猫吃竹子,不喜欢人类的食物,投喂会带来饮食不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赵雨纤希望通过科普牌向市民传递文明“观猫”的理念,“我们一定要跟游客说,投喂动物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武汉动物园有很专业的营养师、保育员,投喂会对动物身体造成很重的负担,危害健康。”
还有一部分志愿者,在大熊猫保育员的指导下,用小段竹子和麻绳绑起了大熊猫“生日蛋糕”的主体框架。“第一次做这种手工,看到盟盟大口吃‘蛋糕’,觉得非常开心。”
“目前的志愿者主要集中在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江汉大学。他们的专业与动物或者新闻宣传相关。”彭少波透露,在武汉动物园刚开园的“十一”假期,他们就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主要是科普讲解和文明引导,“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武汉动物园志愿者之家。记者李永刚 摄
“现在我们有了专门的活动空间——‘志愿者之家’。”彭少波介绍,在动物园改造前,就一直有志愿者定期为游客进行科普讲解;重新开园后,为志愿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方便开展优质志愿服务工作。
“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体现了园方、高校和社会力量的共建共享。”武汉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联合也是当下提倡的“共同缔造”,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传播动物园科普知识,倡导市民游客文明游园。(长江日报记者郭可滢 蔡燕秋 通讯员邓丽玲 王圣凯 乐霞)
发表时间:2023-10-18 来源:湖北文明网
10月17日,大熊猫盟盟4岁生日会现场,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手绘大熊猫科普牌并悬挂在大熊猫参观游线上;部分志愿者还参与到前期大熊猫生日蛋糕制作工作中。事实上,他们都来自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
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手绘大熊猫科普牌。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动物园志愿者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动物科普方面,不管是针对动物科普讲解,还是对动物科普衍生内容的创作。”在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彭少波看来,志愿者不仅要为游客提供好的科普讲解,也要把动物保护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宣传出去。关于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彭少波列举了两点:一个是动物科普讲解,另一个是科普衍生物创作,比如:科普牌和科普短视频。
大熊猫生日会当天,志愿者手绘科普牌。记者李永刚 摄
“一些游客会说,大熊猫捂着眼睛睡觉为什么不工作呀?但实际上,大熊猫睡觉也是一种动物行为的展示,也是在工作。我想通过科普牌,把这个理念传递给大家。”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的窦一琳指了指她刚刚画好的科普牌,可以看到,一只戴着蓝色帽子的卡通大熊猫右侧,赫然写着一段文字“吃和睡都是在上班”。
“太有成就感了,非常棒。”在亲手将科普导览牌悬挂在大熊猫馆外场走廊后,窦一琳非常兴奋。她表示,真心希望游客能通过科普导览牌,了解更多跟熊猫有关的知识。
志愿者亲手挂科普牌,引导市民关注。记者李永刚 摄
除了展示动物知识,不少志愿者还将科普牌内容聚焦到劝阻不文明行为,特别是投喂之上。“不要投喂,大熊猫吃竹子,不喜欢人类的食物,投喂会带来饮食不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赵雨纤希望通过科普牌向市民传递文明“观猫”的理念,“我们一定要跟游客说,投喂动物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武汉动物园有很专业的营养师、保育员,投喂会对动物身体造成很重的负担,危害健康。”
还有一部分志愿者,在大熊猫保育员的指导下,用小段竹子和麻绳绑起了大熊猫“生日蛋糕”的主体框架。“第一次做这种手工,看到盟盟大口吃‘蛋糕’,觉得非常开心。”
“目前的志愿者主要集中在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江汉大学。他们的专业与动物或者新闻宣传相关。”彭少波透露,在武汉动物园刚开园的“十一”假期,他们就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主要是科普讲解和文明引导,“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武汉动物园志愿者之家。记者李永刚 摄
“现在我们有了专门的活动空间——‘志愿者之家’。”彭少波介绍,在动物园改造前,就一直有志愿者定期为游客进行科普讲解;重新开园后,为志愿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方便开展优质志愿服务工作。
“武汉动物园志愿服务队体现了园方、高校和社会力量的共建共享。”武汉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联合也是当下提倡的“共同缔造”,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传播动物园科普知识,倡导市民游客文明游园。(长江日报记者郭可滢 蔡燕秋 通讯员邓丽玲 王圣凯 乐霞)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