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上,汉川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整合多方资源力量,试点推行红色服务“110”,探索基层治理
“更优解”,实现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更畅通,问题办结更高效,服务群众更精准。
截至目前,该市共受理社区居民各类诉求3045件,办理民生实事2994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搭平台畅通民声“直通车”
9月8日,走进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山后湾社区白云星都小区,门口健身器材处,77岁的刘凤仪边锻炼身体边和几位婆婆聊天。
“小区能安装健身器材,多亏了这个由以前的核酸采样亭改造的红色驿站哩。”刘凤仪指着旁边橘红色的小房子,笑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
白云星都小区是还建小区,共有72户143人,其中60岁以上59人,附近还有十几户散居户。由于附近没有健身器材,居民锻炼身体不方便,在小区安装健身器材的呼声很高。
作为楼栋长的刘凤仪,收集居民安装健身器材、硬化路面等诉求和建议后,来到红色驿站,向值班的社区工作者反映。社区工作者记录诉求后,向社区汇报,社区召开党委会研究,最终由共驻共建单位出资,并招标施工。半个月后,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硬化了路面,安装了摄像头,赢得居民一致称赞。
“我们来这里反映诉求非常方便,工作人员也总能快速反应,及时帮助解决。”说起红色驿站,刘凤仪赞不绝口。
在汉川,像这样的红色驿站已有29个。掌握群众诉求是服务群众、提升治理水平的第一步。汉川在中心城区小区密集点、商圈、学校等人流量大、群众服务需求多的地方,把核酸采样亭、小区活动室、闲置保安室等打造为“红色驿站”,“变身”为社情民意收集站、便民服务站。
不仅如此,汉川全面整合党建、综治、应急、城管等各类服务事项,建立包括红色驿站、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小区活动室等“一中心多站点”的红色服务“110”平台体系。同时,采取智慧党建和综治中心“民情315”、社区服务热线、网格微信群、“志愿汇”APP等“1+X”模式,建立民情收集、诉求反映、服务办理等线上平台体系,将征求群众意见诉求平台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截至目前,红色服务“110”平台共受理社区居民停车、下水道堵塞、小区环境整治等诉求3045件。
聚合力服务群众“零距离”
福星社区金丰家园小区82岁的居民刘桂芬,其子女均在外地工作,平时社区经常上门关心慰问。8月20日傍晚,刘桂芬家中煤气灶打不着火,不能做饭,非常着急,联系网格员李鹏。
正在吃晚饭的李鹏接到电话,立马放下碗筷,不到5分钟就赶到刘桂芬家中,检查发现是煤气灶电池没电了,便连忙安慰老人,随即到楼下买了电池,为老人安装上,煤气灶打着火了,老人高兴地竖起大拇指:“打电话给孩子,孩子说的我又不明白,他们也回不来,还是你们好,几分钟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提升为民服务、基层治理水平,核心是人,关键靠人。汉川完善以社区“两委”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下沉党员为骨干,驻社区民警、“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参与的红色服务“110”队伍。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和兴趣,组建治安“红袖章”、邻里“和事佬”、家园“美容师”、健康“白天使”、文体“百家乐”、政策“你我通”等团队,以“110”的速度,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红色服务”。
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福星社区帝景豪庭小区居民童大茂和妻子都是残疾人,是社区的帮扶对象。在社区的帮扶下,童大茂以摆摊修鞋谋生。多次受到帮扶,童大茂深受感动,主动为老年人和困难群众免费修鞋。
在党员和志愿者们的影响下,福星社区一家盲人按摩所的老板刘翠平,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店里的按摩师傅到现场免费为需要的居民按摩。
截至目前,红色服务“110”队伍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环境卫生、医疗保健、文体活动、政策宣传等活动280余场次,服务居民2.3万人次。
建机制破解善治“新密码”
9月7日上午8时许,广场路社区居民胡小平到社区反映,其商铺所在楼房有石块从高空坠落,顶层屋檐发生断裂,有几块水泥瓷砖滑落到六楼的防盗网上搁置,随时有掉落伤人的危险。
得知情况后,社区立即组织人员去现场察看情况,迅速拉起警戒线,通知门店关门,疏导人员绕行,维护现场秩序,并向仙女山街道办事处领导汇报。高空作业,加上电线、电杆等影响,施工难度和危险性较大。社区紧急联系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研判,通过大型吊车吊篮组织人员上屋顶对屋檐脱落的水泥瓷砖进行清理,排除了安全隐患。
社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得到了居民称赞。
问题快速有效解决,机制是有力保障。为了提升红色服务“110”工作效能,汉川建立健全“诉求反映——分类受理——服务办理——评价反馈”全链条服务机制。收集诉求后,社区党组织进行分析研判,社区可以解决的,通过网格微信群、“志愿汇”APP等红色服务“110”平台发布任务清单,由驻社区单位、下沉党员、志愿服务者等主动认领,办理情况及时向社区党组织汇报,通过电话抽查、实地走访群众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党组织难以解决的,申请街道党工委联合职能部门共同解决,确保问题解决有速度、见实效。
同时,实行积分制管理,党员、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可获得相应分值,凭积分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点进行兑换,激发社区共建共治大能量。
对于居民,全面推进“七色分类管理”,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收集居民信息,并对不同情况居民同步建立七色分类登记台账,根据登记的不同颜色对象,有针对性地配套提供不同服务和管理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共办理民生实事2994件,群众满意率95%以上。
汉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汪晓超介绍,下一步,汉川将逐步在城市社区、农村地区推广红色服务“110”,让基层治理运转通畅、效能提速、群众满意。(孝感日报 文/图记者赵彩云 通讯员李鑫虹 周柳 图/文 李文勇 )
发表时间:2023-09-27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今年6月,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上,汉川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整合多方资源力量,试点推行红色服务“110”,探索基层治理
“更优解”,实现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更畅通,问题办结更高效,服务群众更精准。
截至目前,该市共受理社区居民各类诉求3045件,办理民生实事2994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搭平台畅通民声“直通车”
9月8日,走进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山后湾社区白云星都小区,门口健身器材处,77岁的刘凤仪边锻炼身体边和几位婆婆聊天。
“小区能安装健身器材,多亏了这个由以前的核酸采样亭改造的红色驿站哩。”刘凤仪指着旁边橘红色的小房子,笑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
白云星都小区是还建小区,共有72户143人,其中60岁以上59人,附近还有十几户散居户。由于附近没有健身器材,居民锻炼身体不方便,在小区安装健身器材的呼声很高。
作为楼栋长的刘凤仪,收集居民安装健身器材、硬化路面等诉求和建议后,来到红色驿站,向值班的社区工作者反映。社区工作者记录诉求后,向社区汇报,社区召开党委会研究,最终由共驻共建单位出资,并招标施工。半个月后,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硬化了路面,安装了摄像头,赢得居民一致称赞。
“我们来这里反映诉求非常方便,工作人员也总能快速反应,及时帮助解决。”说起红色驿站,刘凤仪赞不绝口。
在汉川,像这样的红色驿站已有29个。掌握群众诉求是服务群众、提升治理水平的第一步。汉川在中心城区小区密集点、商圈、学校等人流量大、群众服务需求多的地方,把核酸采样亭、小区活动室、闲置保安室等打造为“红色驿站”,“变身”为社情民意收集站、便民服务站。
不仅如此,汉川全面整合党建、综治、应急、城管等各类服务事项,建立包括红色驿站、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小区活动室等“一中心多站点”的红色服务“110”平台体系。同时,采取智慧党建和综治中心“民情315”、社区服务热线、网格微信群、“志愿汇”APP等“1+X”模式,建立民情收集、诉求反映、服务办理等线上平台体系,将征求群众意见诉求平台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截至目前,红色服务“110”平台共受理社区居民停车、下水道堵塞、小区环境整治等诉求3045件。
聚合力服务群众“零距离”
福星社区金丰家园小区82岁的居民刘桂芬,其子女均在外地工作,平时社区经常上门关心慰问。8月20日傍晚,刘桂芬家中煤气灶打不着火,不能做饭,非常着急,联系网格员李鹏。
正在吃晚饭的李鹏接到电话,立马放下碗筷,不到5分钟就赶到刘桂芬家中,检查发现是煤气灶电池没电了,便连忙安慰老人,随即到楼下买了电池,为老人安装上,煤气灶打着火了,老人高兴地竖起大拇指:“打电话给孩子,孩子说的我又不明白,他们也回不来,还是你们好,几分钟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提升为民服务、基层治理水平,核心是人,关键靠人。汉川完善以社区“两委”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下沉党员为骨干,驻社区民警、“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参与的红色服务“110”队伍。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和兴趣,组建治安“红袖章”、邻里“和事佬”、家园“美容师”、健康“白天使”、文体“百家乐”、政策“你我通”等团队,以“110”的速度,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红色服务”。
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福星社区帝景豪庭小区居民童大茂和妻子都是残疾人,是社区的帮扶对象。在社区的帮扶下,童大茂以摆摊修鞋谋生。多次受到帮扶,童大茂深受感动,主动为老年人和困难群众免费修鞋。
在党员和志愿者们的影响下,福星社区一家盲人按摩所的老板刘翠平,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店里的按摩师傅到现场免费为需要的居民按摩。
截至目前,红色服务“110”队伍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环境卫生、医疗保健、文体活动、政策宣传等活动280余场次,服务居民2.3万人次。
建机制破解善治“新密码”
9月7日上午8时许,广场路社区居民胡小平到社区反映,其商铺所在楼房有石块从高空坠落,顶层屋檐发生断裂,有几块水泥瓷砖滑落到六楼的防盗网上搁置,随时有掉落伤人的危险。
得知情况后,社区立即组织人员去现场察看情况,迅速拉起警戒线,通知门店关门,疏导人员绕行,维护现场秩序,并向仙女山街道办事处领导汇报。高空作业,加上电线、电杆等影响,施工难度和危险性较大。社区紧急联系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研判,通过大型吊车吊篮组织人员上屋顶对屋檐脱落的水泥瓷砖进行清理,排除了安全隐患。
社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得到了居民称赞。
问题快速有效解决,机制是有力保障。为了提升红色服务“110”工作效能,汉川建立健全“诉求反映——分类受理——服务办理——评价反馈”全链条服务机制。收集诉求后,社区党组织进行分析研判,社区可以解决的,通过网格微信群、“志愿汇”APP等红色服务“110”平台发布任务清单,由驻社区单位、下沉党员、志愿服务者等主动认领,办理情况及时向社区党组织汇报,通过电话抽查、实地走访群众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党组织难以解决的,申请街道党工委联合职能部门共同解决,确保问题解决有速度、见实效。
同时,实行积分制管理,党员、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可获得相应分值,凭积分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点进行兑换,激发社区共建共治大能量。
对于居民,全面推进“七色分类管理”,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收集居民信息,并对不同情况居民同步建立七色分类登记台账,根据登记的不同颜色对象,有针对性地配套提供不同服务和管理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共办理民生实事2994件,群众满意率95%以上。
汉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汪晓超介绍,下一步,汉川将逐步在城市社区、农村地区推广红色服务“110”,让基层治理运转通畅、效能提速、群众满意。(孝感日报 文/图记者赵彩云 通讯员李鑫虹 周柳 图/文 李文勇 )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