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近年来,荆门市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贯彻“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初心,突出抓好“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显著提升。
整洁有序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数年的文明创建,荆门将文明融入城市肌理,让文明成为城市态度,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市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时代风采。
近年来,荆门市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贯彻“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初心理念,突出抓好“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全市上下齐心,部门联动,凝聚起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掀起了一场干群携手、人人参与的文明创建热潮,诗一般的意境、画一样的美景孕育而生。
高位推动 凝聚合力
“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四通八达、环境越来越好。”近日,久未返家的荆门小伙周明看着日新月异的家乡,感慨良多。
城市文明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周明的感受,也源于此。
2023年是荆门市正式提出“向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迈进”的起步之年,荆门市从理想信念、文明素养、志愿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制订出台《荆门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还对创建任务进行“年度化、项目化、清单化”分解,出台了《荆门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2023年度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内容既包括基础设施补短板,又涉及城市品质促提升;既包括城市治理提效能,又涵盖文明实践添活力。
荆门市调整市创城办点位(入户)专班,组建了“一办”(综合协调办)“三组”(督办组、重点项目组、宣传组),重新划分市、区两级职能,实行项目下沉、督办下沉,建立了市创城办主导、市区联动、属地管理、督办一体的工作机制。每周、每月、每季召开会议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形成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荆门市加大日常督办力度,坚持“日安排、周小结”,10个小组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每日不间断实地督办,每天报送工作动态和问题清单,形成“即察即交、限期办结、回访销号”的督查闭环工作机制。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力促文明创建工作深推进、提质效。市创城指挥部还分别就电动自行车上牌、农贸市场改造、绿化补植补株、城市出口畅通、全民洁城清扫、老旧小区改造等8项重点工作开展了轮回梯次督办。
精准聚焦 为民创建
文明创建,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荆门市从点滴细节入手,从群众的诉求期盼入手,精准聚焦群众最直接、最关切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问题,全面开展“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全市上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咬定目标、攻坚克难,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进位”。
每周五的洁城行动已成为荆门城区志愿者的日常习惯和行动自觉。为了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洁城,我市探索出楼道值周、积分制考核、小手拉大手、评选评比“五好”楼栋、红色物业带动等多种参与形式。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荆门市参与洁城活动的人数就超过20万人次。
农贸市场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作为荆门市首家智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南台市场有了智能显示器、菜价综合展示屏、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仪、农产品溯源系统等智慧农贸系统……一系列的变化让前来买菜的市民啧啧称奇。南台市场的变化令人惊喜,更多农贸市场的华丽变身令人期待。今年,中心城区15家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升级。
近日,东宝区泉口街道的“三无”小区浏河湾居民点旧貌换新颜,墙面上的小广告消失了,大街小巷里停车秩序井然,小区真正实现了安全大提升、面貌大改善。“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荆门市通过扎实的行动,近年来共完成市区196个“三无”小区的改造,基本实现“八有”,即有公共保洁、有秩序维护、有停车管理、有设施维护、有绿化养护、有道路保养、有维修管理、有物管用房。
一条条道路畅通和谐,疏通了城乡脉络肌理;一处处基础设施与日俱增,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一片片老旧小区、大街小巷改造提升,凸显了民生关怀导向……荆门聚力打造“干净城市、畅通城市、精致城市”,深入推进“十大专项提升行动”,补齐短板弱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今年上半年,荆门市已在中心城区建成停车位1580余个;组织53个机关单位停车场共6644个停车位,面向市民错时开放共享。荆门市还推进中心城区绿化缺失断面补植补株,在道路、公园、广场、游园补植乔灌木8300株,补植色块及地被植物约8.3万平方米。
志愿服务 文明花开
“请走斑马线,请佩戴头盔。”“请勿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日前,在象山大道的一处十字路口,志愿者王庆丽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挥小红旗,纠正市民不文明行为。
志愿者是荆门这片土地上正气的最好代表。互助友爱、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每天都会在这片土地上温情上演。我市打造推出的“电力红马甲”“爱心早餐”“雷锋车队”“公益小天使”“希望家园”等一批品牌项目广获赞誉。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66.5万人,建设志愿服务队2792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1726个,志愿者注册比例和平均服务时长均位居全省前列。
荆门市通过实施“社区计划”项目,以“基层团干+青年志愿者”的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50余支,累计开展洁城清扫、入户宣讲、帮困助弱等志愿服务活动近400场,累计服务时长2000小时。依托社区志愿服务队,在东宝区塔影社区、东宝区沿河社区、掇刀区望兵石社区、钟祥市柴湖社区等地推动开展“四点半课堂”,组织读书行动、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场,覆盖青少年1200余人。目前,我市成立了督导队,对全市多个行业部门的5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点位开展实地督导,招募志愿者在城区21个重点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等。
文明创建的过程,也是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过程。荆门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带动广大群众培育文明淳朴新民风,为文明创建注入新动力。
荆门市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市教育局组织城区中小学利用双休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和家长一同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130场次,进社区及公益性文化设施场馆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9场次,有效激活了城区3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纽带作用,带动近6万名家长参与志愿活动,营造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扎实推进“四大文明行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87人次,检查中心城区网吧29家次。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定期在每月、节假日以及寒暑假通过文明旅游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大力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多种形式,扎实推进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
在永不停歇的文明创建路上,荆门自我加压、砥砺奋进,不断丰富文明城市色彩和内涵,加速攀登一个又一个文明新高地。(荆门日报记者 胡晓莉 通讯员 熊飞)
发表时间:2023-09-14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阅读提示
近年来,荆门市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贯彻“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初心,突出抓好“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显著提升。
整洁有序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数年的文明创建,荆门将文明融入城市肌理,让文明成为城市态度,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市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时代风采。
近年来,荆门市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贯彻“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初心理念,突出抓好“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全市上下齐心,部门联动,凝聚起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掀起了一场干群携手、人人参与的文明创建热潮,诗一般的意境、画一样的美景孕育而生。
高位推动 凝聚合力
“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四通八达、环境越来越好。”近日,久未返家的荆门小伙周明看着日新月异的家乡,感慨良多。
城市文明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周明的感受,也源于此。
2023年是荆门市正式提出“向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迈进”的起步之年,荆门市从理想信念、文明素养、志愿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制订出台《荆门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还对创建任务进行“年度化、项目化、清单化”分解,出台了《荆门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2023年度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内容既包括基础设施补短板,又涉及城市品质促提升;既包括城市治理提效能,又涵盖文明实践添活力。
荆门市调整市创城办点位(入户)专班,组建了“一办”(综合协调办)“三组”(督办组、重点项目组、宣传组),重新划分市、区两级职能,实行项目下沉、督办下沉,建立了市创城办主导、市区联动、属地管理、督办一体的工作机制。每周、每月、每季召开会议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形成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荆门市加大日常督办力度,坚持“日安排、周小结”,10个小组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每日不间断实地督办,每天报送工作动态和问题清单,形成“即察即交、限期办结、回访销号”的督查闭环工作机制。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力促文明创建工作深推进、提质效。市创城指挥部还分别就电动自行车上牌、农贸市场改造、绿化补植补株、城市出口畅通、全民洁城清扫、老旧小区改造等8项重点工作开展了轮回梯次督办。
精准聚焦 为民创建
文明创建,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荆门市从点滴细节入手,从群众的诉求期盼入手,精准聚焦群众最直接、最关切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问题,全面开展“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全市上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咬定目标、攻坚克难,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进位”。
每周五的洁城行动已成为荆门城区志愿者的日常习惯和行动自觉。为了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洁城,我市探索出楼道值周、积分制考核、小手拉大手、评选评比“五好”楼栋、红色物业带动等多种参与形式。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荆门市参与洁城活动的人数就超过20万人次。
农贸市场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作为荆门市首家智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南台市场有了智能显示器、菜价综合展示屏、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仪、农产品溯源系统等智慧农贸系统……一系列的变化让前来买菜的市民啧啧称奇。南台市场的变化令人惊喜,更多农贸市场的华丽变身令人期待。今年,中心城区15家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升级。
近日,东宝区泉口街道的“三无”小区浏河湾居民点旧貌换新颜,墙面上的小广告消失了,大街小巷里停车秩序井然,小区真正实现了安全大提升、面貌大改善。“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荆门市通过扎实的行动,近年来共完成市区196个“三无”小区的改造,基本实现“八有”,即有公共保洁、有秩序维护、有停车管理、有设施维护、有绿化养护、有道路保养、有维修管理、有物管用房。
一条条道路畅通和谐,疏通了城乡脉络肌理;一处处基础设施与日俱增,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一片片老旧小区、大街小巷改造提升,凸显了民生关怀导向……荆门聚力打造“干净城市、畅通城市、精致城市”,深入推进“十大专项提升行动”,补齐短板弱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今年上半年,荆门市已在中心城区建成停车位1580余个;组织53个机关单位停车场共6644个停车位,面向市民错时开放共享。荆门市还推进中心城区绿化缺失断面补植补株,在道路、公园、广场、游园补植乔灌木8300株,补植色块及地被植物约8.3万平方米。
志愿服务 文明花开
“请走斑马线,请佩戴头盔。”“请勿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日前,在象山大道的一处十字路口,志愿者王庆丽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挥小红旗,纠正市民不文明行为。
志愿者是荆门这片土地上正气的最好代表。互助友爱、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每天都会在这片土地上温情上演。我市打造推出的“电力红马甲”“爱心早餐”“雷锋车队”“公益小天使”“希望家园”等一批品牌项目广获赞誉。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66.5万人,建设志愿服务队2792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1726个,志愿者注册比例和平均服务时长均位居全省前列。
荆门市通过实施“社区计划”项目,以“基层团干+青年志愿者”的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50余支,累计开展洁城清扫、入户宣讲、帮困助弱等志愿服务活动近400场,累计服务时长2000小时。依托社区志愿服务队,在东宝区塔影社区、东宝区沿河社区、掇刀区望兵石社区、钟祥市柴湖社区等地推动开展“四点半课堂”,组织读书行动、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场,覆盖青少年1200余人。目前,我市成立了督导队,对全市多个行业部门的5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点位开展实地督导,招募志愿者在城区21个重点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等。
文明创建的过程,也是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过程。荆门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带动广大群众培育文明淳朴新民风,为文明创建注入新动力。
荆门市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市教育局组织城区中小学利用双休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和家长一同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130场次,进社区及公益性文化设施场馆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9场次,有效激活了城区3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纽带作用,带动近6万名家长参与志愿活动,营造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扎实推进“四大文明行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87人次,检查中心城区网吧29家次。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定期在每月、节假日以及寒暑假通过文明旅游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大力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多种形式,扎实推进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
在永不停歇的文明创建路上,荆门自我加压、砥砺奋进,不断丰富文明城市色彩和内涵,加速攀登一个又一个文明新高地。(荆门日报记者 胡晓莉 通讯员 熊飞)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