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走进宣恩县椿木营乡范家坪村,道路干净、院落整洁、溪水清碧,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文化墙图文并茂,村民们热情有礼,好一幅和谐文明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范家坪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紧紧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团结带领1600多名土家、苗、汉各族儿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突破瓶颈、劳动致富。
发展经济鼓起村民钱袋子
“现在我们的生活跟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交通方便,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民收入‘节节高’。”范家坪村5组村民万齐助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通过村“两委”班子、党员示范带动和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范家坪村充分利用毗邻恩施市的地理优势,各族群众坚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各种特色经济,先后成立范家坪村村级经营公司,发展700余亩竹节人参基地、500余亩黄连基地、1000余亩贝母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30多个生态药园采摘观光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到今年7月底,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0元。
夯实基础打造宜居好环境
“过去,通村道路是狭窄、坑洼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现在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还安装了路灯,出行十分方便。”范家坪村4组村民王君礼感慨道。
随着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该村“两委”班子在促进村民生活富裕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活环境的改善,加快补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民生短板,以“幸福生活 共同缔造”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后硬化12.5公里通组通户道路,完成批次44户危房改造,拆除空心房2500平方米,清理陈年垃圾100余吨,种植绿色花卉2000余株,安装路灯300盏。
范家坪村创新构筑乡村治理体系,以“一线工作法”工作机制为抓手,落实“支部进网格、党员包联户”的治理模式,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媳妇、好邻居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居治理实现了产业不落下、配套不滞后、居房不过时、垃圾不落地、乡风不落伍、稳定不出事、监管不缺失。
弘扬新风建设和谐新农村
近日,范家坪村7组村民李世富的妻子去世,该村民家人自觉不燃放烟花爆竹,没有收除亲戚外其他人的礼金,丧事做到一切从俭。这得益于范家坪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治陋习树新风活动。
该村坚持每年定期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做到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它喜事不办或少办,户年人均节约开支近4000元,村民对村规民约执行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村里组建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志愿者注册人数达346人,志愿者积极开展二十大宣讲、环境卫生整治、防溺水等知识宣传。今年以来,全村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共开展各项活动2100余人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如今的范家坪村,拾金不昧、帮贫扶困、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文明新风弥漫在田野山巅上。(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郑家云 陈仁浩 魏昕)
发表时间:2023-08-15 来源:湖北文明网
8月7日,走进宣恩县椿木营乡范家坪村,道路干净、院落整洁、溪水清碧,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文化墙图文并茂,村民们热情有礼,好一幅和谐文明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范家坪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紧紧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团结带领1600多名土家、苗、汉各族儿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突破瓶颈、劳动致富。
发展经济鼓起村民钱袋子
“现在我们的生活跟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交通方便,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民收入‘节节高’。”范家坪村5组村民万齐助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通过村“两委”班子、党员示范带动和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范家坪村充分利用毗邻恩施市的地理优势,各族群众坚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各种特色经济,先后成立范家坪村村级经营公司,发展700余亩竹节人参基地、500余亩黄连基地、1000余亩贝母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30多个生态药园采摘观光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到今年7月底,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0元。
夯实基础打造宜居好环境
“过去,通村道路是狭窄、坑洼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现在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还安装了路灯,出行十分方便。”范家坪村4组村民王君礼感慨道。
随着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该村“两委”班子在促进村民生活富裕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活环境的改善,加快补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民生短板,以“幸福生活 共同缔造”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后硬化12.5公里通组通户道路,完成批次44户危房改造,拆除空心房2500平方米,清理陈年垃圾100余吨,种植绿色花卉2000余株,安装路灯300盏。
范家坪村创新构筑乡村治理体系,以“一线工作法”工作机制为抓手,落实“支部进网格、党员包联户”的治理模式,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媳妇、好邻居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居治理实现了产业不落下、配套不滞后、居房不过时、垃圾不落地、乡风不落伍、稳定不出事、监管不缺失。
弘扬新风建设和谐新农村
近日,范家坪村7组村民李世富的妻子去世,该村民家人自觉不燃放烟花爆竹,没有收除亲戚外其他人的礼金,丧事做到一切从俭。这得益于范家坪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治陋习树新风活动。
该村坚持每年定期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做到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它喜事不办或少办,户年人均节约开支近4000元,村民对村规民约执行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村里组建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志愿者注册人数达346人,志愿者积极开展二十大宣讲、环境卫生整治、防溺水等知识宣传。今年以来,全村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共开展各项活动2100余人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如今的范家坪村,拾金不昧、帮贫扶困、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文明新风弥漫在田野山巅上。(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郑家云 陈仁浩 魏昕)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