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黄坪村:全国文明村蝶变路上的“她力量”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1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宣恩县黄坪村位于椒园镇西北部,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209国道穿境而过,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共705户2123人,其中女性人数为1046人。曾经,这里是典型的贫困村,“中间一个槽、两面都是坡,大米吃不饱、玉米也不多”,是其真实写照。

去年8月以来,该村以湖北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方法路径,借助县妇联帮扶驻点优势开展“姐妹共建·幸福家园”系列活动,发动妇女群众开展基础设施提升、主导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行动。如今,这里白墙黛瓦、树木葱茏,形成了景村联合、农旅互动,主客共享、区域协调的共同缔造发展格局,更是摘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闪亮招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女辅警调解矛盾有一套 大娘孝善之举感动乡邻

黄坪村结合村情实际,成立了“有理大家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妇女群众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充分发挥耐心、细致、亲和力强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协商解决村内各类问题,将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作为椒园镇唯一的女性辅警,1996年出生的李娜经常活跃在村内矛盾调解前线,积极参与村内各类矛盾调解,自2022年7月以来,成功调解村内矛盾13件,深受乡亲们爱戴。

同时,黄坪村以“出彩”系列选树活动为载体,按照“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确保实效”的原则,评选出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共推选出了30户“出彩”家庭,评选出30个“出彩”黄坪人,其中女性16人,极大提高了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共建的热情。她们身体力行,帮助村民形成向善向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好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的宣传员和指导员,激发群众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

今年52岁的李大菊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二哥和年迈的婆婆,却毫无怨言,她用孝善书写人间大爱,也给乡邻做了榜样。李大菊还获得了“出彩宣恩人”的提名奖。

巾帼志愿者倡导文明乡风 “半边天”撑起美丽家园

走进黄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主题的墙绘,以及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农家小院。沿着主干道往里走,极具当地特色的知礼广场、同创花园、揽月阁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行走在村道上,人们隔三岔五便会看见身着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或主动清扫道路,或劝导游人爱护环境,黄坪村在她们的装点下更加干净、整洁、靓丽、文明。

村内成立了30人的“环保清扫志愿服务队”,其中有15人为巾帼志愿者,该服务队认领共管区域,参与村内环境清扫以及垃圾分类,宣传倡导绿色生活,对乱堆垃圾、柴草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带动家人及周边老百姓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不断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志愿者赵东云负责清扫的主干道路段,还被评为“县四好农村路”。

提质赋能贡献“她”力量 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王平华是黄坪村村委委员、村妇联主席,也是县作协的一名作家,热爱阅读的她还有一个身份——黄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村里2015年建立了农家书屋,现存书1600余册。

王平华经常组织村民在书屋开展活动。她说,通过挖掘拓展耕读文化影响力,在全村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在破除老旧思想、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王平华善于发挥爱好特长,为推动黄坪村的文化传播工作接地气、有灵魂,她经常指导村民开展阅读、学习活动,用自身的言行涵养文明乡风。”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对她赞叹不已。村里还利用宣传栏、文化墙、文艺演出等方式,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助力文明素养提升。

黄坪村还积极听取妇女群众意见,通过“妇女点单”的方式举办了第一期免费家政服务培训班,70余名群众参加了保洁基础常识、文明礼仪规范、收纳整理等知识培训,帮助女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村里还积极引导妇女群众参加电商等公益培训,提升大家的创业就业能力。

“致富女能手”遍地开花 争做新时代的新农人

黄坪村的主导产业是黄金梨,如今,“梨文章”越做越大,消费链不断延伸,目前已发展标准化梨园2450亩。近年来,黄坪村又以“甜蜜体验”为主题,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发展乡村“赏花游”“摘果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摘果”。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在黄坪村持续做好“梨文章”的发家致富路上,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挑起了大梁。她们很快嗅到了商机,借助农旅融合的先机开始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目前村里农家乐28家、民宿80余间,年均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仅餐饮年收入就达800万元。村子涌现出避暑休闲、健康养生、培训研学等多元化的旅游新业态。妇女群众还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她们深入钻研、探讨视频拍摄技巧、直播带货要领,通过拍视频、直播等方式销售黄金梨、茶叶及特色农家菜,大大解决了原来好货难销的局面。她们边摸索边实践的农旅结合之路,为黄坪村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下了产业基础,越来越多的黄坪人留在家乡发展,真正实现了增收致富和家门口就业。(宣恩新闻网 通讯员李星)

责任编辑:李欢

宣恩县黄坪村:全国文明村蝶变路上的“她力量”

发表时间:2023-08-11 来源:湖北文明网

宣恩县黄坪村位于椒园镇西北部,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209国道穿境而过,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共705户2123人,其中女性人数为1046人。曾经,这里是典型的贫困村,“中间一个槽、两面都是坡,大米吃不饱、玉米也不多”,是其真实写照。

去年8月以来,该村以湖北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方法路径,借助县妇联帮扶驻点优势开展“姐妹共建·幸福家园”系列活动,发动妇女群众开展基础设施提升、主导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行动。如今,这里白墙黛瓦、树木葱茏,形成了景村联合、农旅互动,主客共享、区域协调的共同缔造发展格局,更是摘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闪亮招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女辅警调解矛盾有一套 大娘孝善之举感动乡邻

黄坪村结合村情实际,成立了“有理大家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妇女群众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充分发挥耐心、细致、亲和力强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协商解决村内各类问题,将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作为椒园镇唯一的女性辅警,1996年出生的李娜经常活跃在村内矛盾调解前线,积极参与村内各类矛盾调解,自2022年7月以来,成功调解村内矛盾13件,深受乡亲们爱戴。

同时,黄坪村以“出彩”系列选树活动为载体,按照“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确保实效”的原则,评选出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共推选出了30户“出彩”家庭,评选出30个“出彩”黄坪人,其中女性16人,极大提高了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共建的热情。她们身体力行,帮助村民形成向善向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好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的宣传员和指导员,激发群众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

今年52岁的李大菊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二哥和年迈的婆婆,却毫无怨言,她用孝善书写人间大爱,也给乡邻做了榜样。李大菊还获得了“出彩宣恩人”的提名奖。

巾帼志愿者倡导文明乡风 “半边天”撑起美丽家园

走进黄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主题的墙绘,以及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农家小院。沿着主干道往里走,极具当地特色的知礼广场、同创花园、揽月阁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行走在村道上,人们隔三岔五便会看见身着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或主动清扫道路,或劝导游人爱护环境,黄坪村在她们的装点下更加干净、整洁、靓丽、文明。

村内成立了30人的“环保清扫志愿服务队”,其中有15人为巾帼志愿者,该服务队认领共管区域,参与村内环境清扫以及垃圾分类,宣传倡导绿色生活,对乱堆垃圾、柴草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带动家人及周边老百姓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不断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志愿者赵东云负责清扫的主干道路段,还被评为“县四好农村路”。

提质赋能贡献“她”力量 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王平华是黄坪村村委委员、村妇联主席,也是县作协的一名作家,热爱阅读的她还有一个身份——黄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村里2015年建立了农家书屋,现存书1600余册。

王平华经常组织村民在书屋开展活动。她说,通过挖掘拓展耕读文化影响力,在全村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在破除老旧思想、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王平华善于发挥爱好特长,为推动黄坪村的文化传播工作接地气、有灵魂,她经常指导村民开展阅读、学习活动,用自身的言行涵养文明乡风。”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对她赞叹不已。村里还利用宣传栏、文化墙、文艺演出等方式,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助力文明素养提升。

黄坪村还积极听取妇女群众意见,通过“妇女点单”的方式举办了第一期免费家政服务培训班,70余名群众参加了保洁基础常识、文明礼仪规范、收纳整理等知识培训,帮助女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村里还积极引导妇女群众参加电商等公益培训,提升大家的创业就业能力。

“致富女能手”遍地开花 争做新时代的新农人

黄坪村的主导产业是黄金梨,如今,“梨文章”越做越大,消费链不断延伸,目前已发展标准化梨园2450亩。近年来,黄坪村又以“甜蜜体验”为主题,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发展乡村“赏花游”“摘果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摘果”。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在黄坪村持续做好“梨文章”的发家致富路上,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挑起了大梁。她们很快嗅到了商机,借助农旅融合的先机开始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目前村里农家乐28家、民宿80余间,年均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仅餐饮年收入就达800万元。村子涌现出避暑休闲、健康养生、培训研学等多元化的旅游新业态。妇女群众还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她们深入钻研、探讨视频拍摄技巧、直播带货要领,通过拍视频、直播等方式销售黄金梨、茶叶及特色农家菜,大大解决了原来好货难销的局面。她们边摸索边实践的农旅结合之路,为黄坪村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下了产业基础,越来越多的黄坪人留在家乡发展,真正实现了增收致富和家门口就业。(宣恩新闻网 通讯员李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