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编创的清廉文艺节目在屈原故里景区上演。 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玉涵 摄
近日,宜昌“楚辞讲师团”讲师冯汉斌、周望先后走进市新华书店·屈原书城,开展“清廉文化我来讲”暨屈原廉洁文化专题讲座。
今年以来,宜昌市委宣传部以传承弘扬屈原廉洁文化为主线,统筹推动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等提质增效,着力培育清廉文化特色品牌,积极构建清廉文化建设矩阵,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深挖地域特色 形成“一地一品”
暑假期间,位于秭归县的湖北屈原廉政教育基地游客络绎不绝。以该基地为龙头,屈原书院廉洁家风传承馆等8个廉政教育基地为补充的“1+N”廉政教育基地群,推动屈原廉洁文化走出宜昌、走向全国。
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取景秭归、屈原文化普及读本《诗祖屈原》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我市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屈原作品中的廉洁精神,打造清廉文化建设宜昌样板。
一地一品“廉花开”,一街一景“清风来”。当阳市印发《关于推进关公文化融入清廉文化建设的通知》,将关公清廉文化融入日常学习、文艺活动、场景建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办“茶乡清风”大讲堂,依托茶马古道、茶博馆、宜红茶旧址打造廉政景观,弘扬“茶廉”文化……拓展阵地建设 实现“串点成线”
“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能身临其境地接受廉政教育。”7月4日,宜昌“手绘廉政地图”上线,市纪委监委将13个县(市、区)、40个基地串点成线、绘制成图。
构建清廉文化景观矩阵,让清廉文化可看、可感、可触。兴山县打造“清风廉路”“清风长廊”“清风广场”等;点军区整合蕴含清廉元素的历史古迹、特色村居,在长江沿线建设廉洁文化景区、文化广场等,推出“廉洁文化”示范带。
下半年,宜昌市将依托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村居等载体建设,创建命名一批廉洁文化示范点。
创新活动形式 注重“送”“种”结合
“廉洁电影下乡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电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洁教育。”宜都市五眼泉镇纪委副书记刘宁说。今年来,宜都市纪委监委联合该市市委宣传部精选廉洁影视作品,在80个村(社区)放映廉洁电影1055场次。
正值暑假,点军区“希望家园”的孩子们围绕廉洁主题,以石头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幅寓意深刻又充满童趣的“石头画”,表达了他们对“廉”的理解;悟廉洁之义、论廉洁之事、植廉洁之风、倡廉洁之行,伍家岗区东艳路小学的孩子们身着汉服,感受清廉文化的熏陶。
各地清廉文化活动从“讲台”走向“舞台”、从机关走进乡村、从“送文化”转向“种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春风化雨的形式弘扬清廉文化。
强化宣传教育 树牢“精品意识”
“印象深的是一个说唱节目,炫酷的歌词中带着满满的‘廉’能量。”5月中旬,2023年全市“廉政文艺直通车”优秀节目评选展演现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观众掌声阵阵。
今年,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深化“廉政文艺直通车”品牌内涵,广泛动员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精品,推进清廉文化在全市各地落地生根、百花争艳。
以精品力作铸就“高峰”,以数字赋能破浪“出圈”。目前,“清廉宜昌”融媒体平台发布阅读量过万的稿件26条,单条最高阅读量达88万次,《屈子故乡人,端午话清廉》《是朋友还是“猎物”》等在中央级媒体发稿,情景剧短视频《阵营》《特殊》等在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刊播。
近期,市委宣传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聚焦廉政教育精品课程的打造、建库、授课等工作,推出与受众群体匹配度高、感染力强的廉洁教育课程,并广泛融入各类各级专题培训等场景。(三峡日报通讯员 徐红)
发表时间:2023-08-11 来源:湖北文明网
秭归县编创的清廉文艺节目在屈原故里景区上演。 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玉涵 摄
近日,宜昌“楚辞讲师团”讲师冯汉斌、周望先后走进市新华书店·屈原书城,开展“清廉文化我来讲”暨屈原廉洁文化专题讲座。
今年以来,宜昌市委宣传部以传承弘扬屈原廉洁文化为主线,统筹推动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等提质增效,着力培育清廉文化特色品牌,积极构建清廉文化建设矩阵,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深挖地域特色 形成“一地一品”
暑假期间,位于秭归县的湖北屈原廉政教育基地游客络绎不绝。以该基地为龙头,屈原书院廉洁家风传承馆等8个廉政教育基地为补充的“1+N”廉政教育基地群,推动屈原廉洁文化走出宜昌、走向全国。
央视2023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取景秭归、屈原文化普及读本《诗祖屈原》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我市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屈原作品中的廉洁精神,打造清廉文化建设宜昌样板。
一地一品“廉花开”,一街一景“清风来”。当阳市印发《关于推进关公文化融入清廉文化建设的通知》,将关公清廉文化融入日常学习、文艺活动、场景建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办“茶乡清风”大讲堂,依托茶马古道、茶博馆、宜红茶旧址打造廉政景观,弘扬“茶廉”文化……拓展阵地建设 实现“串点成线”
“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能身临其境地接受廉政教育。”7月4日,宜昌“手绘廉政地图”上线,市纪委监委将13个县(市、区)、40个基地串点成线、绘制成图。
构建清廉文化景观矩阵,让清廉文化可看、可感、可触。兴山县打造“清风廉路”“清风长廊”“清风广场”等;点军区整合蕴含清廉元素的历史古迹、特色村居,在长江沿线建设廉洁文化景区、文化广场等,推出“廉洁文化”示范带。
下半年,宜昌市将依托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村居等载体建设,创建命名一批廉洁文化示范点。
创新活动形式 注重“送”“种”结合
“廉洁电影下乡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电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洁教育。”宜都市五眼泉镇纪委副书记刘宁说。今年来,宜都市纪委监委联合该市市委宣传部精选廉洁影视作品,在80个村(社区)放映廉洁电影1055场次。
正值暑假,点军区“希望家园”的孩子们围绕廉洁主题,以石头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幅寓意深刻又充满童趣的“石头画”,表达了他们对“廉”的理解;悟廉洁之义、论廉洁之事、植廉洁之风、倡廉洁之行,伍家岗区东艳路小学的孩子们身着汉服,感受清廉文化的熏陶。
各地清廉文化活动从“讲台”走向“舞台”、从机关走进乡村、从“送文化”转向“种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春风化雨的形式弘扬清廉文化。
强化宣传教育 树牢“精品意识”
“印象深的是一个说唱节目,炫酷的歌词中带着满满的‘廉’能量。”5月中旬,2023年全市“廉政文艺直通车”优秀节目评选展演现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观众掌声阵阵。
今年,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深化“廉政文艺直通车”品牌内涵,广泛动员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精品,推进清廉文化在全市各地落地生根、百花争艳。
以精品力作铸就“高峰”,以数字赋能破浪“出圈”。目前,“清廉宜昌”融媒体平台发布阅读量过万的稿件26条,单条最高阅读量达88万次,《屈子故乡人,端午话清廉》《是朋友还是“猎物”》等在中央级媒体发稿,情景剧短视频《阵营》《特殊》等在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刊播。
近期,市委宣传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聚焦廉政教育精品课程的打造、建库、授课等工作,推出与受众群体匹配度高、感染力强的廉洁教育课程,并广泛融入各类各级专题培训等场景。(三峡日报通讯员 徐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