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广泛开展暑期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1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6日,咸宁市委文明办下发通知,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暑期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以“文明实践润童心 爱心护苗伴成长”为主题,旨在切实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让全市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多彩、安全的假期。

据了解,暑期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七项:

开展“童心向党”宣传教育活动。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童心向党·我向党旗敬个礼”“童心向党·唱支红歌给党听”“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家教促成长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设家长讲堂、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开展安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网上网下结合,举办暑期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等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组织专业志愿者在江河湖泊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地段,架设防溺水警示标识,做好动态监测,提高应急志愿服务能力。

开展文明有我·志愿同行服务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及学生家长积极性,主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关心关爱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爱心陪伴、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试等社区关爱服务,为青少年播放《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心理成长》等关于心理健康的视频,并以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

开展亲子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和志愿者共同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自编自演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文艺课堂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各地文联、文旅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优势,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课堂进社区公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免费艺术培训。

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让城乡居民都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将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与文明培育、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咸宁日报 记者张敏)

责任编辑:李欢

咸宁市广泛开展暑期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

发表时间:2023-07-10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6日,咸宁市委文明办下发通知,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暑期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以“文明实践润童心 爱心护苗伴成长”为主题,旨在切实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让全市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多彩、安全的假期。

据了解,暑期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七项:

开展“童心向党”宣传教育活动。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童心向党·我向党旗敬个礼”“童心向党·唱支红歌给党听”“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家教促成长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设家长讲堂、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开展安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网上网下结合,举办暑期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等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组织专业志愿者在江河湖泊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地段,架设防溺水警示标识,做好动态监测,提高应急志愿服务能力。

开展文明有我·志愿同行服务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及学生家长积极性,主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关心关爱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爱心陪伴、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试等社区关爱服务,为青少年播放《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心理成长》等关于心理健康的视频,并以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

开展亲子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和志愿者共同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自编自演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文艺课堂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各地文联、文旅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优势,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课堂进社区公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免费艺术培训。

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让城乡居民都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将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与文明培育、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咸宁日报 记者张敏)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