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以一座城的名义,向信义致敬

A-   A+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0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2月虽未回暖,但陈廷海的心头很暖。

在还债的第17个年头,他的眉头舒展了许多,笑也比以前多了,“市里帮我解决了贷款问题,我有信心,这两三年把债还清。”

“我是属牛的,性子犟,只要是对的事,说到就要做到。”这是陈廷海对自己的评价。

信义的腰杆,在艰难处挺立

“我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个当阳人都会这么做。”面对全网铺天盖地的赞誉,陈廷海不为所动。面对多家企业、机构提出的资金帮扶,他婉言谢绝。

17年间,他的背越来越弯,但守信的腰杆却越来越直。是什么支撑他度过那些无法言说的艰难时刻?

是为大义无惧无畏,为信义无怨无悔,为情义不离不弃的风骨。

这风骨,为老实的人点灯,对信义之士褒奖,让追求正义、为人正派的人相互取暖,让重信守义、说到做到的人彼此勉励。

这温度,陈廷海一家和乡亲们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正是诚实守信和理解信任两种精神的相互交融,暖透了我们的心窝子,继续支撑着我们前行。

可贵的信义,他们一起坚守

连日来,陈廷海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有网友坦言,这个故事“看哭了”。从他十七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到他心心念念210户乡亲欠款的诚实守信,再到为他从不抱怨厄运、选择直面挫折的自强不息,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每一步都让人动容。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陈廷海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和他一样坚守信义的人,给了他最温暖的抱持,最温情的鼓励,最可贵的陪伴——妻子体谅他的不易,陪着他吃苦,不离不弃,她说:“我们这代人,就是认命,天大的事,也不能分开。”

210户乡亲肯定他的为人,从不上门催债,默默守候他兑现诺言,“他有钱的时候帮我们周转,他落难了我们也帮扶他。”组里的杨志琼这样说起陈廷海。

43万当阳人发自内心尊重他,情不自禁效仿他,用说到做到的行动力挺他,发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把他的故事奔走相告,将讲信义变成复古又流行的社交风尚。

致敬信义,以一座城的名义

信义传承,在宜昌这座城,未曾断绝——43年如一日照料残疾儿子的“拥军慈母”罗长姐,为偿还村集体公债隐居深山十年种天麻的李国楚,13年免费帮村民带货的“乡村好司机”邓兰舟……这些犹如璀璨繁星点缀天空般的好人与好事,将“信义”基因刻入骨髓,代代相传。

这风骨从何而来?这温度因何而有?

翻开历史长卷,我们发现,信义在宜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彼时,三国鼎立,群雄逐鹿,信义的种子在峡江之畔悄然萌芽:长坂坡上,子龙救阿斗,守住了糜夫人托子的信任;当阳桥上,翼德一声吼,兑现了自己匡扶正义的承诺;千古关陵,云长这一生,不朽的信义传奇震烁古今……直至1800多年后的今天,宜昌在全省率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中国好人”数量位列全省同类市(州)第一名,形成名扬全国的“宜昌现象”。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好人之城”正在成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响亮品牌。

生活在宜昌,不必担心信守诺言会不会被辜负,不用计较大爱无私会不会有回报。这座城,会守护你可贵的初心、你倔强的真诚、你正确的坚守,永不会让讲信义、行信义、守信义的人感到孤独。

以一座城的名义致敬信义,这里是陈廷海的家乡,这里是好人之城——宜昌。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宋潇潇 通讯员 李红豆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宜昌:以一座城的名义,向信义致敬

发表时间:2023-03-01 来源:湖北文明网

2月虽未回暖,但陈廷海的心头很暖。

在还债的第17个年头,他的眉头舒展了许多,笑也比以前多了,“市里帮我解决了贷款问题,我有信心,这两三年把债还清。”

“我是属牛的,性子犟,只要是对的事,说到就要做到。”这是陈廷海对自己的评价。

信义的腰杆,在艰难处挺立

“我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个当阳人都会这么做。”面对全网铺天盖地的赞誉,陈廷海不为所动。面对多家企业、机构提出的资金帮扶,他婉言谢绝。

17年间,他的背越来越弯,但守信的腰杆却越来越直。是什么支撑他度过那些无法言说的艰难时刻?

是为大义无惧无畏,为信义无怨无悔,为情义不离不弃的风骨。

这风骨,为老实的人点灯,对信义之士褒奖,让追求正义、为人正派的人相互取暖,让重信守义、说到做到的人彼此勉励。

这温度,陈廷海一家和乡亲们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正是诚实守信和理解信任两种精神的相互交融,暖透了我们的心窝子,继续支撑着我们前行。

可贵的信义,他们一起坚守

连日来,陈廷海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有网友坦言,这个故事“看哭了”。从他十七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到他心心念念210户乡亲欠款的诚实守信,再到为他从不抱怨厄运、选择直面挫折的自强不息,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每一步都让人动容。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陈廷海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和他一样坚守信义的人,给了他最温暖的抱持,最温情的鼓励,最可贵的陪伴——妻子体谅他的不易,陪着他吃苦,不离不弃,她说:“我们这代人,就是认命,天大的事,也不能分开。”

210户乡亲肯定他的为人,从不上门催债,默默守候他兑现诺言,“他有钱的时候帮我们周转,他落难了我们也帮扶他。”组里的杨志琼这样说起陈廷海。

43万当阳人发自内心尊重他,情不自禁效仿他,用说到做到的行动力挺他,发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把他的故事奔走相告,将讲信义变成复古又流行的社交风尚。

致敬信义,以一座城的名义

信义传承,在宜昌这座城,未曾断绝——43年如一日照料残疾儿子的“拥军慈母”罗长姐,为偿还村集体公债隐居深山十年种天麻的李国楚,13年免费帮村民带货的“乡村好司机”邓兰舟……这些犹如璀璨繁星点缀天空般的好人与好事,将“信义”基因刻入骨髓,代代相传。

这风骨从何而来?这温度因何而有?

翻开历史长卷,我们发现,信义在宜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彼时,三国鼎立,群雄逐鹿,信义的种子在峡江之畔悄然萌芽:长坂坡上,子龙救阿斗,守住了糜夫人托子的信任;当阳桥上,翼德一声吼,兑现了自己匡扶正义的承诺;千古关陵,云长这一生,不朽的信义传奇震烁古今……直至1800多年后的今天,宜昌在全省率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中国好人”数量位列全省同类市(州)第一名,形成名扬全国的“宜昌现象”。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好人之城”正在成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响亮品牌。

生活在宜昌,不必担心信守诺言会不会被辜负,不用计较大爱无私会不会有回报。这座城,会守护你可贵的初心、你倔强的真诚、你正确的坚守,永不会让讲信义、行信义、守信义的人感到孤独。

以一座城的名义致敬信义,这里是陈廷海的家乡,这里是好人之城——宜昌。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宋潇潇 通讯员 李红豆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