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江夏模式” 引领社会新风尚

A-   A+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01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一条主线”“两件实事”“三支队伍”“四张名片”,助力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为江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道德支撑。

把握一条主线  夯实风尚根基

在文明实践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握理论宣传这条主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契机,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切入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区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和多样化宣讲队,面向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面对面交流等蹲点式、互动式、沉浸式的全覆盖宣讲,开展文艺节目巡演、先进典型事迹巡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抓牢两件实事  突出风尚导向

搭建文明实践平台。通过户外搭架固本、“云上”宣传造势、线下活动强基“三步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畅通文明实践渠道。整合多种资源,搭建志愿者之家。将区级文明单位、13个街道志愿服务分队和17个专业志愿服务组织整合到云平台,实现“兵合一处、协同作战”。目前在该平台注册的志愿者11013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62个,活动发布1049场,完成点单71场。优化资源供给,精准对接志愿需求。云平台主要包含实践动态、志愿者招募、活动公示、群众点单、爱心回馈、爱心榜单、江夏好人、中心建设等8大板块。市民群众通过“我要点单”,点单选择服务内容,云平台将按照“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领单、政府买单、社会评单、考核定单”六个流程开展工作,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丰富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组建百姓宣讲团15人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90余场次;由科协、科经局、商务局开展科学知识普及10余场次;筹备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组建13个街道队伍角逐赛事。联合文旅局,策划广场舞大赛并进行展演10余场。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全区各文明单位面向社区、服务居民,开展特色活动,春节期间开展困难户慰问等活动,赠送粮油等物资。3月份学雷锋月期间,开展各类活动200余次,如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学雷锋 送农资 助春耕”活动,发送四季豆、苋菜、毛豆等种子。银行系统开展“金融消费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扫”等活动30余场次。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手提袋等各类防疫5000余份。

夯实三支队伍  聚焦风尚关键

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示范作用。以“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定力,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化程度不断提升。江夏区抗旱排涝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平时负责汛期纸坊城区应急排渍工程建设以外,还肩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历时70天,每日对41家隔离点污水排放出口井进行消杀。组建120余人次的行政审批局郭明义爱心团队熊桂林分队,成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00小时,开展留守儿童送关怀、帮扶孤寡老人、保护野湖、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类活动300余次。

激活志愿服务队伍辐射作用。对标五里界街镇社区16支志愿服务队,向内挖潜细化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增强志愿服务的社区片区辐射带动的感染力。擦亮熊桂林志愿服务分队、实验高中志愿团队、环保志愿协会、爱之源志愿团队、五里界“帮女郎”、纺织大学纸鸢志愿服务队、长江工院水之源志愿服务队等江夏特色志愿金字品牌,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培育和巩固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广锦绣村志愿者“时间银行积分成长”模式,给志愿者发放服务时长“存折”,志愿者可将服务时长兑换为“时间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或免费服务。同时社区定期公布“红色积分榜”,开展“打榜”、晒“存折”等活动,让文明善举量化,让“有德者有得”。

释放市民巡访队伍自觉作用。发动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身边好人等典型榜样组建市民巡访队伍,充分释放“细胞”活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焕发蓬勃生机。组建区一级“市民巡访团”10人,统筹全区巡访工作,由工商联主席担任团长,成员由文管中心督查工作人员、老党员、退休教师和身边好人组成。全区13个街道、管委会、开发区组建街道一级“市民巡访团”16个共计161人,组建社区“市民巡访团”77个共计385人。以“三只鸟三大员”的工作职责为导向,履行找准找茬挑刺的啄木鸟、宣传整治成效的报春鸟、传递正能量的布谷鸟三种工作职责,当好作风效能建设的监督员、文明创建的宣传员、联系群众的联络员,发现并整改问题157处,编发简报15期。

擦亮“四张名片” 培育风尚标杆

全动员选树江夏好人。全区立足于基层一线、普通群众的基础上,组织推荐、认真核实、严格把关,通过广泛覆盖、动态推荐,“好人数据库”汇聚越来越多“江夏好人”。以网友微信投票、评委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每月从“好人数据库”中选出4位“江夏好人”,并从4人中评选出1位月度人物,每年再从月度人物中票选1位年度人物。连续六年举办好人故事分享会,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救火英雄”武汉市湖泗街七海村村民谢继礼、“监狱暖男”江夏区看守所民警张攀等身边好人脱颖而出,推评大学生志愿者余涛宏,“孤掌杀鱼姐”“笑脸哥”“爬楼哥”“丹姐”“拉面哥”等网红好人,更有“中国好人”金良珠、易有淼、段凯,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黄群,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甘如意,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熊桂林等。

全覆盖开展《翻牌大开奖》。拟定年度主题,结合热点时事和部门行业职能,突出现场性、互动性强的特点,采用电视直播加场外拨打电话互动问答方式,集参与、娱乐、益智、抽奖于一体,滚动提升,叠加拓展,扩大与群众的接触“半径”,将各街道、各社区作为自己的“社会演播厅”,在超市、广场、楼盘、影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举行,直接与百姓面对面。2021年度以“建党百年铭党恩·答题翻牌忆党史”为主题,开展27次直播,吸引约65万人次参与互动。2022年度开展“文化名区江夏行 答题翻牌一起来”主题直播,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节目不仅组织文明知识有奖问答,同时开辟专栏,适时推荐创建典型,开展志愿队伍宣讲交流。

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组织理论宣传志愿服务分队下基层送方针政策200余次,一大批宣讲“大篷车”“小板凳”将理论成果传递到千家万户。利用200余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契机,开展道德讲堂活动100余期。实现文明村(社区)创建全覆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定200余户,发挥好人典型带动作用。实行“美丽村湾”整治行动,设定每月第四周日“村湾环境整治日”,对江夏大道、星光大道、山湖路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树枝修剪、杂草清理、植绿补绿等工作,全面提升绿化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农村文化广场10余处,农家书屋全覆盖,文化活动室100余处。围绕疫情防控、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展演100余个。

全领域提倡移风易俗。目前全区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90%以上村、社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以乌龙泉街、五里界街为示范点开展红白理事活动400余场。乌龙泉街幸福村村规民约作为示范点在全区予以推广借鉴,同时,幸福村在“一约四会”的常设机构外,还设有谈心说事室、移风易俗办公室、老年大学、红白理事会、图书室、医务室、村邮站,离村部近处还专建一座“村民食堂”。五里界街锦绣村共有886户居民,2200余人,红白事办理场所建成以来至今,已办近百场红白喜事。开辟红白喜事办理专门场地,公示红喜事办理流程,由主家向村委会报告,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介入办理,向主家说明红喜事新办要求,设立账房,规定最高份子钱不超过200元。(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记者谭明猛  通讯员姜亮平)

责任编辑:何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新时代文明实践“江夏模式” 引领社会新风尚

发表时间:2022-12-01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一条主线”“两件实事”“三支队伍”“四张名片”,助力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为江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道德支撑。

把握一条主线  夯实风尚根基

在文明实践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握理论宣传这条主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契机,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切入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区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和多样化宣讲队,面向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面对面交流等蹲点式、互动式、沉浸式的全覆盖宣讲,开展文艺节目巡演、先进典型事迹巡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抓牢两件实事  突出风尚导向

搭建文明实践平台。通过户外搭架固本、“云上”宣传造势、线下活动强基“三步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畅通文明实践渠道。整合多种资源,搭建志愿者之家。将区级文明单位、13个街道志愿服务分队和17个专业志愿服务组织整合到云平台,实现“兵合一处、协同作战”。目前在该平台注册的志愿者11013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62个,活动发布1049场,完成点单71场。优化资源供给,精准对接志愿需求。云平台主要包含实践动态、志愿者招募、活动公示、群众点单、爱心回馈、爱心榜单、江夏好人、中心建设等8大板块。市民群众通过“我要点单”,点单选择服务内容,云平台将按照“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领单、政府买单、社会评单、考核定单”六个流程开展工作,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丰富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组建百姓宣讲团15人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90余场次;由科协、科经局、商务局开展科学知识普及10余场次;筹备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组建13个街道队伍角逐赛事。联合文旅局,策划广场舞大赛并进行展演10余场。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全区各文明单位面向社区、服务居民,开展特色活动,春节期间开展困难户慰问等活动,赠送粮油等物资。3月份学雷锋月期间,开展各类活动200余次,如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学雷锋 送农资 助春耕”活动,发送四季豆、苋菜、毛豆等种子。银行系统开展“金融消费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扫”等活动30余场次。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手提袋等各类防疫5000余份。

夯实三支队伍  聚焦风尚关键

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示范作用。以“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定力,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化程度不断提升。江夏区抗旱排涝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平时负责汛期纸坊城区应急排渍工程建设以外,还肩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历时70天,每日对41家隔离点污水排放出口井进行消杀。组建120余人次的行政审批局郭明义爱心团队熊桂林分队,成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00小时,开展留守儿童送关怀、帮扶孤寡老人、保护野湖、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类活动300余次。

激活志愿服务队伍辐射作用。对标五里界街镇社区16支志愿服务队,向内挖潜细化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增强志愿服务的社区片区辐射带动的感染力。擦亮熊桂林志愿服务分队、实验高中志愿团队、环保志愿协会、爱之源志愿团队、五里界“帮女郎”、纺织大学纸鸢志愿服务队、长江工院水之源志愿服务队等江夏特色志愿金字品牌,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培育和巩固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广锦绣村志愿者“时间银行积分成长”模式,给志愿者发放服务时长“存折”,志愿者可将服务时长兑换为“时间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或免费服务。同时社区定期公布“红色积分榜”,开展“打榜”、晒“存折”等活动,让文明善举量化,让“有德者有得”。

释放市民巡访队伍自觉作用。发动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身边好人等典型榜样组建市民巡访队伍,充分释放“细胞”活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焕发蓬勃生机。组建区一级“市民巡访团”10人,统筹全区巡访工作,由工商联主席担任团长,成员由文管中心督查工作人员、老党员、退休教师和身边好人组成。全区13个街道、管委会、开发区组建街道一级“市民巡访团”16个共计161人,组建社区“市民巡访团”77个共计385人。以“三只鸟三大员”的工作职责为导向,履行找准找茬挑刺的啄木鸟、宣传整治成效的报春鸟、传递正能量的布谷鸟三种工作职责,当好作风效能建设的监督员、文明创建的宣传员、联系群众的联络员,发现并整改问题157处,编发简报15期。

擦亮“四张名片” 培育风尚标杆

全动员选树江夏好人。全区立足于基层一线、普通群众的基础上,组织推荐、认真核实、严格把关,通过广泛覆盖、动态推荐,“好人数据库”汇聚越来越多“江夏好人”。以网友微信投票、评委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每月从“好人数据库”中选出4位“江夏好人”,并从4人中评选出1位月度人物,每年再从月度人物中票选1位年度人物。连续六年举办好人故事分享会,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救火英雄”武汉市湖泗街七海村村民谢继礼、“监狱暖男”江夏区看守所民警张攀等身边好人脱颖而出,推评大学生志愿者余涛宏,“孤掌杀鱼姐”“笑脸哥”“爬楼哥”“丹姐”“拉面哥”等网红好人,更有“中国好人”金良珠、易有淼、段凯,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黄群,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甘如意,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熊桂林等。

全覆盖开展《翻牌大开奖》。拟定年度主题,结合热点时事和部门行业职能,突出现场性、互动性强的特点,采用电视直播加场外拨打电话互动问答方式,集参与、娱乐、益智、抽奖于一体,滚动提升,叠加拓展,扩大与群众的接触“半径”,将各街道、各社区作为自己的“社会演播厅”,在超市、广场、楼盘、影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举行,直接与百姓面对面。2021年度以“建党百年铭党恩·答题翻牌忆党史”为主题,开展27次直播,吸引约65万人次参与互动。2022年度开展“文化名区江夏行 答题翻牌一起来”主题直播,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节目不仅组织文明知识有奖问答,同时开辟专栏,适时推荐创建典型,开展志愿队伍宣讲交流。

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组织理论宣传志愿服务分队下基层送方针政策200余次,一大批宣讲“大篷车”“小板凳”将理论成果传递到千家万户。利用200余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契机,开展道德讲堂活动100余期。实现文明村(社区)创建全覆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定200余户,发挥好人典型带动作用。实行“美丽村湾”整治行动,设定每月第四周日“村湾环境整治日”,对江夏大道、星光大道、山湖路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树枝修剪、杂草清理、植绿补绿等工作,全面提升绿化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农村文化广场10余处,农家书屋全覆盖,文化活动室100余处。围绕疫情防控、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展演100余个。

全领域提倡移风易俗。目前全区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90%以上村、社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以乌龙泉街、五里界街为示范点开展红白理事活动400余场。乌龙泉街幸福村村规民约作为示范点在全区予以推广借鉴,同时,幸福村在“一约四会”的常设机构外,还设有谈心说事室、移风易俗办公室、老年大学、红白理事会、图书室、医务室、村邮站,离村部近处还专建一座“村民食堂”。五里界街锦绣村共有886户居民,2200余人,红白事办理场所建成以来至今,已办近百场红白喜事。开辟红白喜事办理专门场地,公示红喜事办理流程,由主家向村委会报告,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介入办理,向主家说明红喜事新办要求,设立账房,规定最高份子钱不超过200元。(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记者谭明猛  通讯员姜亮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