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A-   A+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8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奉献的脚步,提升服务的质效,努力做一名让党和人民群众信得过、能放心的家门口志愿者,用心用情用力走好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之路。”近日,湖北省志愿者协会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理事、钟祥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王鸿举在聆听党的二十大代表、武汉地铁姚婕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姚婕所作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后说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志愿服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路径。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被誉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志愿服务能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们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及其它资源,为他人和社会无偿提供服务。在把自己的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将志愿精神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激励更多人自愿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最终聚沙成塔,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开创了崭新局面。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统计,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92亿人,志愿团体79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间总数37.19亿小时,贡献人工成本价值1620亿元。在街头巷尾、村口路边,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社区建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

  近年来,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多,志愿服务项目层出不穷。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简单化形式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要让志愿服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匹配,各级党委政府、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们需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从志愿服务工作的法制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体系化、志愿服务运行的网络化和志愿服务激励保障的规范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

  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在奉献中书写行动自觉。志愿服务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志愿服务并不要求我们去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或者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善行不分大小,奉献不分场合,搀扶老人过马路、将路边的垃圾拾起来放入垃圾箱、在社区疫情防控卡口值守等点滴小事同样能展现真情,关键是付诸实际行动。新时代,广大志愿者要行动起来,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下去,用心用力用情,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人多送温暖、为社会多作贡献。

  志愿服务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

  作者:钱山(宜昌市社科联)

  

  

责任编辑:汪婷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东湖评论】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发表时间:2022-11-18 来源:湖北文明网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奉献的脚步,提升服务的质效,努力做一名让党和人民群众信得过、能放心的家门口志愿者,用心用情用力走好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之路。”近日,湖北省志愿者协会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理事、钟祥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王鸿举在聆听党的二十大代表、武汉地铁姚婕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姚婕所作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后说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志愿服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路径。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被誉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志愿服务能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们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及其它资源,为他人和社会无偿提供服务。在把自己的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将志愿精神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激励更多人自愿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最终聚沙成塔,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开创了崭新局面。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统计,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92亿人,志愿团体79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间总数37.19亿小时,贡献人工成本价值1620亿元。在街头巷尾、村口路边,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社区建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

  近年来,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多,志愿服务项目层出不穷。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简单化形式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要让志愿服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匹配,各级党委政府、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们需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从志愿服务工作的法制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体系化、志愿服务运行的网络化和志愿服务激励保障的规范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

  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在奉献中书写行动自觉。志愿服务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志愿服务并不要求我们去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或者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善行不分大小,奉献不分场合,搀扶老人过马路、将路边的垃圾拾起来放入垃圾箱、在社区疫情防控卡口值守等点滴小事同样能展现真情,关键是付诸实际行动。新时代,广大志愿者要行动起来,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下去,用心用力用情,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人多送温暖、为社会多作贡献。

  志愿服务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

  作者:钱山(宜昌市社科联)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