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甘守清贫拒绝涨价 别人想要多付点钱都不行
袁春林夫妻结婚照
黄石西塞山区71岁“湖北好人”袁春林,四十五载义务为数百名孤寡老人上门理发和按摩(本报曾连续报道),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得知,他曾多次拒绝外地的高薪邀请,甘愿守着自己10多平方米的简陋按摩店,为当地群众服务。20多年来,一些找他按摩的人提出让他涨价,但他每次只愿意收取几元钱,补贴家用。
甘守清贫
多次拒绝高薪诱惑
早在20多年前,袁春林取得按摩师资格证后,便在马家嘴社区开了一家按摩店,多名中风导致偏瘫的病人在其按摩辅助下,已能生活自理。其按摩手艺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知道袁春林自学成材的故事后,专程从外地赶到黄石找其按摩。深圳、北京等地一些医院还派人到黄石,欲高薪聘请他去康复理疗科工作,但都被他拒绝了。
“深圳有一家医院,在2000年的时候,曾给出了7000元一个月的工资。”袁春林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他办理了“长休”后,专心经营着自己的按摩店,当时一名中风后偏瘫的婆婆经过他辅助按摩,老人的一名亲戚在深圳一家医院工作,获悉后,专程赶到黄石,想聘请他到深圳去工作,当时不但给出了诱人的工资,甚至承诺年底还有数万元的奖金。
“做过多次思想工作,但他都不愿意离开这里。”住在袁春林家附近的程爹爹曾经也是钢厂的同事,虽然不是同在一个车间上班,但对袁春林算是“知根知底”的邻居了。程爹爹说,原来只知道他做好人好事,义务帮人理发,但并不知道他还自学了一门按摩手艺,看到每天找袁春林按摩的人络绎不绝。有些人刚开始是搀扶着过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助按摩,就能自行走路来找袁春林按摩了,周围的人都啧啧称奇。
“半道出家”的袁春林什么时候学会了按摩?程爹爹经过打听得知,袁春林不但学会了按摩,还取得了相关的资质。程爹爹的一个亲戚在北京做生意,见到袁春林的按摩手艺后,便提出一起到北京合伙开一家康复理疗医院,多次上门找袁春林,都被其拒绝了。
其实,那个时候,是袁春林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刻,一家三口每月靠着工厂发放的280元生活费度日。面对多家医疗机构伸出的橄榄枝,他没有动心。在2001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才决定收取每人每次2元钱的按摩费。直到后来养子上学,家庭开支增加,不得已才将按摩的费用涨到5至10元一次。
袁春林记载的服务对象和其参军时军装照
拒绝涨价
甘愿让利数百万元
“今年算起来,已连续在袁师傅这里做了3年的按摩了。”35岁的严先生家住马家嘴社区,2019年遭遇车祸后,被诊断是高位截瘫,住院期间花去了30多万元的医疗费。出院时,医生叮嘱,回家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在医院进行了几次康复治疗后,家里再也负担不起高昂的治疗费了,便每天到袁春林的按摩小店来按摩。
经过袁春林一段时间的辅助按摩,原来需要搀扶着走路的严先生,竟然神奇般地站了起来。“我现在每天都是骑着电动车自己过来。”严先生指着按摩店门口的一辆电动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如果在医院治疗,也许自己也能站起来,但费用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袁春林的按摩店,每天只需要一顿早餐钱的费用,便能做一次按摩。而且每次过来,总能看到袁春林笑呵呵地守在店内。
“都70多岁的人了,每次看老人那么辛苦,想要多付点钱都不行。”采访中,家住中窑附近的居民方女士正在接受袁春林的按摩。她介绍说,自己前几年因为腿疼,听人介绍过来找袁春林按摩,只一个疗程的治疗腿就好了。今年手臂发酸使不上劲,再次找到这里,治疗了一个多星期,现在好多了。
“按市场的价格,目前做一次理疗需要100元左右,这些年来,我们早就该发财了。”袁春林的妻子张美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0多年来,袁春林义务理发10万余人次,平均每次收费10元钱,也有100万的收入,而按每人每次收50元的按摩费,20多年来,至少也有300多万元的收入。但40多年来,袁春林每天吃两顿清水面条,从结婚到现在,一家三口居住在36个平方米的小房内,袁春林甘愿守着清贫,却为周围的群众让利数百万元。
袁春林和他的记事本 图由受访者提供
放弃休息
45年仅离开黄石两次
“去年下大雪的时候,我们社区组织党员干部上街除雪,当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发现袁师傅早就扫出了一大片。”在马家嘴社区书记吴珮眼中,袁春林在社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模范。她介绍,马家嘴地处西塞山城区的最东面,是一个偏远的社区,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原钢厂的退休老人,人口结构复杂,有了像袁春林这样的“活雷锋”一般的先进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就有了基础。
“从1977年部队退役后,他只离开过两次黄石。”采访中,周围的居民都表示,这些年袁春林几乎没离开过他的按摩店。袁春林回忆称,这些年忙于做好事,只有两次离开过黄石。第一次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因为自己“劳模”身份,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参加,但唯独那次他患有胆囊炎,疼痛难忍,单位组织“劳模”和先进去黄山旅游,遂第一次走出黄石。第二次大约是在2018年的时候,其居住在武汉的弟弟因为病危,接到电话后再次离开了一次黄石。
“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一趟,但目前几乎是不可能做到了。”袁春林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去黄山那次来回共一个星期,那是他这辈子最放松的几天。这些年来对妻子张美清亏欠太多太多,他也想像其他丈夫一样,带着妻子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无奈身边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他一心做好事,几乎将所有的资金和积蓄都用来帮助了那些孤寡老人,妻子跟着吃了不少的苦头。
“去年获得湖北省先进党员,社区书记送来了1000元慰问金,我奖励给了爱人。”袁春林说,他所有获得的奖金都交了党费或是用来帮助了孤寡老人,唯独去年的那笔钱被自己当作奖金,奖给了妻子。
“我认为,当你向党宣誓的第一天起,为自己活着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活着,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2021年6月6日,袁春林在日记中这样写着。(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戴鼎)
发表时间:2022-05-23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一辈子甘守清贫拒绝涨价 别人想要多付点钱都不行
袁春林夫妻结婚照
黄石西塞山区71岁“湖北好人”袁春林,四十五载义务为数百名孤寡老人上门理发和按摩(本报曾连续报道),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得知,他曾多次拒绝外地的高薪邀请,甘愿守着自己10多平方米的简陋按摩店,为当地群众服务。20多年来,一些找他按摩的人提出让他涨价,但他每次只愿意收取几元钱,补贴家用。
甘守清贫
多次拒绝高薪诱惑
早在20多年前,袁春林取得按摩师资格证后,便在马家嘴社区开了一家按摩店,多名中风导致偏瘫的病人在其按摩辅助下,已能生活自理。其按摩手艺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知道袁春林自学成材的故事后,专程从外地赶到黄石找其按摩。深圳、北京等地一些医院还派人到黄石,欲高薪聘请他去康复理疗科工作,但都被他拒绝了。
“深圳有一家医院,在2000年的时候,曾给出了7000元一个月的工资。”袁春林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他办理了“长休”后,专心经营着自己的按摩店,当时一名中风后偏瘫的婆婆经过他辅助按摩,老人的一名亲戚在深圳一家医院工作,获悉后,专程赶到黄石,想聘请他到深圳去工作,当时不但给出了诱人的工资,甚至承诺年底还有数万元的奖金。
“做过多次思想工作,但他都不愿意离开这里。”住在袁春林家附近的程爹爹曾经也是钢厂的同事,虽然不是同在一个车间上班,但对袁春林算是“知根知底”的邻居了。程爹爹说,原来只知道他做好人好事,义务帮人理发,但并不知道他还自学了一门按摩手艺,看到每天找袁春林按摩的人络绎不绝。有些人刚开始是搀扶着过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助按摩,就能自行走路来找袁春林按摩了,周围的人都啧啧称奇。
“半道出家”的袁春林什么时候学会了按摩?程爹爹经过打听得知,袁春林不但学会了按摩,还取得了相关的资质。程爹爹的一个亲戚在北京做生意,见到袁春林的按摩手艺后,便提出一起到北京合伙开一家康复理疗医院,多次上门找袁春林,都被其拒绝了。
其实,那个时候,是袁春林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刻,一家三口每月靠着工厂发放的280元生活费度日。面对多家医疗机构伸出的橄榄枝,他没有动心。在2001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才决定收取每人每次2元钱的按摩费。直到后来养子上学,家庭开支增加,不得已才将按摩的费用涨到5至10元一次。
袁春林记载的服务对象和其参军时军装照
拒绝涨价
甘愿让利数百万元
“今年算起来,已连续在袁师傅这里做了3年的按摩了。”35岁的严先生家住马家嘴社区,2019年遭遇车祸后,被诊断是高位截瘫,住院期间花去了30多万元的医疗费。出院时,医生叮嘱,回家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在医院进行了几次康复治疗后,家里再也负担不起高昂的治疗费了,便每天到袁春林的按摩小店来按摩。
经过袁春林一段时间的辅助按摩,原来需要搀扶着走路的严先生,竟然神奇般地站了起来。“我现在每天都是骑着电动车自己过来。”严先生指着按摩店门口的一辆电动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如果在医院治疗,也许自己也能站起来,但费用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袁春林的按摩店,每天只需要一顿早餐钱的费用,便能做一次按摩。而且每次过来,总能看到袁春林笑呵呵地守在店内。
“都70多岁的人了,每次看老人那么辛苦,想要多付点钱都不行。”采访中,家住中窑附近的居民方女士正在接受袁春林的按摩。她介绍说,自己前几年因为腿疼,听人介绍过来找袁春林按摩,只一个疗程的治疗腿就好了。今年手臂发酸使不上劲,再次找到这里,治疗了一个多星期,现在好多了。
“按市场的价格,目前做一次理疗需要100元左右,这些年来,我们早就该发财了。”袁春林的妻子张美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0多年来,袁春林义务理发10万余人次,平均每次收费10元钱,也有100万的收入,而按每人每次收50元的按摩费,20多年来,至少也有300多万元的收入。但40多年来,袁春林每天吃两顿清水面条,从结婚到现在,一家三口居住在36个平方米的小房内,袁春林甘愿守着清贫,却为周围的群众让利数百万元。
袁春林和他的记事本 图由受访者提供
放弃休息
45年仅离开黄石两次
“去年下大雪的时候,我们社区组织党员干部上街除雪,当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发现袁师傅早就扫出了一大片。”在马家嘴社区书记吴珮眼中,袁春林在社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模范。她介绍,马家嘴地处西塞山城区的最东面,是一个偏远的社区,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原钢厂的退休老人,人口结构复杂,有了像袁春林这样的“活雷锋”一般的先进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就有了基础。
“从1977年部队退役后,他只离开过两次黄石。”采访中,周围的居民都表示,这些年袁春林几乎没离开过他的按摩店。袁春林回忆称,这些年忙于做好事,只有两次离开过黄石。第一次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因为自己“劳模”身份,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参加,但唯独那次他患有胆囊炎,疼痛难忍,单位组织“劳模”和先进去黄山旅游,遂第一次走出黄石。第二次大约是在2018年的时候,其居住在武汉的弟弟因为病危,接到电话后再次离开了一次黄石。
“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一趟,但目前几乎是不可能做到了。”袁春林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去黄山那次来回共一个星期,那是他这辈子最放松的几天。这些年来对妻子张美清亏欠太多太多,他也想像其他丈夫一样,带着妻子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无奈身边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他一心做好事,几乎将所有的资金和积蓄都用来帮助了那些孤寡老人,妻子跟着吃了不少的苦头。
“去年获得湖北省先进党员,社区书记送来了1000元慰问金,我奖励给了爱人。”袁春林说,他所有获得的奖金都交了党费或是用来帮助了孤寡老人,唯独去年的那笔钱被自己当作奖金,奖给了妻子。
“我认为,当你向党宣誓的第一天起,为自己活着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活着,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2021年6月6日,袁春林在日记中这样写着。(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戴鼎)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