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卫视录制襄阳花鼓戏,宣传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襄阳市昭明小学始建于1903年,至今已有117年的办学历史,因毗邻纪念南朝梁太子萧统的昭明台而得名。著名革命家萧楚女曾两度在此执教。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书香文化润泽学生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健康成长,用戏曲文化充实精神生活,用养成文化培育文明习惯。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古法石磨豆浆
昭明文化润心灵
学校以“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为理念,深入挖掘昭明太子的“仁爱”情怀、治学理念以及萧楚女的革命精神。
(一)以独特新颖的校训文化培育良好校风学风
根据学校历史人文传统和办学实际,提出用“博爱、博闻、崇理、崇真”作为校训建设高品质的校风学风,并以此内化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二)以革故鼎新的革命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宝贵资源。学校专门建设了“萧楚女生平展厅”,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一是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每一名新生进校后的第一课,就是参观萧楚女展厅,了解萧楚女生平事迹,缅怀其丰功伟绩,学习其革命精神。二是组织烈士塑像前宣誓。学校少先队员入队时,先要在萧楚女烈士塑像前宣誓:继承萧楚女的革命精神,沿着萧楚女的光荣路程,时刻准备报效祖国和人民。三是争创“萧楚女中队”。萧楚女展厅也是学校少先队“萧楚女中队”的活动基地。大队部以值周活动为载体,开展争创“萧楚女中队”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四是人人争当“小讲解员”。学校大队部每年在五年级优秀广播员中开展“争当金牌讲解员”活动,通过竞聘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担任展厅小讲解员。所有参观活动,均由“金牌讲解员”全程负责展厅和校园文化的解说。学校围绕萧楚女革命精神开展的国家级课题《萧楚女精神引领下的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研究》于2019年9月结题。
(三)以无处不在的阅读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学校修建了一面长15米、高2.5米的青石浮雕昭明太子文化墙。文化墙讲述了萧统博览群书、广交益友、笔耕不掇的故事;后操场的太子书廊与前操场的昭明太子文化墙交相辉映,长廊两侧分别绘有昭明太子、昭明台的简介及民间传说。每天课外活动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此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仿佛听到了昔日昭明太子琅琅诵读的声音。在昭明小学,人人都是读书成员,处处都是读书场所,事事都是读书内容,时时都有读书机会。整个校园俨然一部立体书卷,师生行走其间如同行走在书卷里,脚动步移,便是翻动书页的声音。
通过网络云端给全市百万学生讲述萧楚女的故事
在昭明文化的熏陶下,从这所百年老校走出去的孩子,知人事,懂感恩。2020年初,一场疫情把辽宁、宁夏、襄阳相隔千里的心连在了一起。辽宁、宁夏的医疗队陆续来到襄阳支援。昭明小学少先队员在大队部的带领下与鞍山宁远镇小学中心校结成对子,孩子们通过网络“手拉手”,用纸笔书写对援襄医疗队的敬意和感谢。短短一个周末,八十多封书信往来、百余张隔空合影、上千条语音聊天,两地的孩子们书信言志,共抗疫情。
校党委书记、校长焦莉说:“这场疫情把我们和辽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前,作为学校的老师,引导孩子们知感恩,懂回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共同上好这堂生命教育课,是我们的使命。”
排演古诗吟诵《襄阳歌》
传统文化进校园
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轴心,将戏曲及国学文化引入校园。昭明戏曲团成立于2008年,培养了四届300多名小票友。学生人人都能演唱《红灯记》等经典曲目,都会做“戏曲广播操”。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写少儿京剧教材《京腔京韵润昭明》,学校被评为“全国京剧进校园学校”。
2018年12月,学校戏曲课题《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渗透戏曲文化的路径和方法研究》获得省级课题立项。2019年5月,学校戏曲社受湖北卫视邀请参加《童声朗朗》节目录制,现场表演、宣传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襄阳花鼓戏。2020年元月,戏曲社的孩子们再次登上襄阳市少儿春晚的舞台,向全市人民展示了襄阳花鼓戏的魅力。除了戏曲普及,学校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典国学教育。2019年9月,学校音乐老师们将唐代诗人李白的《襄阳歌》创编成了歌曲,孩子们用吟唱的方式将古诗词传唱开来。2020年9月,昭明小学天使合唱团排练了原创歌舞唱节目《襄阳歌》,再次受邀参加湖北卫视《童声朗朗》的节目录制。12月,老师们以《襄阳歌》音乐为背景,加入现代元素的动感鼓点,对音乐进行改编和升级,制作成适合学生运动的课间操音乐。课间操在全校推广,引起学习的热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戏曲和国学教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
开展学雷锋拾捡垃圾志愿服务活动
养成文化育文明
文明行为是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我校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一是设置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由学生自发成立,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特别是上下楼梯拐角和厕所门口等安全事故高发处。有了红领巾监督员的提醒,同学们的文明行为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开展“弯弯腰”活动。即看到地上的垃圾自觉弯腰捡起来。“乱扔就是错,不捡就是过”已成为我校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一位家长说:“孩子一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都会主动去拾起来。还会经常叫我们要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我真切感受到了昭明小学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成果!”三是组织争做文明礼仪“小天使”活动。学校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强化文明意识,培养文明言行。走进昭明校园,师生文明用语、同学友爱互助,已成为一种良好风尚。四是开办“自助式”失物招领处。学校设立了学生自主上交、自主登记的失物招领处,在校园内丢失的物品,大到衣物、小到笔头,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在昭明小学,每天都有“小雷锋”把拾到的物品送来,拾金不昧的好少年越来越多。
文明过马路
“让孩子在地域文化中受熏陶、在特色教学中被渗透、在文明实践中受锻炼”,这是昭明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取得实效的最大法宝。2020年,学校多篇经验文章刊登于国家级杂志,《鞍襄手拉手,同心一起走》《昭明红宝入队修炼手册》两篇文章刊登于《辅导员》杂志。《众手弹奏文明曲百年老校谱华章》刊登于《精神文明报》。《红领巾致敬逆行者》刊登于《中小学党建》。2020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实况——“培养优良家风校风共建共享文明生活”,学习强国、中国未成年人网、中国文明网多次对学校进行宣传报道。
文明与文化密不可分。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襄阳市昭明小学)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在湖北卫视录制襄阳花鼓戏,宣传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襄阳市昭明小学始建于1903年,至今已有117年的办学历史,因毗邻纪念南朝梁太子萧统的昭明台而得名。著名革命家萧楚女曾两度在此执教。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书香文化润泽学生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健康成长,用戏曲文化充实精神生活,用养成文化培育文明习惯。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古法石磨豆浆
昭明文化润心灵
学校以“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为理念,深入挖掘昭明太子的“仁爱”情怀、治学理念以及萧楚女的革命精神。
(一)以独特新颖的校训文化培育良好校风学风
根据学校历史人文传统和办学实际,提出用“博爱、博闻、崇理、崇真”作为校训建设高品质的校风学风,并以此内化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二)以革故鼎新的革命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宝贵资源。学校专门建设了“萧楚女生平展厅”,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一是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每一名新生进校后的第一课,就是参观萧楚女展厅,了解萧楚女生平事迹,缅怀其丰功伟绩,学习其革命精神。二是组织烈士塑像前宣誓。学校少先队员入队时,先要在萧楚女烈士塑像前宣誓:继承萧楚女的革命精神,沿着萧楚女的光荣路程,时刻准备报效祖国和人民。三是争创“萧楚女中队”。萧楚女展厅也是学校少先队“萧楚女中队”的活动基地。大队部以值周活动为载体,开展争创“萧楚女中队”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四是人人争当“小讲解员”。学校大队部每年在五年级优秀广播员中开展“争当金牌讲解员”活动,通过竞聘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担任展厅小讲解员。所有参观活动,均由“金牌讲解员”全程负责展厅和校园文化的解说。学校围绕萧楚女革命精神开展的国家级课题《萧楚女精神引领下的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研究》于2019年9月结题。
(三)以无处不在的阅读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学校修建了一面长15米、高2.5米的青石浮雕昭明太子文化墙。文化墙讲述了萧统博览群书、广交益友、笔耕不掇的故事;后操场的太子书廊与前操场的昭明太子文化墙交相辉映,长廊两侧分别绘有昭明太子、昭明台的简介及民间传说。每天课外活动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此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仿佛听到了昔日昭明太子琅琅诵读的声音。在昭明小学,人人都是读书成员,处处都是读书场所,事事都是读书内容,时时都有读书机会。整个校园俨然一部立体书卷,师生行走其间如同行走在书卷里,脚动步移,便是翻动书页的声音。
通过网络云端给全市百万学生讲述萧楚女的故事
在昭明文化的熏陶下,从这所百年老校走出去的孩子,知人事,懂感恩。2020年初,一场疫情把辽宁、宁夏、襄阳相隔千里的心连在了一起。辽宁、宁夏的医疗队陆续来到襄阳支援。昭明小学少先队员在大队部的带领下与鞍山宁远镇小学中心校结成对子,孩子们通过网络“手拉手”,用纸笔书写对援襄医疗队的敬意和感谢。短短一个周末,八十多封书信往来、百余张隔空合影、上千条语音聊天,两地的孩子们书信言志,共抗疫情。
校党委书记、校长焦莉说:“这场疫情把我们和辽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前,作为学校的老师,引导孩子们知感恩,懂回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共同上好这堂生命教育课,是我们的使命。”
排演古诗吟诵《襄阳歌》
传统文化进校园
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轴心,将戏曲及国学文化引入校园。昭明戏曲团成立于2008年,培养了四届300多名小票友。学生人人都能演唱《红灯记》等经典曲目,都会做“戏曲广播操”。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写少儿京剧教材《京腔京韵润昭明》,学校被评为“全国京剧进校园学校”。
2018年12月,学校戏曲课题《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渗透戏曲文化的路径和方法研究》获得省级课题立项。2019年5月,学校戏曲社受湖北卫视邀请参加《童声朗朗》节目录制,现场表演、宣传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襄阳花鼓戏。2020年元月,戏曲社的孩子们再次登上襄阳市少儿春晚的舞台,向全市人民展示了襄阳花鼓戏的魅力。除了戏曲普及,学校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典国学教育。2019年9月,学校音乐老师们将唐代诗人李白的《襄阳歌》创编成了歌曲,孩子们用吟唱的方式将古诗词传唱开来。2020年9月,昭明小学天使合唱团排练了原创歌舞唱节目《襄阳歌》,再次受邀参加湖北卫视《童声朗朗》的节目录制。12月,老师们以《襄阳歌》音乐为背景,加入现代元素的动感鼓点,对音乐进行改编和升级,制作成适合学生运动的课间操音乐。课间操在全校推广,引起学习的热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戏曲和国学教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
开展学雷锋拾捡垃圾志愿服务活动
养成文化育文明
文明行为是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我校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一是设置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由学生自发成立,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特别是上下楼梯拐角和厕所门口等安全事故高发处。有了红领巾监督员的提醒,同学们的文明行为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开展“弯弯腰”活动。即看到地上的垃圾自觉弯腰捡起来。“乱扔就是错,不捡就是过”已成为我校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一位家长说:“孩子一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都会主动去拾起来。还会经常叫我们要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我真切感受到了昭明小学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成果!”三是组织争做文明礼仪“小天使”活动。学校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强化文明意识,培养文明言行。走进昭明校园,师生文明用语、同学友爱互助,已成为一种良好风尚。四是开办“自助式”失物招领处。学校设立了学生自主上交、自主登记的失物招领处,在校园内丢失的物品,大到衣物、小到笔头,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在昭明小学,每天都有“小雷锋”把拾到的物品送来,拾金不昧的好少年越来越多。
文明过马路
“让孩子在地域文化中受熏陶、在特色教学中被渗透、在文明实践中受锻炼”,这是昭明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取得实效的最大法宝。2020年,学校多篇经验文章刊登于国家级杂志,《鞍襄手拉手,同心一起走》《昭明红宝入队修炼手册》两篇文章刊登于《辅导员》杂志。《众手弹奏文明曲百年老校谱华章》刊登于《精神文明报》。《红领巾致敬逆行者》刊登于《中小学党建》。2020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实况——“培养优良家风校风共建共享文明生活”,学习强国、中国未成年人网、中国文明网多次对学校进行宣传报道。
文明与文化密不可分。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襄阳市昭明小学)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