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七期

A-   A+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09日    来源:湖北省文明网

  【文明城市创建专栏】

  武汉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文明城市

  近年来,武汉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文明城市,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一、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教育引导入脑入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计划,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武汉独有的城市文化优势,建设1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推出红色电子护照,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走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办好文艺巡演等品牌活动,不断推出优秀文艺作品,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心、正品行。

  2.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作用,注重运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武汉好人故事汇”系列活动,拍摄微电影,编排情景剧,深入挖掘和阐发蕴藏在这些“精神富矿”中的价值内涵,让这些有形的价值观、鲜活的正能量走进人们心中,成为学习的教材和行动的标杆。

  3.入法入规制度养成。制定实施《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在《条例》、《公约》和《规范》之中。

  二、立足惠民利民创建

  1.创新社会治理,密切干群沟通联系。在全国率先实施文明城市建设“负面清单”网络管理,利用“政务云”等“互联网+”手段,开辟网络管理窗口,畅通市民诉求渠道。列出13类100个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逐一落实。集中整治“新衙门”作风,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上门摸排解决问题。万名民警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对接,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干群关系。

  2.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突出公共环境秩序整治,创造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四水共治”、百湖共管等,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推进便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3.抢抓活动机遇,推进城市全面创建。积极把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有利契机,乘势推出“迎军运 讲文明 树新风”主题活动,深化市民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明窗口创建,加强公共秩序管理,实施文明旅游行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以“迎军运”清朗行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围绕清洁家园迎军运行动,开展分类测评排名工作。

  三、确保常态长效创建

  1.纳入规划。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责任制管理,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推进。

  2.完善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制度及“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动态绩效管理考核机制,每季度对各城区、40个重点窗口行业、170个街道文明程度指数进行测评排名、大会讲评,每月对“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地铁轻轨站和机场)进行测评排名、媒体公布。建立志愿服务注册、褒奖激励系列制度,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述职,实施市级文明城区、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制。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发布制度,深化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

  3.整合资源。定期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制定《工作清单》,发动270余家中央、省在汉单位,80余个驻汉部队,130万在校大学生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提高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每年动员全市100多万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超过7000场(次),动员千万市民参与文明创建,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创建格局。

责任编辑: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2018年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七期

发表时间:2018-10-09 来源:湖北省文明网

  【文明城市创建专栏】

  武汉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文明城市

  近年来,武汉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文明城市,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一、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教育引导入脑入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计划,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武汉独有的城市文化优势,建设1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推出红色电子护照,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走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办好文艺巡演等品牌活动,不断推出优秀文艺作品,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心、正品行。

  2.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作用,注重运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武汉好人故事汇”系列活动,拍摄微电影,编排情景剧,深入挖掘和阐发蕴藏在这些“精神富矿”中的价值内涵,让这些有形的价值观、鲜活的正能量走进人们心中,成为学习的教材和行动的标杆。

  3.入法入规制度养成。制定实施《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在《条例》、《公约》和《规范》之中。

  二、立足惠民利民创建

  1.创新社会治理,密切干群沟通联系。在全国率先实施文明城市建设“负面清单”网络管理,利用“政务云”等“互联网+”手段,开辟网络管理窗口,畅通市民诉求渠道。列出13类100个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逐一落实。集中整治“新衙门”作风,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上门摸排解决问题。万名民警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对接,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干群关系。

  2.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突出公共环境秩序整治,创造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四水共治”、百湖共管等,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推进便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3.抢抓活动机遇,推进城市全面创建。积极把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有利契机,乘势推出“迎军运 讲文明 树新风”主题活动,深化市民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明窗口创建,加强公共秩序管理,实施文明旅游行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以“迎军运”清朗行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围绕清洁家园迎军运行动,开展分类测评排名工作。

  三、确保常态长效创建

  1.纳入规划。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责任制管理,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推进。

  2.完善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制度及“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动态绩效管理考核机制,每季度对各城区、40个重点窗口行业、170个街道文明程度指数进行测评排名、大会讲评,每月对“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地铁轻轨站和机场)进行测评排名、媒体公布。建立志愿服务注册、褒奖激励系列制度,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述职,实施市级文明城区、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制。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发布制度,深化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

  3.整合资源。定期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制定《工作清单》,发动270余家中央、省在汉单位,80余个驻汉部队,130万在校大学生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提高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每年动员全市100多万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超过7000场(次),动员千万市民参与文明创建,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创建格局。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