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一期

A-   A+
发表时间:2018年01月24日    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工作动态】


襄阳“九大工程”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已吹响,襄阳按照“一年打牢基础、两年攻坚克难、三年巩固成果、提升水平”的工作要求,围绕群众急需急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列出具体问题清单,实施“九大工程”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一是实施“政务环境提升工程”,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加强各职能部门综合执法管理,建立决策责任制和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效率;落实“群众只跑一次”工作目标,打造高效便捷优质公共政务服务环境。
    二是实施“法治环境优化工程”,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援助与服务活动。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机制、制定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加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三是实施“市场环境净化工程”,加强诚信守法建设。依法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开展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各企业开展“质量第一”、“诚信做产品”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投诉和处理机制。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
    四是实施“人文环境升级工程”,大力塑造襄阳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选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健全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文化消费权益。深入开展“做谦恭有礼的襄阳人”主题活动,提升市民文明行为。
    五是实施“生活环境提质工程”,打造和谐宜居新襄阳。积极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开展厕所革命。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全覆盖环卫管理机制。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定点投放、定时清运。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社会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六是实施“社会环境平安工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县(区)、平安村镇(街)、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活动。完善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社会管理利益诉求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协调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大调解”工作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机制。
    七是实施“生态环境美化工程”,提高市民对环保的满意度。大力实施“绿满襄阳”提升行动和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行动。实施“九水润城”行动计划和“蓝天碧水”工程。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城市建成区内未出现黑臭水体。
    八是实施“金色阳光培育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健全“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建设。组织好重要时间节点“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评选活动。把文明校园打造成精神文明创建的响亮品牌。
    九是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构建市、县两级理论宣讲队伍和“草根”宣讲队伍,办好“新时代讲习所”。 深入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打造“共襄精神家园”网上传播阵地。进一步完善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活动机制。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主题活动的评比宣传。



黄陂区 “四个坚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黄陂区突出“四个坚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推动全区形成“乡贤示范、乡风文明、乡村美丽”良好格局,该区武湖街、木兰乡、刘咀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12月13日,武汉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黄陂区召开,黄陂经验做法进一步得到传播。
    一是坚持五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实施战略规划。黄陂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建设协调发展。领导带头学、基层深入讲、社区十场颂、学校百校行、村湾千场讲、百万人受教育,秋收稻场上,党群同心谋发展,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三乡工程”,全域规划黄陂区的发展新模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新时代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坚持以传统文化滋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盘龙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等黄陂特有的优秀传统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时代内涵,使广大市民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黄陂籍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董明、刘培、刘洋等“道德群星”闪耀荆楚,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作为迎宾演出亮相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为观众奉献震撼视听盛宴的同时传播了中国故事,占领了道德建设高地,书写了新时代农村道德建设的新篇章。丰富宣传方式,发挥农村文艺骨干能动作用,创作、编排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黄陂地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子戏、小品、三句半等精品文艺节目,在全区巡演百场,受到百姓欢迎。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以“‘木兰故里’湖北黄陂:乡贤引领文明新风”为题报道黄陂区乡贤在移风易俗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把为民利民惠民要求贯穿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从民生小事入手,实施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具体行动,改善城乡面貌,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北部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全覆盖,大病医疗救助、困难家庭住房保障、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校车安全工程”全覆盖,实现智能广播自然湾全覆盖,社区(村)体育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以“木兰”文化为主线,以“木兰十景”为核心, 打造国际级生态文化休闲综合性度假区。农旅融合提升产业功能,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迅速发展,以杜堂村、胜天村、木兰山村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政府倡导,推进全景化,到规划引导,建设标准化。从服务主导,功能人性化,再到部门指导,管理规范化。大胆探索企业自管、社区代管、以商养厕三大模式,全域厕所革命“黄陂样本”成为一张向全国展示的城市级名片。政府买单市民点赞,岱黄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车通行免费。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建好管好 厕所革命从景区到农村》为题详细报道了黄陂区推进“厕所革命“的经验做法。
    四是坚持贴近实际,推动改革创新。进行科学统筹,夯实创建基础,全力惠民利民,形成区为主导、街(乡)为主体、村(社区)为纽带、市民为基础的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街道、文明市民“四级联创”格局。大力推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以文明委领导、文明办推动、街乡为主导、村民为主体,形成“乡贤示范、乡风文明、乡村美丽”一街一品的移风易俗新格局。六指街培育乡贤文化引领道德风尚,长轩岭街垃圾换酱油改变村民陋习打造“美丽乡风”,武湖街“社区大厨房”烹出文明节俭好风尚,大潭办事处澄湖村念好“写、画、绣、唱、晒”家风“五字经”打造淳厚好民风,木兰乡大余湾六百年家训传承涵养家风,蔡家榨街凤凰寨农村党员志愿服务模式淳化乡风,留住了乡韵记住了乡愁。

责任编辑:何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2018年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一期

发表时间:2018-01-24 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工作动态】


襄阳“九大工程”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已吹响,襄阳按照“一年打牢基础、两年攻坚克难、三年巩固成果、提升水平”的工作要求,围绕群众急需急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列出具体问题清单,实施“九大工程”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一是实施“政务环境提升工程”,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加强各职能部门综合执法管理,建立决策责任制和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效率;落实“群众只跑一次”工作目标,打造高效便捷优质公共政务服务环境。
    二是实施“法治环境优化工程”,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援助与服务活动。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机制、制定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加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三是实施“市场环境净化工程”,加强诚信守法建设。依法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开展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各企业开展“质量第一”、“诚信做产品”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投诉和处理机制。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
    四是实施“人文环境升级工程”,大力塑造襄阳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选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健全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文化消费权益。深入开展“做谦恭有礼的襄阳人”主题活动,提升市民文明行为。
    五是实施“生活环境提质工程”,打造和谐宜居新襄阳。积极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开展厕所革命。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全覆盖环卫管理机制。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定点投放、定时清运。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社会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六是实施“社会环境平安工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县(区)、平安村镇(街)、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活动。完善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社会管理利益诉求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协调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大调解”工作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机制。
    七是实施“生态环境美化工程”,提高市民对环保的满意度。大力实施“绿满襄阳”提升行动和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行动。实施“九水润城”行动计划和“蓝天碧水”工程。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城市建成区内未出现黑臭水体。
    八是实施“金色阳光培育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健全“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建设。组织好重要时间节点“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美德少年等身边榜样评选活动。把文明校园打造成精神文明创建的响亮品牌。
    九是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构建市、县两级理论宣讲队伍和“草根”宣讲队伍,办好“新时代讲习所”。 深入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打造“共襄精神家园”网上传播阵地。进一步完善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活动机制。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主题活动的评比宣传。



黄陂区 “四个坚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黄陂区突出“四个坚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推动全区形成“乡贤示范、乡风文明、乡村美丽”良好格局,该区武湖街、木兰乡、刘咀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12月13日,武汉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黄陂区召开,黄陂经验做法进一步得到传播。
    一是坚持五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实施战略规划。黄陂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建设协调发展。领导带头学、基层深入讲、社区十场颂、学校百校行、村湾千场讲、百万人受教育,秋收稻场上,党群同心谋发展,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三乡工程”,全域规划黄陂区的发展新模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新时代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坚持以传统文化滋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盘龙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等黄陂特有的优秀传统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时代内涵,使广大市民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黄陂籍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董明、刘培、刘洋等“道德群星”闪耀荆楚,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作为迎宾演出亮相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为观众奉献震撼视听盛宴的同时传播了中国故事,占领了道德建设高地,书写了新时代农村道德建设的新篇章。丰富宣传方式,发挥农村文艺骨干能动作用,创作、编排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黄陂地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子戏、小品、三句半等精品文艺节目,在全区巡演百场,受到百姓欢迎。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以“‘木兰故里’湖北黄陂:乡贤引领文明新风”为题报道黄陂区乡贤在移风易俗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把为民利民惠民要求贯穿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从民生小事入手,实施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具体行动,改善城乡面貌,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北部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全覆盖,大病医疗救助、困难家庭住房保障、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校车安全工程”全覆盖,实现智能广播自然湾全覆盖,社区(村)体育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以“木兰”文化为主线,以“木兰十景”为核心, 打造国际级生态文化休闲综合性度假区。农旅融合提升产业功能,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迅速发展,以杜堂村、胜天村、木兰山村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政府倡导,推进全景化,到规划引导,建设标准化。从服务主导,功能人性化,再到部门指导,管理规范化。大胆探索企业自管、社区代管、以商养厕三大模式,全域厕所革命“黄陂样本”成为一张向全国展示的城市级名片。政府买单市民点赞,岱黄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车通行免费。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建好管好 厕所革命从景区到农村》为题详细报道了黄陂区推进“厕所革命“的经验做法。
    四是坚持贴近实际,推动改革创新。进行科学统筹,夯实创建基础,全力惠民利民,形成区为主导、街(乡)为主体、村(社区)为纽带、市民为基础的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街道、文明市民“四级联创”格局。大力推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以文明委领导、文明办推动、街乡为主导、村民为主体,形成“乡贤示范、乡风文明、乡村美丽”一街一品的移风易俗新格局。六指街培育乡贤文化引领道德风尚,长轩岭街垃圾换酱油改变村民陋习打造“美丽乡风”,武湖街“社区大厨房”烹出文明节俭好风尚,大潭办事处澄湖村念好“写、画、绣、唱、晒”家风“五字经”打造淳厚好民风,木兰乡大余湾六百年家训传承涵养家风,蔡家榨街凤凰寨农村党员志愿服务模式淳化乡风,留住了乡韵记住了乡愁。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