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十期

A-   A+
发表时间:2017年10月26日    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创建交流】

宜昌打造志愿之城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在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宜昌要加快打造“志愿之城”,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市文明委印发《宜昌市“志愿之城”实施方案》,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科学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凝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促进了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进一步深化、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形成。

  一、坚持资源整合,壮大组织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全市党员志愿者注册比例达90%以上,党员志愿者已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和骨干。二是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以社区干部、社工人员、志愿者为主体,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群众切实需求。三是统筹协调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爱心人士,结合行业特点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多渠道、广角度、大规模发展壮大全市志愿者队伍,截至今年上半年,宜昌市注册志愿者达56万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1000多个。

  二、夯实工作基础,强化阵地建设。一是建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稳定队伍、有活动项目、有规章制度”的标准,在城区每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通过招募志愿者、收集志愿服务需求,建立关爱台账、组织开展活动,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无缝对接。二是建好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在广场、公园、车站、机场、景区及各类窗口网点设立志愿服务岗亭、志愿服务驿站,完善了志愿者值守、服务内容公示、活动实时记录、服务效果评价等工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在公共场所规范化、长效化。三是建实志愿服务基地,依托学校、医院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提供服务项目,为志愿者提供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多元化平台。

  三、对准需求导向,精心组织活动。一是以“三关爱”统揽大局,全面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全面开展移风易俗、构建和谐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二是以重点工作和节点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全面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为目标,全面开展景区景点志愿服务活动;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为依托,广泛组织志愿者为秭归端午文化节、远安国际马拉松大赛、夷陵柑橘博览会等提供志愿服务。三是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统筹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在文化、教育、医疗、法律、交通、科技等部门和行业分类分级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专项性和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用技能服务社会,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

  四、注重宣传引导,提炼品牌文化。一是大力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在公共场所滚动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大众传媒的作用,通过开辟专栏专题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介绍志愿服务活动、深度报道典型事迹等,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今年3月成功举办了宜昌市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二是运用先进典型激发共鸣。坚持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推出了罗官章、刘发英、李广佳、三峡蚁工等一批国家、省市级优秀志愿服务代表,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使更多人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三是提炼品牌常态化发展。在不断摸索中,“出租车爱心送考”、“保护母亲河”、知心姐姐心理咨询平台等逐渐形成品牌。宜昌市不断将品牌引领作为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丰富志愿服务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打造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重要载体。

  五、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化制度。按照统一的格式、内容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活动情况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参与交流提供高效畅通、及时稳定、便捷的通道。二是加大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理论讲座、操作方法、经验推广等专题培训;在地区和部门开展项目策划、活动管理等培训,在街道社区开展扶老、助残、爱幼等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三是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每年开展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增强志愿者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开展关爱帮扶志愿者活动,对有疾病、有困难的志愿者进行关怀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志愿服务后勤保障,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何霄

2017年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十期

发表时间:2017-10-26 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创建交流】

宜昌打造志愿之城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在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宜昌要加快打造“志愿之城”,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市文明委印发《宜昌市“志愿之城”实施方案》,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科学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凝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促进了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进一步深化、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形成。

  一、坚持资源整合,壮大组织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全市党员志愿者注册比例达90%以上,党员志愿者已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和骨干。二是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以社区干部、社工人员、志愿者为主体,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群众切实需求。三是统筹协调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爱心人士,结合行业特点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多渠道、广角度、大规模发展壮大全市志愿者队伍,截至今年上半年,宜昌市注册志愿者达56万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1000多个。

  二、夯实工作基础,强化阵地建设。一是建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稳定队伍、有活动项目、有规章制度”的标准,在城区每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通过招募志愿者、收集志愿服务需求,建立关爱台账、组织开展活动,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无缝对接。二是建好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在广场、公园、车站、机场、景区及各类窗口网点设立志愿服务岗亭、志愿服务驿站,完善了志愿者值守、服务内容公示、活动实时记录、服务效果评价等工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在公共场所规范化、长效化。三是建实志愿服务基地,依托学校、医院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提供服务项目,为志愿者提供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多元化平台。

  三、对准需求导向,精心组织活动。一是以“三关爱”统揽大局,全面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全面开展移风易俗、构建和谐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二是以重点工作和节点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全面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为目标,全面开展景区景点志愿服务活动;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为依托,广泛组织志愿者为秭归端午文化节、远安国际马拉松大赛、夷陵柑橘博览会等提供志愿服务。三是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统筹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在文化、教育、医疗、法律、交通、科技等部门和行业分类分级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专项性和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用技能服务社会,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

  四、注重宣传引导,提炼品牌文化。一是大力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在公共场所滚动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大众传媒的作用,通过开辟专栏专题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介绍志愿服务活动、深度报道典型事迹等,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今年3月成功举办了宜昌市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二是运用先进典型激发共鸣。坚持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推出了罗官章、刘发英、李广佳、三峡蚁工等一批国家、省市级优秀志愿服务代表,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使更多人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三是提炼品牌常态化发展。在不断摸索中,“出租车爱心送考”、“保护母亲河”、知心姐姐心理咨询平台等逐渐形成品牌。宜昌市不断将品牌引领作为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丰富志愿服务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打造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重要载体。

  五、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化制度。按照统一的格式、内容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活动情况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参与交流提供高效畅通、及时稳定、便捷的通道。二是加大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理论讲座、操作方法、经验推广等专题培训;在地区和部门开展项目策划、活动管理等培训,在街道社区开展扶老、助残、爱幼等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三是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每年开展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增强志愿者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开展关爱帮扶志愿者活动,对有疾病、有困难的志愿者进行关怀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志愿服务后勤保障,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