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广泛开展延安精神“六进”活动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27日上午,宣恩县沙道沟镇春风和煦,该镇中心小学校园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清脆嘹亮的童声合唱从学校礼堂传出,“延安精神 永驻心间”少先队主题队会正在进行。数十名少先队员身着军装,合唱革命歌曲,朗诵革命诗歌。

“这场主题队会很精彩,充满童真又感情真挚,有几次我都差点流泪,沙道沟中心小学把延安精神进校园做实了。”州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蹇平动情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恩施州是一块红色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后方。无数革命先烈在这块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近年来,恩施州广泛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六进”活动。3月下旬,州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相关部门及评审人员对部分县市申报“延安精神‘六进’教育基地”进行走访调研,见证了延安精神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焕发出的澎湃动力。

在校园,延安精神是生动的红色故事

在鹤峰县走马镇中心幼儿园,一棵高大粗壮的古银杏树见证了一段红色历史。

1931年,在树下,由贺龙、邓中夏主持,红二军团将国民党1000多名士兵收编为工农红军。沧海桑田,如今古银杏树依旧挺拔,这里也成为鹤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们在银杏树下聆听革命故事。渐渐地,这里的孩子也成了红色故事宣讲员。

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是一所成立仅4年的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就把红色文化的熏陶作为学校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延安精神进校园”在这里化为一项项教育教学实践,“红领巾小广播”每天播报一则红色故事,开展“唱红歌”小百灵歌唱比赛、“红领巾讲解员”讲红色故事、“红领巾漂流日记”读红色故事等活动,到革命遗址、革命先辈纪念馆等处参观,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

恩施市旗峰初级中学所在地小渡船街道旗峰社区,是何功伟、刘惠馨烈士的就义地。学校以“中国红、梦想蓝、劳动绿、金秋黄”为系列,每周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孩子内心深处。

在农村,红色文化成为和美乡村建设新亮点

春天,走进鹤峰县下坪乡留驾村,宛如走进了桃花源。

村头,“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牌匾格外显眼,鹤峰县留驾红色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楼房民族特色浓郁、古色古香,以蜡像、革命遗物、文字、图像等形式讲述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1929年至1933年,留驾村是鹤峰县第四区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贺龙、段德昌、王炳南曾在这里战斗,留下了许多人民群众支持红军、踊跃参加红军的故事。如今,留驾村走农旅融合之路,特色产业兴旺,已成为乡村振兴明星村。

红色故事可歌可泣,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在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一座尹家大院传承着耕读传家、诚信守善的中华美德。尹家大院始建于1725年,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尹克墨、尹家楣父子分别中进士,“一门双进士、父子两翰林”的佳话传遍十里八乡。300年来,“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序”的尹氏家训一直激励后代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

如今,古老的杉木坝村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成为清廉家风教育的实践基地,是深化乡村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新样板,是城里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在社区,党群连心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五峰山社区知名度高,红色文化厚重。这里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西地区开展抗敌斗争的重要活动阵地,中共鄂西特委旧址位于该社区红岩狮,是何功伟、刘惠馨等革命先烈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这一壁红色砂岩是特委机关的重要标志,被誉为“一面永不收卷的红旗”。

2021年,五峰山社区被确立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近年来,社区党组织以红色精神为感召,以红色传承为使命,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以小项目为切口,实施社区道路升级、房屋美化亮化、人居环境改造等民生工程,群众积极响应支持,让地让利,义务投工投劳。如今,五峰山山水美、人文美,是州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宣恩县椿木营乡红色历史厚重,1930年5月,红军在这里成立恩宣鹤边防司令部,将零散的农民武装统一组织起来,集中优势兵力,与国民党反动地方团防武装作坚决斗争,为巩固和发展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特别贡献。

椿木营乡林苑社区,位于椿木营乡集镇。社区党支部一班人传承共产党人本色,带领辖区居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利用高山气候特点,大力发展药材、烤烟、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和旅游避暑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

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地段,是苏维埃小学旧址。社区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理念,长期开展“守护候鸟”志愿服务行动,关爱社区老人和进城务工子女,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宣讲延安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在机关,延安精神砥砺初心

“作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我们更应该以弘扬延安精神为己任,切实当好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做好新时期退役军人工作。”近日,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传华说。

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18年底成立,作为“延安精神进机关教育基地”创建单位,近年来,他们切实将延安精神与退役军人工作、双拥工作紧密结合,激励机关党员干部和全县退役军人进一步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书写了建始县退役军人工作的精彩篇章。

他们以评选“最美退役军人”为契机,在全社会营造拥军、崇军浓厚氛围,激励全县退役军人积极向上。先后涌现了2名“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3名“恩施楷模·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防教育日、新兵入伍、老兵返乡等时间节点,举办各类活动,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202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一次走访慰问、收集一段红色声音、拍摄一部讲述影像、保护一批红色资源、制作一本红色纪念册”活动。记录了58位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老兵的事迹,推出《戎耀老兵·红色记忆》电视短片,并为他们重拍军装照。这一活动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肯定和推介。

延安精神砥砺初心,催人奋进。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在全州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该局职工刘仕阶同志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百名优秀主任”,全州唯一。(恩施日报 通讯员 胡毅 陈新梅

责任编辑:李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恩施州广泛开展延安精神“六进”活动

发表时间:2024-04-10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27日上午,宣恩县沙道沟镇春风和煦,该镇中心小学校园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清脆嘹亮的童声合唱从学校礼堂传出,“延安精神 永驻心间”少先队主题队会正在进行。数十名少先队员身着军装,合唱革命歌曲,朗诵革命诗歌。

“这场主题队会很精彩,充满童真又感情真挚,有几次我都差点流泪,沙道沟中心小学把延安精神进校园做实了。”州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蹇平动情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恩施州是一块红色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后方。无数革命先烈在这块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近年来,恩施州广泛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六进”活动。3月下旬,州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相关部门及评审人员对部分县市申报“延安精神‘六进’教育基地”进行走访调研,见证了延安精神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焕发出的澎湃动力。

在校园,延安精神是生动的红色故事

在鹤峰县走马镇中心幼儿园,一棵高大粗壮的古银杏树见证了一段红色历史。

1931年,在树下,由贺龙、邓中夏主持,红二军团将国民党1000多名士兵收编为工农红军。沧海桑田,如今古银杏树依旧挺拔,这里也成为鹤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们在银杏树下聆听革命故事。渐渐地,这里的孩子也成了红色故事宣讲员。

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是一所成立仅4年的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就把红色文化的熏陶作为学校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延安精神进校园”在这里化为一项项教育教学实践,“红领巾小广播”每天播报一则红色故事,开展“唱红歌”小百灵歌唱比赛、“红领巾讲解员”讲红色故事、“红领巾漂流日记”读红色故事等活动,到革命遗址、革命先辈纪念馆等处参观,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

恩施市旗峰初级中学所在地小渡船街道旗峰社区,是何功伟、刘惠馨烈士的就义地。学校以“中国红、梦想蓝、劳动绿、金秋黄”为系列,每周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孩子内心深处。

在农村,红色文化成为和美乡村建设新亮点

春天,走进鹤峰县下坪乡留驾村,宛如走进了桃花源。

村头,“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牌匾格外显眼,鹤峰县留驾红色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楼房民族特色浓郁、古色古香,以蜡像、革命遗物、文字、图像等形式讲述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1929年至1933年,留驾村是鹤峰县第四区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贺龙、段德昌、王炳南曾在这里战斗,留下了许多人民群众支持红军、踊跃参加红军的故事。如今,留驾村走农旅融合之路,特色产业兴旺,已成为乡村振兴明星村。

红色故事可歌可泣,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在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一座尹家大院传承着耕读传家、诚信守善的中华美德。尹家大院始建于1725年,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尹克墨、尹家楣父子分别中进士,“一门双进士、父子两翰林”的佳话传遍十里八乡。300年来,“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序”的尹氏家训一直激励后代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

如今,古老的杉木坝村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成为清廉家风教育的实践基地,是深化乡村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新样板,是城里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在社区,党群连心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五峰山社区知名度高,红色文化厚重。这里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西地区开展抗敌斗争的重要活动阵地,中共鄂西特委旧址位于该社区红岩狮,是何功伟、刘惠馨等革命先烈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这一壁红色砂岩是特委机关的重要标志,被誉为“一面永不收卷的红旗”。

2021年,五峰山社区被确立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近年来,社区党组织以红色精神为感召,以红色传承为使命,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以小项目为切口,实施社区道路升级、房屋美化亮化、人居环境改造等民生工程,群众积极响应支持,让地让利,义务投工投劳。如今,五峰山山水美、人文美,是州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宣恩县椿木营乡红色历史厚重,1930年5月,红军在这里成立恩宣鹤边防司令部,将零散的农民武装统一组织起来,集中优势兵力,与国民党反动地方团防武装作坚决斗争,为巩固和发展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特别贡献。

椿木营乡林苑社区,位于椿木营乡集镇。社区党支部一班人传承共产党人本色,带领辖区居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利用高山气候特点,大力发展药材、烤烟、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和旅游避暑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

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地段,是苏维埃小学旧址。社区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理念,长期开展“守护候鸟”志愿服务行动,关爱社区老人和进城务工子女,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宣讲延安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在机关,延安精神砥砺初心

“作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我们更应该以弘扬延安精神为己任,切实当好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做好新时期退役军人工作。”近日,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传华说。

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18年底成立,作为“延安精神进机关教育基地”创建单位,近年来,他们切实将延安精神与退役军人工作、双拥工作紧密结合,激励机关党员干部和全县退役军人进一步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书写了建始县退役军人工作的精彩篇章。

他们以评选“最美退役军人”为契机,在全社会营造拥军、崇军浓厚氛围,激励全县退役军人积极向上。先后涌现了2名“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3名“恩施楷模·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防教育日、新兵入伍、老兵返乡等时间节点,举办各类活动,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202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一次走访慰问、收集一段红色声音、拍摄一部讲述影像、保护一批红色资源、制作一本红色纪念册”活动。记录了58位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老兵的事迹,推出《戎耀老兵·红色记忆》电视短片,并为他们重拍军装照。这一活动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肯定和推介。

延安精神砥砺初心,催人奋进。建始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在全州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该局职工刘仕阶同志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百名优秀主任”,全州唯一。(恩施日报 通讯员 胡毅 陈新梅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