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滋养“幸福之花”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1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樊城区马道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开展应急宣传。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樊湘楠 摄

樊城水星台社区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免费缝补衣服。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柏向华 摄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阅读红色书籍、新乡贤宣讲、参与非遗课程……在襄阳,文明实践服务圈在各处“争相绽放”,不断刷新着古城襄阳的为民底色。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把无形的文明“送”到群众家门口、“种”进居民心里头,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突出需求导向

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原来出门晒太阳还要带个小凳子,现在增设座椅后,我们出门买菜、散步回来多了一个歇脚的地方,社区真是太贴心了。”1月12日,樊城铁路社区二院小区的王奶奶坐在新安装的便民座椅上开心地说。

铁路社区二院小区老年人较多。由于该小区距离菜市场较远,很多老年人习惯买菜回来后在楼下歇息一会儿再上楼,但是附近没有座椅,很不方便。

铁路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居民诉求后,购买了20把崭新的便民座椅,并安装在小区,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出门买菜歇脚、茶余饭后休闲聊天的便利。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居民“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文明实践延伸至基层“最末梢”,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襄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日”“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等,全方位、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有规律、更有节奏,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满足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全市29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铺开一张不断密织的“文明实践网”,一项项听民需、解民难,富有特色、充满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襄阳大地开展,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群众“心头大事”

“以前回家要爬楼梯,非常累。安装电梯后,上下楼方便多了。”家住襄棉北院小区的70多岁的方晓平说。

襄棉北院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常住人口610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六成,居民楼一般为5层至8层。许多老人为了少爬楼,减少出门次数。

樊城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魏清在走访中了解到居民有安装电梯的诉求后,立即安排社区志愿者收集居民意见,并请来电梯公司,制定增设电梯设计方案。

“为帮助居民解决加装电梯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社区联合樊城区住建局编印增设电梯流程图、加装电梯20问释疑手册、增设电梯申领资金指南等。”魏清说,“从前期准备、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政策依据、矛盾化解等多方面提供全流程指引,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

“加装电梯后,上下楼方便了,家里的客人也多了,自己很开心。”家住襄棉北院小区3栋楼的崔凤莲说。目前,该小区已有15个单元申报加装电梯。

加装电动车充电桩、增设停车位,让老旧小区亮起来……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入百姓生活、走进百姓心里,近年来,我市在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的过程中,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以人民为中心,推深做实“共同缔造”,增进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培育文明载体

撑起文明实践高度

“我想用积分兑换清洗窗户服务。”近日,樊城水云间社区居民张阿姨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说。

张阿姨是水云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名志愿者,平时经常帮助有需要的老人,但是由于自己的胳膊使不上劲,家中的窗户已经两年多没清洗了,所以希望社区其他志愿者能够帮忙清洗窗户。

水云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到“点单”后立即“派单”,社区志愿者“接单”后立马行动,帮助张阿姨解决了难题。

“我们社区情况比较特殊,公租房小区内老人、残疾人较多。而志愿服务就是以己所能帮助他人,在自己需要帮忙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帮助,形成共治共享的格局。”水云间社区党委书记曾禹说,社区大力推行“时间存折”志愿服务,根据志愿服务时长获得的积分,不仅可以兑换奖品,也可以用来享受志愿服务,尤其是残疾人家庭,可以通过亲属加入志愿服务,来换取额外的服务时长,也就是所谓的“服务换服务”模式。

2022年以来,襄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推广“时间存折”志愿服务,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兑换积分,让爱心善举“有分值”、服务时长“可增值”、奉献互助“有价值”,通过积分兑换有效提升志愿者的价值感和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行走在大山里的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正通过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新变化。

近年来,襄阳市多措并举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迈进。市民在工作、学习之余,积极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团体,努力探索服务特色,并利用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弘扬文明新风尚,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今,在襄阳,文明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浸润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责任编辑:何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027-87238963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

襄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滋养“幸福之花”

发表时间:2024-01-16 来源:湖北文明网

樊城区马道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开展应急宣传。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樊湘楠 摄

樊城水星台社区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免费缝补衣服。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柏向华 摄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阅读红色书籍、新乡贤宣讲、参与非遗课程……在襄阳,文明实践服务圈在各处“争相绽放”,不断刷新着古城襄阳的为民底色。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把无形的文明“送”到群众家门口、“种”进居民心里头,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突出需求导向

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原来出门晒太阳还要带个小凳子,现在增设座椅后,我们出门买菜、散步回来多了一个歇脚的地方,社区真是太贴心了。”1月12日,樊城铁路社区二院小区的王奶奶坐在新安装的便民座椅上开心地说。

铁路社区二院小区老年人较多。由于该小区距离菜市场较远,很多老年人习惯买菜回来后在楼下歇息一会儿再上楼,但是附近没有座椅,很不方便。

铁路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居民诉求后,购买了20把崭新的便民座椅,并安装在小区,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出门买菜歇脚、茶余饭后休闲聊天的便利。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居民“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文明实践延伸至基层“最末梢”,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襄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日”“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等,全方位、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有规律、更有节奏,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满足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全市29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铺开一张不断密织的“文明实践网”,一项项听民需、解民难,富有特色、充满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襄阳大地开展,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群众“心头大事”

“以前回家要爬楼梯,非常累。安装电梯后,上下楼方便多了。”家住襄棉北院小区的70多岁的方晓平说。

襄棉北院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常住人口610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六成,居民楼一般为5层至8层。许多老人为了少爬楼,减少出门次数。

樊城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魏清在走访中了解到居民有安装电梯的诉求后,立即安排社区志愿者收集居民意见,并请来电梯公司,制定增设电梯设计方案。

“为帮助居民解决加装电梯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社区联合樊城区住建局编印增设电梯流程图、加装电梯20问释疑手册、增设电梯申领资金指南等。”魏清说,“从前期准备、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政策依据、矛盾化解等多方面提供全流程指引,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

“加装电梯后,上下楼方便了,家里的客人也多了,自己很开心。”家住襄棉北院小区3栋楼的崔凤莲说。目前,该小区已有15个单元申报加装电梯。

加装电动车充电桩、增设停车位,让老旧小区亮起来……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入百姓生活、走进百姓心里,近年来,我市在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的过程中,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以人民为中心,推深做实“共同缔造”,增进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培育文明载体

撑起文明实践高度

“我想用积分兑换清洗窗户服务。”近日,樊城水云间社区居民张阿姨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说。

张阿姨是水云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名志愿者,平时经常帮助有需要的老人,但是由于自己的胳膊使不上劲,家中的窗户已经两年多没清洗了,所以希望社区其他志愿者能够帮忙清洗窗户。

水云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到“点单”后立即“派单”,社区志愿者“接单”后立马行动,帮助张阿姨解决了难题。

“我们社区情况比较特殊,公租房小区内老人、残疾人较多。而志愿服务就是以己所能帮助他人,在自己需要帮忙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帮助,形成共治共享的格局。”水云间社区党委书记曾禹说,社区大力推行“时间存折”志愿服务,根据志愿服务时长获得的积分,不仅可以兑换奖品,也可以用来享受志愿服务,尤其是残疾人家庭,可以通过亲属加入志愿服务,来换取额外的服务时长,也就是所谓的“服务换服务”模式。

2022年以来,襄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推广“时间存折”志愿服务,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兑换积分,让爱心善举“有分值”、服务时长“可增值”、奉献互助“有价值”,通过积分兑换有效提升志愿者的价值感和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行走在大山里的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正通过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新变化。

近年来,襄阳市多措并举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迈进。市民在工作、学习之余,积极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团体,努力探索服务特色,并利用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弘扬文明新风尚,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今,在襄阳,文明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浸润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