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行“小份菜”培育节约“新食尚”、多方联动提高全民节俭意识……
在咸宁,“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节俭观念正成为社会风尚,守护舌尖上的文明成为市民共识,中华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续写新篇章。
多措并举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11月2日,走进万达广场,随处可见食品安全知识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标语。
二楼的美食广场内,商家在醒目位置放置了“文明餐桌”标识牌,张贴“反对浪费”公益海报,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内容。
“建议您主食先点半份”“推荐半价菜、小份菜更适合”“剩菜剩饭可以打包带走”……餐饮店里,服务人员用温馨提示,引导顾客适度点餐、合理消费。
市民周先生一家四口吃午饭,在服务员的建议下,点了三菜一汤,要了半桶米饭。
“一粒粮食,折射传统美德的熠熠光辉,更反映着现代文明的基本诉求。”周先生表示,能吃饱又不浪费,是践行文明用餐新时尚的具体体现。
如今,节约“新食尚”正深刻影响着咸宁人的生活,成为餐饮经营者和食客们共同的遵循。
为打好厉行节约这场“持久战”,我市多措并举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在政府主导、行业引导、示范引领下,做好避免浪费“减法”:相关部门随机检查反食品浪费相关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餐饮行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制止餐饮浪费主题活动,通过播放公益视频、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从娃娃抓起培育节俭新风尚
“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什么日?”
“世界粮食日。”
“对的。每年10月1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每年约 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
10月17日,在咸宁市第二小学,咸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的“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暨食品安全宣讲,参与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会多多向家长、亲戚宣传,从自身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 养成理性消费、文明就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持续地、多样式的宣传下,学生们也开始意识到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
培育节俭节约新风尚,需从娃娃抓起,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陪伴他们成长,让整个社会形成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的文明新风尚。
“上幼儿园的女儿有次放学后告诉我,一定不能浪费粮食。”市民龚女士说,女儿成了小小监督员,督促每个家庭成员不浪费一粒米。
从认知到认同,从跟随到习惯。厉行节约、崇尚节俭的文明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市民共识。
绿色生活新方式蔚然成风
“孩子大了,小推车和平衡车目前闲置,有哪位邻居需要,可到家里自取。”日前,书苑小区居民李女士,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发布信息。
李女士说,孩子大了东西用不上,扔了又可惜,给有需要的人,可以让闲置物品重获新生。
市民吴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她告诉记者,小宝从小的衣服、玩具、用具等,很大一部分都是亲戚朋友们送的闲置物品,既经济又环保。
“旧物利用不浪费,还节省了不少支出呢。”吴女士笑着说,身边不少二胎妈妈都爱好用旧物,俨然成为一种新流行。
闲置旧物捐赠、公共交通出行、参与垃圾分类、降低办公能耗……如今的咸宁,全民节约意识不断增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反对铺张浪费,农村把“杜绝餐饮浪费”融入村规民约,节约之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师生们的德育课,企事业单位大力推行“简约适度 绿色办公”……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市创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生产到生活,一个个勤俭“小气场”,正在汇聚成为社会文明的“大气候”。(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