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湖北代表团6位代表谈奋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

A-   A+
发表时间:2022-10-19 15:05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地铁站站长、技术工人、采油工、环卫工、公交司机、纺织工,分别是党的二十大湖北代表团代表姚婕、龚九宏、艾晓慧、柯昌全、熊会萍、仰媛媛的职业身份。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表述,代表们有真切感受。

  谈及奋斗,6位代表10月17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奋斗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迷恋“躺平”,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也能出彩,奋斗是持之以恒地坚持……

  ■ 地铁站站长姚婕代表:

  把乘客的每次求助转换为便民举措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名地铁站站长,为何能获众多殊荣?

  武汉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站长姚婕代表,扎根服务一线18年,把乘客的每一次焦急问询、每一次无奈求助,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

  今年3月,一名乘客接到电话,八旬老母亲在老家遭遇车祸。情况危急,这名乘客立即购买了武昌火车站到襄阳的火车票,却搭错地铁到了汉口火车站。此时,距离发车时间仅剩40多分钟,而从汉口站到武昌站最快需要31分钟。

  分秒必争。姚婕带着车站工作人员,迅速和武昌火车站地铁站、国铁站联系,为乘客开通绿色通道。担心乘客不熟悉路,姚婕还让同事全程陪同乘客前往武昌站,终于在最后一分钟赶上了火车。

  “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让我搭上车,我就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会成为终身遗憾。”乘客在电话中对姚婕和她的同事一再表示感谢。

  18年里,姚婕曾在除夕夜挽救晕倒老奶奶的生命,深夜劝回离家出走的年轻妈妈,辗转把捡到的火车票物归原主……她共为价值20余万元的上千件失物寻到失主,接到全国近百名乘客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姚婕观察到乘客大件行李多、问询帮扶需求多,便设置了“姚婕服务站”,推出导乘、预约、打包、救急等“一站式”服务;设置“爱心候车区”“会合点”,让老弱乘客、接站人员有了歇脚之处;设置“导乘、导学、导医、导游”的“四导”立柱,实现自助查询出行路径……同事们说,姚婕是忙不停的“陀螺站长”。

  怎么理解奋斗?姚婕说,奋斗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某一个时段的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想法,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把挫折当作失败,挫折是自己成长最好的经历。

  ■ 技能大师龚九宏代表:

  “小工人”也要有智慧能发明会创新

  在钢铁一线扎根31年,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技能大师龚九宏代表有多次提干机会,他却不为所动,如今依然坚守在一线。

  有一次,龚九宏拿着饭碗准备去食堂吃饭。当时正下着小雨,在他把伞撑开的那一瞬间,灵感从他的脑海里迸发出来。他顾不上买饭,跑回去找到工友们进行模拟实验。最后,他利用雨伞收折原理,设计出了在线取样器。这一装置被安装到皮带机上,取代人工取样,彻底消除了皮带机岗位人员身边的安全隐患。这一成果获全国发明展金奖。

  “机器出现问题需要解决,大家首先能想到我龚九宏,我就很自豪。当我把问题帮大家解决好,同事对我竖起大拇指,说一句‘龚师傅就是不简单’,任何的疲劳和辛苦都会消散。”龚九宏说,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很辛苦,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学技术,不愿做工人,但他从中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意义。

  2010年,公司成立了龚九宏创新工作室,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培养更多有力量、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知识型工人,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他手握100多项技术攻关成果、30余项国家专利,仅自动筛格清理装置一项,在6年内就为企业创造效益3亿多元。

  龚九宏的微信名字叫“小工人”,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小工人也要拥有大智慧。”他说,人生的奋斗,不仅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更要学会思考,不断创新,为社会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努力的意义,就是要让智慧型劳动替代挥汗如雨的劳动。”

  ■ 采油工艾晓慧代表:

  石油行业虽苦,只要努力一样出彩

  “别看石油行业苦,只要努力一样出彩。”这是艾晓慧代表初入石油行业时,师傅鼓励她的话。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新沟采油管理区新一站党支部书记艾晓慧的经历,也正是如此。

  进入石油行业之前,艾晓慧是杭州一所高校的美术教师,为了照顾受伤的母亲,她决定回到老家工作。当时,采油队正在招人,从小看着抽油机长大的艾晓慧没有多犹豫,应聘成为江汉油田新业公司的一名劳务派遣工,分配到江汉采油厂原新周作业区采油22队。

  2008年,进入石油行业仅一年的艾晓慧就遇到了一次大考。面对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艾晓慧咬着牙站在风雪中,守在设备旁、管线边,看温度、核排量、做记录。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她都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现场,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岗位负责。

  仅3年时间,艾晓慧就从采油“门外汉”成长为采油班长。2020年1月,艾晓慧成为全厂唯一的女采油站长。

  今年8月的一个深夜,艾晓慧接到紧急电话——新1211井注水管线穿孔,但受交通影响,挖掘机无法赶到现场。“险情就是命令,就算一锹一锹挖,也要找到漏点,完成补漏。”她带头跳进水田,一锹一锹地挖坑。经过近两个小时努力,挖到漏点,第一时间焊接好管道,确保了原油平稳生产。

  艾晓慧说,油田的女采油工很多,她们用行动告诉艾晓慧,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是否认真对待的区别。“有人问我,是怎么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其实我还远远没有到达极致,我只是努力、再努力一点。”

  ■ 环卫工柯昌全代表:

  城市有一点不干净,心里就不舒服

  环卫工,是鄂州市市容环卫局城南所所长柯昌全代表的另一个身份。每天凌晨,人们还在甜蜜酣睡时,他已穿上橘红色的工作服,出现在街头。

  1999年秋,25岁的柯昌全从外面打工回到鄂州。当时鄂州市市容环卫局招环卫工人,他去应聘了。上班第一天,父亲对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

  扫大街,每天拿着大扫把、簸箕,拖着板车走在大街上,刚开始柯昌全有点不好意思。“做环卫工作,你做一天,心里要舒服一天。”带他的师傅说。

  师傅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做环卫工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去,不要怕环卫工人被别人看不起。”“父亲和师傅的话,对我影响很大。”柯昌全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做一名优秀的环卫工。

  执帚扫长街,寒来暑往,柯昌全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早已把城市当成了自己的脸,有一点不干净,心里就不舒服。”

  2013年6月,柯昌全被任命为城南环卫所所长。每天凌晨4时,柯昌全会准时出现在街头,与同事们一起清扫、清运垃圾。每天到了晚上10时后,柯昌全才结束一天的工作。他每天的步行数都在2万步以上。

  夏天,35℃以上的高温,柯昌全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寒冬腊月,只要预报有雨雪天气,柯昌全就会彻夜守候。“连夜做好清扫,早上出门的市民就不会滑倒。”

  “城南有个柯昌全,样样工作都在前。”这是鄂州市市容环卫局对柯昌全的评价。临街的商铺业主夸赞他:“马路扫得比我们店还干净。”

  “宁愿一身脏,换来万家净。”柯昌全常跟环卫工人说,“只要你爱环卫这个职业,爱环卫人,就能把这个城市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在他眼里,“奋斗就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 公交驾驶员熊会萍代表:

  重复的事情也要用心尽力做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会成为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会成为赢家。”这是襄阳市27路公交驾驶员熊会萍代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多年的一线工作生涯,熊会萍总共出车5400多次,行车64万公里,实现零违章、零投诉、零事故。这也让襄阳市27路公交成为全国公交行业的一面旗帜。

  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驾驶员?出生在农村的熊会萍,从小就觉得公交女驾驶员是个神气的职业。在公交驾校完成学习后,她如愿成了一名驾驶员。

  在熊会萍心里,10米长的公交车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乘客出行途中温暖的家。夏天,她会准备些防暑药;冬天,她会给扶手、车门把手缠上一圈绒布,给座位铺上专用保暖垫。

  她还在车上放置“共享雨伞”,供乘客免费借用;为服务好盲人群体,她组织驾驶员蒙上眼睛、换位体验。

  27路公交线途经8所学校、6所医院,老人和孩子多。作为线路长,熊会萍率先做到“进站前50米减速靠边,停靠距站台30厘米以内,遇障碍时二次进站”。

  “服务乘客热心、照顾乘客细心、对待乘客耐心、听取乘客意见虚心、接受乘客批评诚心。”这是熊会萍总结出的工作方法。

  “车辆停靠离乘客有多近,公交人与乘客的心就有多近。”如何理解奋斗?熊会萍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做、用心做,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不仅能给市民带来幸福的乘车体验,也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 纺织工仰媛媛代表:

  技能是本钱,用心纺好一纱一线

  湖北安棉纺织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纺织分厂厂长助理仰媛媛代表的另一个身份是纺织工。

  2009年2月,20岁的仰媛媛进入湖北安棉公司细纱车间工作时定下目标: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第二天一早,她就来到车间,在师傅的指导下练接头、拔纱管、走巡回、做清洁。

  半个月后,仰媛媛的手上磨起血泡,手指也磨破了皮,人又黑又瘦。她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技能是工人的本钱,好好干,行行都能出状元。”师傅的话定格在了她的脑海里。

  仰媛媛下决心苦练技能,别人练一个小时,她就练两个小时。有时为了练好一个动作,她会不厌其烦地练上数百次。

  空锭少、断头少、效率高、外观整齐。两个月后,仰媛媛形成了“快、稳、准”的技术特点,晋级优一级操作水平,产量达到定额的120%以上,成为青工里的佼佼者。

  进厂半年,仰媛媛在公司技术比武中一举夺得亚军,随后连续两年夺得冠军。同样的时间,一般人只能看8台机器,仰媛媛能看12台;一般人60秒接10个断头,仰媛媛用30秒就能接10个。

  这些年来,仰媛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在繁忙的纺机车间,用青春书写着灿烂。她结合自身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的操作方法,被全国纺织系统命名为“仰媛媛操作法”,并在全国推广。

  “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就是梦想。要实现梦想,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这段路就是我们的奋斗历程。”在仰媛媛看来,奋斗就是用心纺好一纱一线。(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张维纳 记者汪文汉 刘嘉 蔡欣星 )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