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畅通有序出行 全社会共同缔造

A-   A+
发表时间:2022-10-11 09:56    来源:湖北文明网

  转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的生活品质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小到一条斑马线的设置,大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竹叶山立交改造,武汉交警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新征程上,武汉交警将始终以人民幸福为念,以安全畅达为目标,不畏道阻且长。

  10月底,武商梦时代将在武珞路上开业,这让原本通行压力就很大的石牌岭、宝通禅寺路面临巨大的考验。武汉交警走访调查并大数据研判了数月,如何既能给商业体提供交通安全发展环境又能保障周边道路畅通?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发布征集“金点子”公告,请市民提建议,是限时单行、还是道路严管?

  2022年,武汉市政协3号建议案聚焦交通堵点治理,武汉市公安局是主责单位,公安交管部门发布了10+10+N个堵点治理名单,并同时启动了“治堵金点子”评选,征求市民的治堵建议。一时间武汉人充分发挥城市主人翁精神,2万多条治堵建议发送至武汉市民热线·城市留言板的治堵专区,这些建议全部送至3号建议案办理专班,送至交管、建设、规划、园林、城管等成员单位手中。

  交通堵点治理是武汉交通出行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一个缩影。这是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打造新时代交通管理新格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武汉交警走进课堂开展“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

  决策共谋

  交通管理从“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决策共谋,就是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入手,找准群众真实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交通设施建到了市民出行最需要的地方;有限的资金,花在了刀刃上;交通参与者焕发了“主人翁精神”;交通出行管理从“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竹叶山转盘是拆还是留?”4月22日,在长江日报与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呼叫大队长”直播节目首期话题——解开“竹叶山转盘的结”,“竹叶山的转盘可能要拆了改成十字路口!”这个话题引来网友热烈讨论,“拆”还是“留”都有市民支持。

  根据市民意见和建议,又邀请交通规划、信号灯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后决定:在保留环岛的基础上进行交通组织优化。

  今年4月8日,在全市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会后,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宣布,向社会征集治堵“金点子”。武汉市民热线·城市留言板和大武汉客户端“金点子”专用通道,收到了超过10万+关注量,2万余条市民留言。

  带着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9名局领导分头到市民提建议的现场。经过梳理,有500余条治堵建议被提交至市政协3号建议案办理专班,纳入可行性考察范围,部分建议已经被纳入改造方案。

  今年9月开学,三角湖小学门前的拥堵状况不再,交通路况的改变获得周边居民和企业的点赞。7月中旬,武汉经济开发区交通大队大队长宋健参加了“呼叫大队长”直播,现场发布了三角湖路博学路堵点治理的两套方案,请市民和网友提意见。

  在收到300余条建议后,交警开展调研和踏勘,随后对三角湖路博学路路口实施了4项微改造措施。数据对比显示:改造后排队长度缩短了,通行效率提升了,高峰时段拥堵指数下降了。

武汉交警路面巡逻。

  发展共建

  多部门共参与 打造优质交通出行环境

  发展共建就是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交通出行环境建设,增强市民群众和部门的参与感,并因此更加珍惜共建成果。

  9月29日上午,市民赵先生通过尤李村立交转去街道口时发现,以往排到珞狮路高架上的车流不见了,一路上新施划了网格线、行车道标线,道路指示牌也都换新。今年夏天,洪山区政府整合了交管、城管、园林、水务等部门的意见以及市民的建议,对珞狮路从八一路至野芷湖段全面改造。

  作为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交通堵点治理成为回答“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时代考题的“破题”工作。

  每一个堵点治理方案,公安交管部门都通过整合“人、车、路、企、环境”等交通要素大数据,实时掌握交通运行态势、拥堵变化趋势及时空演变规律,精准推演预测交通运行态势,为科学治理拥堵提供支撑。

  此外,公安交管部门还统一规范全市信号灯管控,充分利用交通“大数据”精细化制定路口不同时段、不同特点信号配时方案,最大限度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完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实时标注交通事件、管制措施、占道施工及停车泊位等信息,实现行车停车、路内路外、线上线下一体化诱导。

  除了公安交管部门全力推进交通堵点治理外,城建部门推进打通微循环路网100条,其中包括打通断头路20条,督促各区推进非机动车道改造,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城管部门则试点开展共享单车停放秩序“三区一联动”,今年还将完成3万个井盖设施治理提升。交通运输局优化城区公交线网布局,至6月底,共计新开通公交线路4条、新增站点28处,优化调整站点29处。结合新建小区及学校、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市民出行需求,先后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166条次,便利小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出行。积极创新营运服务方式,开通定制公交线路38条。

洪山区交通大队科学规划+绣花功夫,为孩子们筑起安心上学路。

  建设共管

  交通管理部门从“决策者”变成“倡导者”

  建设共管,就是以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加强共建成果维护和管理;武汉交通管理从自上而下的“大包大揽”变成自下而上多方力量参与。交管部门通过“共同缔造”,统筹用好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力量,变“要我做”到“一起做”,从而形成一同出力、一道奋斗的治理共同体,营造持久稳定的交通秩序治理的归属感、认同感和社会文化。

  9月22日,在东湖高新区召开护学护校现场交流会,15所中小学负责人向东湖高新区交通大队大队长徐建提了30余条意见。徐建现场表态:将带着意见到现场走访,按照“一校一警、一校一策”的标准,对校园周边实施交通安全升级,全区51所中小学设“交通副校长”,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安全负责。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全市有近3000所中小学幼儿园,目前主干道周边的477所学校已全面推行“警校家”护安保畅模式,“一校一策”优化护学护校勤务;今年以来,调整优化校园门前及周边道路信号灯649组,完善禁行网格线、人行横道线等5130平方米,增设限速标志、禁停标志、提示牌等335块。

  参与的学校校园周边交通、治安环境改善明显,涉校涉学生警情稳步下降,高峰时段车辆平均通行效率提升35%,拥堵警情同比下降73%。学校周边车辆违停、逆行、随意调头等交通违法现象大幅减少;家长接送孩子所花时间平均减少15分钟,学生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实现从交通护畅向治安护学延伸。

  从2021年10月起,武汉启动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治理。68个重点路口及147条主次干道,以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违法载人及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为重点,每周一主题、天天有行动。

  但仅靠交管部门“严管在路上”效果不持久,城管部门率先开展“拆篷行动”,将加装在环卫作业车辆上的遮阳篷开展集中拆除;华大家园小区试点“共享头盔”,提升小区居民骑车戴头盔的比例;洪山区政府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将相关部门都纳入进来,社区成为“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违规载人、带篷打伞、无牌无证”这四种违法违规行为“不出门”的第一道关;各大外卖快递平台,对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建立交通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屡教不改被劝退的交通违法大户骑手将被列入黑名单,共同清退。

  交管部门还联合城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深入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点,集中开展违规销售、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整治,强化源头监管;联合社区、交通文明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综合整治行动,数万名文明交通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居民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劝导。

  “交通环境提档升级,文明意识不可或缺。”武汉交警将宣传引导贯穿“联千企、进千校”始终,进企进校张贴海报2万余份。围绕“减量控大”,“约课”渣土车驾驶员,将安全提示语贴在每一辆渣土车方向盘上;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开学第一课”,制作“一封信”,原创“小绘本”,将交通安全送进校园;联合文明办,启动“交通安全进社区”,从源头上普及“一盔一带”“拒绝酒驾”等交通安全常识,养成市民遵法守规习惯。

  2022年9月,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又联合长江日报推出“路在‘娜’里”交通视频探访专栏,针对交通组织变化进行探访,通过“回头看”来检验效果,市民纷纷点赞。

  效果共评

  交通出行环境好不好,市民、专家说了算

  效果共评,就是发动群众对项目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工作提升、让群众满意。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市民群众对交通出行需要更趋向多样化、多层次,如何更加及时、精准回应群众千头万绪的新需求、新期待?

  2020年起,交管部门提出“精致交通”建设3年行动计划,通过综合运用合理分配通行路权、深入挖掘道路资源、精细路口路段设计、优化信号控制配时、规范设置交通设施等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和手段,提高我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2021年底,首届武汉十大精致路口评选启动,市民的意见占了主导作用。50个参评路口是根据市民关注度来选取,每一个路口的改造方案,交管部门都提前向社会公示,50多条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被纳入改造方案实施。改造完成的路口,“市民探访团”上路现场探访改造效果,改得好不好市民来投票,7天共收到6.19万张选票,50多万人点击关注精致路口评选活动。11月11日,十大精致路口发布,市民李军作为代表上台为获奖路口改造团队颁奖。

  与此同时,3位国内知名专家和2位行业代表,对50个路口进行专业评选打分。北方工业大学智能交通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张福生研究员认为,武汉的精致交通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对城市道路管理的更高层次需求,这是建立在基础交通设施较为完善、交通管理理念保持前沿、管理手段科学智慧的基础上。

  市民代表李军说,武汉十大精致路口评选的过程,是武汉人深度参与城市管理的过程。

  去年,全市完成102个路口精致化改造、50处堵点综合治理、15个片区优化提升,交通高峰期路口通行效率平均提高5%,交通违法现象减少20%;主要堵点交通拥堵指数下降30%,拥堵时间减少15分钟,部分交通梗阻基本消除,道路通行秩序明显好转。今年还将再创建56个精致路口、14个精致片区。

  经过“精致交通”建设,解决了全市50个路口的行人、非机动车路权缺失、斑马线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施划了20处“请礼让行人”提示文字,按照行人轨迹优化斑马线走向、增设行人二次过街等候区及信号灯共计19处。

  成果共享

  社会共享交通管理的温度和善意

  成果共享,就是让全体交通参与者平等享有完整交通的设施与服务,平等享有交通出行环境的发展成果与收益,平等享有良好的精神风尚与温馨友好的交通出行氛围。

  9月15日晚,十多年来一直连成片的汉阳火车站中央护栏被打开,上十万居民回家不用绕一两公里调头了。汉阳交警介绍,这里有铁轨,原来采用的是护栏加地桩隔离。因为地桩中间有缝,不少行人和非机动车为了图方便,经过马路穿行,不仅影响车辆通行效率而且十分危险。经过收集周边居民意见并反复研判后,协调园林部门将路口花坛打开,花坛处增设人行横道线、红绿灯。现在,行人和机动车有序通行,周边居民纷纷叫好。

  在市公安局部署下,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千名交警联千企、进千校”工作,以此作为实践活动重要载体。截至9月底,武汉交警共组织2230名民警下沉到全市2366家企业,1567名民警下沉到1567所学校,累计下沉1.9万人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各类困难、问题1824余件(次)。

  随着近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420万辆,为了缓解“停车难”的矛盾,交管部门调查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因地制宜,差异化地实施不同场景的停车管理方式,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回应社会关切。

  为了方便市民、企业出行,交管部门在医院、学校、公厕、银行、农贸市场、地铁站、客运场站等区域,设置限时停车泊位,在满足临时停车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泊位周转效率。目前已在全市完成117个点位、330个泊位的设置工作,社会反响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商超、快递物流运输企业临时上下货停车的需求,交管部门结合道路交通条件,开展物流专属限时停车泊位设置工作,有效解决企业上下货物停车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设置了32个点位。

  为缓解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在充分考虑老旧小区市民停车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道路条件,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已在132条老旧小区周边道路施划了1886个夜间、周末节假日限时段停车泊位。

  “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既强调为了群众,也强调依靠群众,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建美好出行环境、共创美好生活!”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动起来,让“共同缔造”成为全市交通出行环境打造的主基调。(长江日报 武汉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