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尧治河村:中国山区幸福村”的幸福密码

A-   A+
发表时间:2022-09-27 09: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听说全国知名磷矿开采区尧治河举办马拉松比赛,吸引了不少省内外跑者前来打卡。记者带着好奇,一路探访。

  9月的鄂西北秋意渐浓,保(康)神(农架)高速沿线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不知不觉便驶上了青山白云间的彩虹跑道,精致的别墅点缀道路两旁,像是夹道欢迎我们……

  “尧治河到了!”走进村史馆,更是眼前一亮:全国文明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十大幸福村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国家生态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匾牌熠熠生辉。

  昔日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的极贫村,如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已突破7万元大关。村集体所属20多家企业,去年总收入达到42亿多元。村内矿区、居民区已经变成风景如画的4A景区……“中国山区幸福村”的名号越来越响。

  民心为本——

  以“三方十会”共谋共建

  平均海拔超过1600米的尧治河,位于神农架林区、房县、保康交界处,曾是襄阳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子。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党委“一班人”以“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的拼搏精神,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

  劈山、修路、开矿、办水电、发展集体经济,尧治河人的腰包鼓起来了。本世纪初,村里出资先后将散落在高山峡谷间的5个小组160多户村民,搬迁到统一规划建设的2个居民小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同时,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

  居住环境变了,可生活习惯依旧:鸡无笼、猪无圈,乱扔乱倒、乱堆乱放……村“两委”找来村民代表订民约、立村规,定期检查督办。高强度管理收到实效,但“管了就好、不管就乱”的现象时有抬头。

  2019年6月,尧治河被省住建厅纳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建设。村“两委”抓住机遇,以党建为引领,从解决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做起,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当年7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带着全村党员走上尧治河水库大坝,紧扣“共同缔造”,给大家上了一堂“以坝为镜、反躬自省”的党课。

  他现场回忆了创业前期全村人刻骨铭心的一件事:当年,为了修水库、除水患,集体拿出所有积蓄,全村男女老少肩挑背驮,用数万方沙石垒起了一座大坝。不料山洪暴发,大坝毁于一旦。

  当时,村干部陷入痛苦和绝望中,是村民义无反顾地支持,让“两委”班子重新撸起了袖子。就这样,全村人又团结奋战一个冬春,终于让大坝巍然挺立于山谷之间。

  水患得到了治理,还能发电赚钱。如今,大坝成为尧治河创业纪念馆的主体实物,更是凝聚民心的精神高地。

  “经济盘子、公共服务做大了,事情多了,我们做决策时虽在坚持集思广益谋大事,却轻视了从群众身边小事、难事入手,集聚民智民力。”孙开林自我剖析,一针见血。

  他认为,如此做法实质上已偏离“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服务宗旨。为此,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今后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围绕“共”字发力,做好“同”字文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那次会后,党委分管领导再没有简单地去检查督导环境卫生,而是邀上各家各户的代表包车外出看样板。经过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大家思想触动很大。

  “过去房前屋后的卫生时好时坏,不是大家不爱干净,而是垃圾处理太费事造成的。”年过花甲的村民议事会代表许年龙说,原来像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村领导直接安排群众干,基本不存在征求意见。

  这次外出学习,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路看一路聊。“我就说了,村里如果能够像城里那样建一个垃圾处理厂,家家户户的环境卫生肯定不用干部那么操心。”

  很快,许年龙的意见上了村党委会、党委扩大会。25名村民代表逐人签名支持,在村民大会表决时,也一致通过。

  一座投资近千万元、全县一流的村级标准化垃圾处理厂建起来了。干部和群众共同关心的“三房(厨房、客房、茅房)三场(山场、稻场、广场)三边(河边、路边、山边)”卫生等事项,也经常摆上群众议事桌,平等沟通、相互启发,共同拟订治理标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依据“共同缔造”新理念,村“两委”将坚持多年的“三三制”(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三会治事”,干群联动、工农联建、村企联创“三联共建”的治村规则),优化提升为“三方十会”源头掌控、无缝对接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三方”,即党员、干部、群众;“十会”,即村党委主导成立的环境卫生、乡风文明、公共设施管理、老年人、救灾减灾应急、文化旅游服务、扶贫济困、健康体育、农家乐、矛盾纠纷调解等10个协会组织。

  新修订的《尧治河村民自治章程》规定,享有表决权的村民包括党员干部,除做好本职工作,必须进入不同的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承担相应职责,共画人民治理同心圆。

  “三方十会”是议事平台、决策机构,更是服务群众的枢纽。各协会按照一周一汇总、一月一协商、一季一总结的流程,及时解决并向党委反映群众的需求。所有涉及做决定的大事小情,均在党委会、村民议事会商议后,提交村民大会投票决定。

  村民说,村里“有话敞开说、有事商量办”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发展为要——

  把奋斗精神融入血脉

  今年正月十五刚过,尧治河村委会就印发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处罚通报。文件根据《村民自治章程》,对华星小区部分农家乐经营户违规揽客、搞恶性竞争给予了严厉处罚。

  对此,有人议论领导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村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吕泳和旗帜鲜明地说,党委就是要把问题讲够、危害讲透,让每个村民都牢记老一辈人团结一心、艰苦创业,刨穷根、奔富路的好传统。“曾经,我们还严肃处理过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村民。目的就是要把奋斗精神融进尧治河人的血脉之中,世代不忘本。”

  一周后,村农家乐协会召开业主大会,学习通报,汲取教训,共同制定了《尧治河村农家乐经营“十大禁令”》。

  “尧治河的实践证明,项目建成只是开始,治好管好才能长久长效。”吕泳和说,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和村务管理积极性,创业之初,村“两委”就以股权激励的形式,把村民变成了股民。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里又投资数亿元修路架桥、美化环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致力于把农户变成乡村旅游链条上的经济服务组织,让股民变身业主。仅农家乐一项,10年前全村只有一家,如今已猛增到40多家。

  在谋划“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过程中,尧治河不断强化村“两委”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发展上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从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作用,使富裕后的尧治河人获得感有了新提升。

  磷化工产业是尧治河脱贫致富的“命根子”、集体经济支柱。但是面对市场竞争,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村里有些力不从心。在“共同缔造”中,村“两委”与汉江国投经过多轮谈判,成功对接国企,借力共管。

  通过资产重组,“老支柱”有了好归属。村里又紧扣“让尧治河每一寸土地都美丽”的发展定位,着力培育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新支柱”。其中,“矿洞经济”成为关键一招。

  30多年来的磷矿开采,使村里的矿洞逐年递增,最多时超过60个,体量超过40万平方米。对于废弃矿洞的传统处理方法,一为封口,二为回填。如何找到循环利用的新路,在国际上虽有不少探索,但难题众多,步履缓慢。

  村党委先后组织企业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国内大专院校考察学习,寻找变废为宝的路子。通过学习和引进投资主体,陆续建成了中国磷矿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三界洞天神话故事景区等。

  特别是在4万多平方米废弃矿井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7D、VR等先进技术打造的三界洞天景区。开业仅一年时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成为游客在尧治河的热门打卡地。

  在此基础上,村党委动员干部和村属企业负责人以入股形式,募集资金200余万元,在矿洞试种食用菌,首批50万棒一举成功。经专业机构检测,该食用菌营养丰富且口感与众不同。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600万元、利润800多万元。

  矿洞食用菌大获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干部信心大增,村民踊跃入股。目前村里已募集资金近千万元,正全力组织扩容扩产和深加工试验。村里计划用3年时间,发展500万棒,藉此批量开发旅游商品,实现综合销售收入4.5亿元。

  文化为魂——

  用“一核多元”固本强基

  “昨天靠精神,今天靠发展,明天靠文化。”这是挂在孙开林嘴边的一句话。

  近年来,他应邀参加了不少关于乡村治理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他看来,现代的乡村治理,自治是核心、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党建引领是根本、文化浸润是灵魂。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使尧治河逐渐形成了由权力治理向权利治理的纵向横向均衡、社会组织治理向个人为主体治理并行的人民共同治理格局。

  这个转变,孙开林将其归功于“三治一育”,即自治、法治、德治和教育。“农村要真正走上善治之路,都离不开教育。”他说,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干部和村民的精神文化素养,重要的是能够让治理更加有效、更可持续。

  有了理念支撑,尧治河“一核引领、十会联动、老少共促、全域覆盖”的多元共治模式,很快被全村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0个村级协会组织共唱“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一台戏。每个协会都以党委工作部署为核心,在众多讲奉献的党员、乡贤、村民会员带动下,让“共同缔造”公益化、义务化。

  受公益文化、奋斗精神熏陶,村民在参与中达成共识,在建设中形成共管共治。

  文化旅游服务协会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全体村民“寻根问祖”,编家训、立家规。又请村里书法名人逐户书写家规家训并镶嵌在镜框里,悬挂于客厅醒目处……讲家教、树家风,以家风带村风,以村风带民风,以民风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老年人协会主抓“四世同堂”挂牌匾。通过敲锣打鼓、大张旗鼓地为孝敬老人的家庭披红挂花、发荣誉证书,让全家人共同接受村民的掌声,使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蔚然成风。

  环境卫生协会经常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办讲座,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自觉排班上门为智障残疾家庭当义工,让垃圾分类和集中规范处理,不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

  乡风文明协会在会员互相监督和自觉推动下,让全村红白喜事操办,养成了用烟酒不超标、不浪费、不放鞭的村规民约,得以完美落实。同时创造性推出“文明储蓄所”,让讲文明与办产业一样,不仅光荣,还有收益。

  文化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可以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今年3月中旬,一场前所未见的冰雪冻雨席卷尧治河。粗壮的大树拦腰折断,电线杆被拉倒,交通受阻、电力中断、网络瘫痪……

  村救灾减灾应急协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会的志愿者闻令即动。干部赶到救灾现场那一刻,在家的村民、企业职工、水电公司志愿者,几乎悉数到场。

  数百人的队伍,连续3天在冰天雪地里,清路障、除冰雪,无怨无悔。村里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正常。

  为加大文化浸润力度,村里不仅投资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小学,还通过挖掘尧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起了尧子书院、勤廉广场、农耕文化博物馆、磷矿博物馆、尧帝大舞台等公共文化设施。

  在农户发起“十个一”文化建设工程。即:每家每户设置一间书房、配套一间标准客房、建一个花坛、摆一件艺术品、挂一幅字、悬一幅画、背一首古诗、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开一个视频号或抖音号。

  “十个一”文化工程、10个协会与“共同缔造”深度融合,以及“文明家庭”“十佳公婆”“十佳婆媳”“十佳媳妇”“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的坚持推进,让村民主人翁精神植入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灵魂深处。

  在村小学,校长高燕告诉记者,“共同缔造”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每周五学校都会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带上笑脸和哭脸贴标,到小区检查“三房”“三场”的环境卫生,并用“笑”与“哭”区分各家各户的好与差。

  特别是近年村里所有表彰活动,村党委都坚持由小学生上台发奖。“这样的做法相当于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对家长和学生都是一种触及灵魂的教育。”高燕说。

  民生为重——

  让“三福”共享惠及乡邻

  尧治河三福公司创立已有20多年,是一个集“扶贫、服务、福利”于一体的经营实体。职工全是智障人或残疾人。

  9月23日,记者来到海拔接近1700米的公司驻地,楼内空无一人。经电话联系,得知公司经理陈隆万正带着现有的13名职工,在药材基地除草。

  今年70岁的陈隆万是个不善言辞的老党员。面对采访,却显得有些拘谨,主动要求带着记者转一转。

  “我这个经理是个带队干活的人。这是八月炸基地、那一片是苍术基地,还有黄连基地……”陈隆万说,尧治河是个高山村,地无三尺平,大部分药材都种在林下。

  “我的职工在很多地方都被当作‘废人’‘包袱’。他们缺智力但不缺力气。只要有人带着干活,也是好样的。”听他介绍,村“两委”在创业之初,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这些年来,陈隆万坚持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带着这群“特殊员工”,在村里维修道路、植树造林、改造荒地,发展“小药园”“小菜园”,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

  公司则按他们的出工情况,记工分、发工资。根据规定,年满60岁(身体好的65岁)后,村里就安排他们退休回家,或去村养老院颐养天年。

  “他们每人每年在公司吃喝全包,还能为家里挣三四万元钱。”陈隆万说。

  一个特殊群体,在尧治河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和正常人一样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还得到了社会和家庭应有的尊重,这的确是个奇迹。

  这奇迹源于尧治河党委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正确选择。

  从“211”大学毕业就职于尧治河村的贾家俊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小山村,是因为听说尧治河的村民都是股民,但党委明确规定了村民入股的上线和下线。

  有钱人不可多持股,家庭暂无资金的村民也不可放弃。股金可由村集体先按持股底数垫付,有分红时再偿还。

  正是有了公平发展的环境,原来仅有600多人的小村,吸引了省内外3000多人在此就业。“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贾家俊称,现在随着村集体的磷矿开采、水电、旅游、酒业、商贸服务等企业不断壮大,不仅村里共同富裕根基愈发坚实,而且惠及了更多乡邻。

  村里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高标准小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尧治河村的孩子,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全部来自外县、外村。

  在这里,学生上学免费、老人住养老院免费,几个小区还建有免费就诊的卫生室,配备了救护车。小孩考上高中、大学,村里都有配套的奖励资金。

  如今的尧治河,从农村的角度看,更像是个大观园,没有一处不美;找工作的外来人员则说,这里就是一个有激情就有机会的大舞台。它不仅让村民,更让每一个员工、游客,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共享发展成果的温馨和幸福。(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国云 魏遵明 周建春 胡采棣)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