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黄石下陆区新下陆街道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龄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智慧养老等多元融合的“家门口”养老模式,广泛发动群众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不断满足辖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搭建平台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
每天早晨,铜花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唱歌的老人精神饱满、歌声嘹亮,伴舞的老人精神矍铄、劲头十足。理疗室里,专业理疗师指导老人正确使用各种器械,帮助他们调理身体……这是铜花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日常写照,也是新下陆街道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新下陆街道60岁以上人口2.4万余人,占辖区总人口32.4%,老龄化程度严重,养老服务需求尤为突出。近年来,该街道先后投入运营1个街道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个养老驿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休闲娱乐、老年饭桌、助餐助浴、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多元化养老服务。
今年,该街道抢抓发展机遇和政策窗口,主动谋划并陆续开工建设1个街道养老综合体,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及5个养老驿站,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功能完善、覆盖新老下陆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有效补齐了辖区养老事业短板,大力解决了养老服务难题。
“公建民营”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
8月底,新下陆街道组织区民政局、街道班子成员、社会事务办、涉及社区负责人、部分居民代表参加西花苑社区和团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第三方运营商遴选会议。
为更好满足群众养老服务需求,从项目的设计、图审、遴选运营方到施工、设备采购等各环节,该街道结合各社区实际做好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广泛征求群众和有资质的运营方的意见建议,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让群众从“观众”到“主角”,“旁观者”到“参与者”,确保了项目的功能布局、配套设备设施等有利于居民实用、运营方运行、街道社区管理,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为破解传统社区养老的管理运营瓶颈,今年来,新下陆街道先后赴武汉、成都、苏州等地学习经验做法,并在黄石地区率先探索养老服务项目“公建民营”改革,结合街道实际制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试行办法,由政府出资建设社区养老场所,引入社会力量运营,为老人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养老、照护、康复等一站式服务。
“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中心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通过政府的政策倾斜,既让运营方有更多精力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又能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时间银行”让志愿服务通存通兑
今年54岁的王毅住在西花苑社区南村小区。据他介绍,南村小区大多是有色金属的退休职工,很多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旁,生活中遇到困难都不知道该找谁。目睹这一现象,热心的王毅经常帮这些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今年年初,社区筹备“养老时间银行”,王毅主动报名,并号召成立近60人的西花苑社区为老志愿服务队。他们将自己的爱心服务奉献给需要帮助的高龄老人,真正做到“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
为了让“养老时间银行”长期运行,8月初,新下陆街道向志愿者发布平台微信小程序或APP,完成志愿者的登录、认证、发布信息、记录时长等各项操作。搭建“时间银行”平台,街道每年向困难老年人赠予100个时间币,受助老年人在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的协助下,登录信息管理平台完成身份认证,经审核后,就可以发布养老服务需求。手机APP和线上服务管理系统记录登记志愿服务及“时间银行”积分,保障志愿服务时间能够得到长期可靠的记录管理,也为参与者用服务积分兑换服务、捐赠、储蓄及评先评优提供了更多选择,为未来的通存通兑奠定了基础。(黄石日报 汪涛 通讯员 吴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