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环画讲好宜昌“山乡巨变”

A-   A+
发表时间:2022-08-17 09:43    来源:宜昌文明网

五峰楠木河村“新六尺巷故事”成艺术样本

连环画《新六尺巷故事》现场图

  用文艺拥抱新时代,以故事书写新山乡。记者近日在宜昌五峰楠木河村看到,该村以在村头展示新创连环画的形式,讲述发生在村民之间的“新六尺巷故事”,被专家认为是用文艺讲好宜昌“山乡巨变”的得意之笔。

  清朝时,安徽桐城“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故事,让礼让之美德广为传播。故事说的是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告到了县衙门。因为张吴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寥寥数语,寓意深长。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张英以他谦逊宽容、秉礼处世的家教家风,为世人称颂,给今人启示。而发生在偏远山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楠木河村的“新六尺巷故事”也令人回味:2013年,村民胡义杨在自家田里栽了60棵板栗树,因为临界,总有几棵枝干“不老实”地伸向界外影响过道通行。为此,胡义杨和山林田界相邻的村民汪应峰商量,以路边“一丈五尺”为界清理草木,但汪应峰在清理时却因失误,多砍去了胡义杨家3棵板栗树。一家觉得自己受到了经济损失,一家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互不相让,“梁子”一结就是6年。

 

连环画选页 

  转眼到了2019年,楠木河村为乡村长远发展,全村上下紧锣密鼓实施农网改造,架电杆、铺电线,项目又要砍去两家山林里部分树木。本来是利民兴村的大好事,但在进行实地踏勘、量地划界时,两家旧事重提,顶起牛劲,都放出“狠”话,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眼看就要耽误工期,施工队心急如燎。解决矛盾刻不容缓,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立即组成调解专班齐齐上阵,最终,两家农户表示为了长久和睦,各让出六丈即20米作为“友谊公地”,并郑重地签名为诺。村支部书记伍学林告诉记者,楠木河村这一现代版“六尺巷”的故事已不胫而走,被“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关注。

  今年,楠木河村在市司法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村中各大显著位置打造“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文化景观带,以此助推该村成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而发生在该村的“新六尺巷故事”是一个绝佳的样本。经过一番策划,负责该村文化景观带打造的墨池书院文化传播公司决定以连环画的形式将这一故事形象呈现,随后制作成展板,并于近日将之树立在村头,让村民朝夕晤对,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用连环画这一形式讲述楠木河村的村风故事,既直观易懂,又栩栩如生,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涂新洪介绍说。记者现场看到,沿楠木河村入口至村产业基地,他们已在移民安置区、村委会、林药蜂产业基地三个片区集中打造法治文化景观,并在公路沿线农舍墙面、公路交会处和重要节点适当点缀,三点成线,点面结合,在不破坏原生态环境基础上形成楠木河村特色文化景观带。(三峡晚报 记者冯汉斌 实习生万宇骁)

责任编辑:乔 奇 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