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应城市委宣传部成功主办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通过PPT路演,评委现场打分,13个优秀项目获奖。
2019年9月,应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按照“五有”标准,建立了17个处镇文明实践所,293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全市注册志愿者82268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472个,总服务时长218990小时。
应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中孵化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擦亮了服务品牌,书写了新时代雷锋故事。
“七彩课堂 益路童行”
2019年,应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针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教育,导致缺乏安全意识和学习兴趣等一系列问题,发起并建立3个儿童服务站,围绕假期托管常规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启蒙益智特色活动、关爱老人公益活动等专门设置课程,陪伴孩子欢度周末和假期,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投身公益的热情。参与该项目志愿者160余名,累计服务2400余名留守儿童,服务总时长超7000小时。该项目获得民政部、省委宣传部等各级领导的认可,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评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被湖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民政厅评为“湖北省示范儿童之家”称号。
“小水花 大能量”
田店镇是应城母亲河——大富水流入富水河境内第一站,该镇依托水资源优势建成蒲源龙滩、古砦遗风、水文化展览馆等8处景观,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小水花”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水灵”、“雪芙”、“晨曦”三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分别围绕推广非遗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组织文体活动展开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120次,服务1.6万余人次。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富水北流 孝德相传”
应城城北韩湾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先前村里的留守老人面临三餐难以保障、病痛无人照看的困境。
为传承当地千百年来孝亲敬老传统美德,韩湾村“两委”向在外“四有”人士筹措款项物资,于2019年7月创建了孝感市内首个“幸福食堂”。
自创办以来,韩湾村幸福食堂宛若绕村北流大富水,给村里带来祥和与生机。幸福食堂现有36位老人就餐,14位老人住宿,完全解决了特困供养和留守老人食宿问题。
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文明实践中心协调,邀请文艺志愿服务队定期到村里文艺演出,丰富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幸福食堂”项目获得省民政厅发文推广,周边乡镇纷纷前来“取经”。
“携手青春 益暖蒲城”
未婚青年、留守儿童,这两者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共青团应城市委员会却通过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将青年婚恋联谊和关爱儿童活动相融合,青年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组建了温馨“小家”,展现别具一格的服务风采!项目成功吸纳360余名优秀青年加入,主要为孩子们提供关爱陪伴、法治教育、徒步采风等志愿活动,累计服务210名贫困留守儿童。今年4月,入选团省委、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公益募捐项目,获5万元“希望工程1+1”助学金,对应城市5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定点资助。
“情暖童心 蒲税相伴”
富水河畔,活跃着一群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的志愿者团队——“蒲税爱心妈妈”。作为国家税务总局应城市税务局的女性干部职工,她们常年通过心理疏导、学习指导、互动游戏、赠送学习生活用品等方式,帮助贫困留守儿童,让孩子们感受母爱温暖。“蒲税爱心妈妈”们还建立了精准的留守儿童台账,每个志愿者都展开了包保结对帮扶。至今已开展50余场活动,服务儿童500余名。通过省市媒体宣传报道,“蒲税爱心妈妈”事迹已家喻户晓。
“恤病就医 为老服务 健康宣教”
应城市人民医院年门诊诊疗60万余人次,老龄化占据20%,现在医院里所有的东西都趋于智能化,很多设备老人并不会操作无法单独就诊,最基本的挂号取结果对于老人来说都较为繁琐。
2017年5月,应城市人民医院组建了“恤病就医 为老服务 健康宣教”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就医陪诊志愿服务活动。
该项目由志愿者陪同、引导特殊病患就诊咨询(规划)、预约挂号、取号签到、就医导诊、医患沟通、医嘱提醒、取送结果等。服务对象从最初的老人、孕妇等行动不便人士,向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人群扩展。项目志愿者参与服务4890人次,累计服务19563小时,服务患者40万余人次,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23余次,表彰“最美、十佳、优秀志愿者”123人次。(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文治国、鲁莎、陈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