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启动以来,丹江口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着力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引领群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高位推动,一张蓝图布新局
坚持高谋划、强阵地。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10亩,总建筑面积3.75万余平米,总投资近5亿元,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丹江口市文体项目最大的单笔投入。中心建设秉承“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理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中心、融媒体中心整体规划、融合建设。
坚持高站位、绘蓝图。深刻把握文明实践内在要求,构建“一核、两维、三制、四阵、八大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一核”,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两维”,即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三制”,即工作调度推进制度、运行服务四单制度、干部考核积分制度;“四阵”,即理论传播、基层文化、文明促进、社会公益四大矩阵;“八大行动”,即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文明善治、公益便民、清源护水、护苗关爱、网络清朗、项目孵化等主题特色活动。
坚持四纳入、严考核。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年度效能考核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纳入乡村振兴建设考评内容,压紧压实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责任。
坚持强队伍、齐功能。成立了丹江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为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合理布局阵地功能,结合文化馆、图书馆等阵地资源规划布局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厅五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厅、理论宣教室、科普宣传室、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按标准全部建设到位。
多重驱动,三项机制激活力
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工作运行推进机制,促进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定期调度推进机制。年度下发书记清单和项目清单,每月下发工作清单,明晰工作任务,实行周督办、月调度、季通报排名、半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工作推进。
运行服务四单机制。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志愿汇)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四单”工作制度,要求市直部门每年至少发布活动6次以上、镇(街道、处、区)每月发布3次以上,村(社区)每月发布4次以上,志愿者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6次以上。
干部积分管理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全市党员干部绩效考核积分制内容,考核结果计入镇(街道)、市直单位负责人、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积分,与干部提拔、晋升及奖金津贴等挂钩,对处于末位的实行全市大会检讨、召回管理等。
全员发动,N支队伍齐发力
坚持群众主体,实行全民动员,全员发动,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志愿服务队伍。
聚合行业力量,强壮8支队伍,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136个、分队519个。聚合网络力量,注册志愿服务队786支,实名注册志愿者5.9余万人。聚合专业力量,组建20余支专业志愿队伍。聚合项目力量,形成“创文先锋”“蓝天碧水卫士”“志愿护学”、疫情防控等9支市级重点项目志愿服务队。聚合榜样力量,培育了蔡明镜工作室、均州大姐等志愿服务队伍。
抓实日常管理,出台志愿服务招募注册、培训管理、工作记录、项目管理等系列制度。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实现全市“一盘棋”,创新考核促进,按照可量化、可督查、可考核原则,将志愿服务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志愿服务支持率、满意度”等纳入文明建设季度、年度考核,纳入系列创建内容。
落实好经费保障,将志愿服务必要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落实好嘉许奖励,定期评定星级志愿者,并每年拿出5万元专项经费兑现志愿者“以服务积分换爱心商品”等回馈激励。落实好典型选树,累计产生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0人(个),以及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000余人(个)。 (十堰晚报 通讯员 张进军 黄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