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148个“希望家园”带来了什么?

A-   A+
发表时间:2022-07-18 17:13    来源:湖北文明网

  眼下正值暑期,孩子们的安全、学习情况牵动着众人的心。

  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暑假?近年来,我市以党建带团建,以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为阵地,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安全自护、心理关爱等服务,打造“希望家园”公益项目,受到学生及家长的一致点赞。

  “希望家园”给孩子带来了什么?连日来,记者前往各县区进行了探访。

  安全知识记心间

  “夏天又来了,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小朋友们别往水边跑,预防溺水安全很重要,独自下水不可靠,别给家人添烦恼……”7月12日,从咸安区贺胜桥镇滨湖村党群服务中心里,不时传出阵阵悦耳的歌声。

  走进“希望家园”课堂,一群孩子正在老师的指挥下,跟着《防溺水》歌曲旋律,唱得十分投入。

  这首歌主要是告诉孩子们私自下水玩耍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原创作者是武汉音乐学院的支教志愿者徐山南。

  “暑假是溺水事故高发期,玩水又是孩子的天性。为了开展好安全教育,我决定创作一首歌曲,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让孩子把防溺水知识铭记于心。”徐山南说,他不仅实地了解贺胜桥镇附近水域的特点,还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团队意见,花了一个星期才完成创作。

  “不仅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记,旋律也很动听、感染力强,可以让孩子在歌声中得到警示教育。”咸安区贺胜桥镇团委副书记刘立行说,经过几天的学习,孩子每次齐唱《防溺水》时,都能完整唱出歌词,基本上做到了铭记于心。

  据悉,这是武汉音乐学院连续第五年选拔志愿者来此支教,12名师生分别在滨湖村和贺胜村参与,受到家长和孩子的热烈欢迎。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

  7月13日,在崇阳县天城镇鹿门铺村“希望家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讲授交通安全、自我防护、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该县东门小学506中队少先队员王锦儿说:“这节课让她了解到,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不要私自到水边嬉戏玩耍,游泳应该到正规泳池去,且要有家长陪伴。”

  拓宽视野长见识

  7月12日上午,嘉鱼县鱼岳镇樱花社区锦绣家园小区“希望家园”,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徐闵正在带领小区孩子们做科学小实验——神奇的紫甘蓝。

  “哇!好神奇!就像变魔术一样……”随着孩子们把切碎的紫甘蓝与不同液体混合,立刻产生了不同颜色,孩子不禁惊叹起来。

  徐闵最后告诉孩子,这是因为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遇到酸变成红色,遇到碱变成紫色。

  除了徐闵,住在锦绣家园小区的大学生志愿者也是一支重要的支教力量。

  樱花社区团支部提前在小区发放“招募令”,将在外地读书返家的11名大学生积极报名。他们发挥各自专业特色,在课业辅导、美育熏陶、兴趣启发、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方面,当起了社区小朋友的“课外老师”,。

  “既能让孩子学习知识,又能给家长减轻负担,这个托班办得太好了!”锦绣家园小区居民朱弟焕说,当天第一次带6岁的孙子前来参加希望家园托班,孩子说“明天还要来”。

  嘉鱼团县委书记袁江说,小区“希望家园”有效填补了部分儿童暑期无人监管的空白,帮助辖区留守老人或监护人有效解决了暑期监管难问题,让外出务工的家长安心工作,让孩子在暑假也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对父母与孩子而言,“希望家园”不仅是暑期“托班”,更是成长“方舟”。

  7月13,在赤壁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希望家园”,华中师范大学追光实践队的志愿者创新开展音乐互动心理课,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把身体当作打击乐器来演奏,受到孩子的热烈欢迎。

  大学生志愿者楼雨诺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放松身体,在身体协调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舒缓。”

  传统文化润心灵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7月12日下午,在通城县隽水镇旭红社区,武昌理工学院知行书苑支教队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带领社区留守儿童诵读屈原名篇《橘颂》,感悟屈原魅力,传承优秀文化。

  “橘树生于南国,就像我们生在中国一样。我们要像橘树一样扎根故土,为国家富强奉献自己,这是当代湖北人和全体中国人该有的美德……”大学生志愿者刘子珍说,他们着重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经典知识,就是想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荆楚大地,以优秀经典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我喜欢屈原,因为他很爱自己的家乡……”“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做国家栋梁……”孩子们在文学经典中浸润,培养出炽热的家乡情感。

  隽水镇旭红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金火说,社区“希望家园”公益项目主要服务于辖区留守儿童,通过开展国学课程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孩子接受更多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民族气节的自豪感,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城团县委书记陶岳锋表示,他们将继续整合资源,把“希望家园”作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平台,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今年以来,团市委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针对城乡儿童校外安全问题,开展“护苗”行动,加强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学生、青年教师等群体中招募志愿者的力度,依托基层“青年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大力推进暑期“希望家园”建设,不断扩大受众面。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希望家园”148个,参与志愿者达761人,5300余名儿童受益。(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镇强)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