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弘扬屈原文化 打造“一标三地”

A-   A+
发表时间:2022-05-30 10:51    来源:湖北文明网

  5月17日晚,随着《还是〈橘颂〉》伴奏曲响起,宜昌西陵区绿萝路小学40多名学生与合唱队员们一起,用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将屈原的爱国、高洁、求索的一生娓娓道来。

  这场精彩演出,将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端午节》节目中播出。

  用创新演绎,照亮经典魅力,是宜昌与时俱进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的一个缩影。

  作为屈原故里的宜昌,如何让屈原成为永恒的文化地标?宜昌这座滨江之城又和屈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行走宜昌城乡,记者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浓厚而热烈的屈原文化传承氛围。流淌于宜昌人血脉中的屈原文化,已成为文明之城宜昌的精神魂魄。

  高位推动 文明城市打造硬核支撑

  元宵节焰火晚会上,400架无人机拼成“屈原”巨幅画像,向海内外发出世界旅游名城“诗与远方”的盛情邀请,434万网民在线为屈原打call。

  为期22天的新春灯会上,“龙情粽意”“屈子问天”“九歌风华”等以屈原为布景主题的灯组璀璨亮相,吸引数万市民前往观赏。

  2022年的春节假期,屈原文化大放异彩,成为宜昌最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

  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宜昌市委明确提出,“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

  聚焦这一目标,一系列“硬核”举措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

  ——去年8月,经过反复调研比选,宜昌决定在紧临长江的磨基山片区建设屈原文化公园,集合了屈原文化研究、传播、教育、展示、论坛等多项功能。  

  ——去年12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宜昌合作共建的屈原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以屈原文化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为主攻方向。至此,宜昌有了权威阐释的“主心骨”。

  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掀起一场传承与发展屈原文化的浪潮。

  ——市住建局、市交旅集团通过游轮光影投射,在三江河道间演绎屈原九歌故事,让屈原文化成为宜昌亮丽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品牌。

  ——秭归县打造屈大夫、橙小秭、舟小龙、粽小归等文创IP形象,在柑橘、茶叶等农特产品包装上使用统一规范的屈原文化IP符号,让全国人民近距离了解屈原文化发展成果。

  一次次关于屈原文化的生动实践,诠释着宜昌的文化担当。

  创新传播 传统文化彰显时代魅力

  “中华儿女,初心不忘。河清海晏,惠风和畅……”随着《颂屈原文》的深情诵读,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屈氏后裔和当地民众,集聚长江之滨秭归屈原祠广场共祭屈原。

  这是2021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活动现场的盛况。

  借助端午文化活动弘扬屈原文化,早已成为宜昌特色。

  2009年,由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习俗共同组成的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8月起,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国家保留的节庆活动项目在宜昌长期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宜昌也在不断解锁传统文化更多的打开方式。

  2019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期间,秭归县屈原故里9478人一起包粽子,赋予了文化传承的现代内涵,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去年端午文化节期间,借助“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这一伟大事件,秭归县举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航天科普展,弘扬屈原求索精神。

  在宜昌盛行了2000多年的龙舟赛,也成为屈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创办并举行了六届的“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被国际龙舟联合会认定为固定赛事;“中国宜昌国际自然水域龙舟漂流大赛”,成为华中地区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性漂流赛事……临近端午,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宜昌。

  于6月2日开幕的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创新开展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屈原诗歌奖”评选、中国屈原学会年会、全球青少年屈原作品征集等文化活动,激活端午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注重传承 价值观念融入全新认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5月25日,在夷陵天问中学举行的屈原文化节“诵读屈原作品 讲述屈原故事”演讲中,学生陈九伊放情朗诵屈原的名篇《九章·橘颂》。

  时间回到3个月前,全市40万学生以“弘扬屈原文化 传承求索精神”为主题,同上新春第一课,展现着对屈原文化的尊崇。“他是很了不起的爱国诗人。”陈九伊说,从那一刻起,屈原已成为她的精神向导。

  在宜昌,屈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已成为常态。秭归县杨林桥镇初级中学举办“弘扬屈原精神,传承屈原文化”文艺汇演;秭归县九畹溪镇中小学组织开展“弘扬屈原文化,传承求索精神”系列主题活动……学生们在多样体验中学习和传承屈原文化,争做求索少年。

  “弘扬屈原文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需要把屈原文化融入城市肌理,把屈原文化当代化、大众化,尤其是生活化。”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

  漫步宜昌,处处可见镌刻着屈原文化的印迹。

  走过西陵区四新路棚改区,一幅以“屈原文化”为主题的墙体彩绘吸引着路人的目光。这幅长约80米的墙绘,用国画和书法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九章》《天问》等经典篇章。

  走进绿萝路小学内,求索铭、九章台、香草园等取自屈原作品的文化景观渗透校园每个角落,一步一景,一景一情,为育人赋能。

  在秭归县,更是随处可见因屈原而“生”的地名:屈原镇、屈原村、屈原广场……屈原文化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时代在变,文化赓续,经典永恒。屈原文化作为宜昌的重要文化标识,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城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间,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 谭强明)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