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在明媚的阳光下,相约走在嘉鱼的大街小巷,放眼处,绿树成荫、整洁有序……如此舒爽环境,彰显出一座中心城市的人文魅力。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下发文件,确定447个城市(区)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嘉鱼县成功入围,顺利拿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
从那以后,嘉鱼上下举全县之力,聚万民之心,倾心打造最干净、最漂亮、最文明、最具活力的一流县城。
捡烟头 换礼品
“小烟头”传递“大文明”
4月28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县创文办,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队,每个人都拎着一袋烟头,迫不及待地等着工作人员清点数量并兑换成文具盒、文化衫等礼品。
“每10个烟头兑换车载号码牌1个或环保购物袋1个,每20个烟头兑换便携餐具1套或笔筒1个,每50个烟头兑换精美文化衫一件。”县创文办工作人员王芳表示。王芳一直在兑换室值班,对市民积极参与烟头不落地活动感受颇深。
“每天都有市民主动联系咨询来参加活动,还有不少市民自觉组队,将捡拾的烟头送来兑换物品。”让王芳印象深刻的是,前些天,一位老师带着5名小学生送来了400个烟头。
王芳说,学校开展“我来捡烟头”主题班会,开启大手牵小手身教模式。有一些家长把捡拾烟头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晚上散步的时间带着孩子随手捡拾烟头,将此举变成了随手公益。
刚从创文办出来的李伏英兑换到了一件文化衫和一个笔筒,脸上乐开了花。“闲着也是闲着嘛。我刚才和孙子带来了100个烟头。”李伏英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烟头被我们捡光了,环境也变好了,不仅得到小礼品。还能以捡拾烟头为契机,教育引导小辈们共建美丽家园。
如今,城区路面狭小缝隙中的小小烟头也难觅踪迹。4月6日以来,有近万名市民通过烟头兑换了礼品。
兑烟头的人多,缘于捡烟头的人多。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弯腰捡烟头的身影。24日中午放学后,方家庄小学2年级学生刘宇豪又和往常一样,时不时地瞄向地面,寻找烟头。
“你看,这是我这些天捡到的成果。”刘宇豪说,他已经连续18天捡烟头了,今后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捡烟头说不上是什么大好事,但这件事肯定有益于社会。”刘宇豪的父亲对儿子的这个“爱好”,表示全力支持,“小小的举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市民们捡起的不只是地面上一个个脏兮兮的烟头,而是在帮大家捡起遗落在地的文明和良知。”县创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全国文明城市,人人都要参与。
零违停 路更宽
交通秩序大变样
连日来,细心的市民发现:交警拖车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从一开始的一天十多辆,减少到如今一天难得有一辆……
拖车情况的减少,意味着嘉鱼的交通,愈加文明。变化背后,离不开交警的劝导和市民遵纪守法意识的提高。
记者来到樱花路看到,行车道两侧的车辆都在规定的白色停车位内有序停放。人行道上,也专门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几位市民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按顺序整齐摆放在停车位之后再离开。“摩托车有地方可以停了,我觉得很好,整个马路变得顺畅了。”市民张阳宇说道。
樱花路位于新城区,餐饮比较集中,小区也有好几个,而且毗邻人民公园,因此车多人多。不少人为求方便,将私家车停在人行道上,而非机动车辆停在汽车停车位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强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辖区内乱停乱放行为。4月以来,县交警大队全警动员,每日坚持开展交通秩序严管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乱停乱放、闯红灯、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同时,对非机动车未戴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陋习进行严管。以作风转变促实干,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不断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记者随后走访城区其他主次干道发现——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的少了,非机动车越过白线的少了;路面执勤民警多了,小街巷的停车位多了;道路通行能力更好了,路口交通井然有序……
“通过整治,交通参与者的守法率大幅提升。”县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季度,我县开展各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82次,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857起。
筑民路 暖民心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4月28日,在人民大道施工现场,几辆大型工程机械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正在人行道上填土,并铺设路沿石,现场一片繁忙。
作为嘉鱼新城区一条主干道,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功能。随着城市品质和服务能级提升,对城市主干道的功能、形象以及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小修小补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人民大道的迫切需求。
改造,迫在眉睫。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改善城区市政道路状况,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经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拟建嘉鱼县城区市政道路改造品质提升工程一期项目。
改造提升人民大道(小新堤路-发展大道段)道路全长769米,被纳入进来。
杜军是人民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道路项目负责人,为了确保工程早日竣工,连日来他天天泡在工地,紧张的情绪一刻也没有缓解过,每次遇见他,都是手握电话忙碌不停。
但他说自己并不是工地上最累的人,“我们最多时有近百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大家都在为道路能早日竣工抢抓进度。”杜军说,目前已经完成300米的污水管、弱电、水管、煤气管施工,正在进行人行道硬化。
此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给两边门店带来损失不小,自道路改造开始施工以来,由于道路通行不畅,客户明显少了许多。虽然受到了损失,经营户却对人民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给予理解和支持。
一位经营户说,改造虽然有“阵痛”,但是改造后的变化也显而易见。环境变好后对于门店形象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据悉,同样被纳入到一期项目的还有发展大道(农业局-财政局)道路全长660米、迎宾大道(樱花南路-泰丰售楼部)道路全长870米以及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全长1123米。目前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此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拆除现道路两侧人行道、绿化及商铺前铺装,新建人行道及入户铺装并设置停车位;优化道路开口、转弯半径,改造及新增无障碍缘石坡道、小路口抬高,封闭设置不合理小路口;绿化修复、优化绿化景观;整治现状雨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对破损路面设施维修,铺装沥青路面;设置机动和非机动车道,重新施划交通标线、路灯安装管线工程等。
近年来,嘉鱼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努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克服各项难题,对重点工程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节点管控。高标准实施了城区街路提升改造工程。
解痛点 疏堵点
小区环境颜值高
4月28日,走进通湖小区,规范有序的停车位、错落有致的小花园、古朴典雅的凉亭、栩栩如生的文化墙尽收眼底。看着如今清爽、干净、优美的小区环境,很难想象,曾经的这里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破”小区。
“小区道路破损严重,经常坑洼积水,再加上污水管网常年堵塞,一到下雨天,就能实现在家‘听海哭的声音'。”在这里居住了30余年的居民陈昌梅深有感触。
通湖小区建于90年代,有8栋楼房150户居民。30多年过去了,小区也变得老旧,弊端日渐凸显:没有电梯,老人小孩上下楼极不方便;场地狭小,缺乏停车规划;路面破损,影响群众出行等问题,极大降低了业主的居住品质。
2020年,通湖小区纳入到嘉鱼首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的内容包括:小区内道路修缮、房屋公共区域修缮、养老扶幼服务设施改造、物业房屋修建、供排水管网以及电、气、绿化、照明、消防、监控、停车场等涉及居民日常生活设施建设。
“现在,咱们这里真正有了小区的感觉。”居民赵国云正在楼下场地打羽毛球。“通过改造,小区增设了门禁系统,合理规划了绿化及停车空间,修复了破损路面及污水管网,一切都不一样了。”
2020年以来,嘉鱼完成改造老旧小区24个,总投资9113万元,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绿化美化良好、管理科学有序。整个小区焕发出更多“青春”活力,充满“时尚”气质,惠及群众上万人。
“这与嘉鱼各部门联动,高要求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息息相关。”县住建局局长刘九洲说,嘉鱼县在高位推动、编制方案标准、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下足了“绣花”功夫,以一套套全方位的“组合拳”,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老旧小区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嘉鱼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作为基层治理的突破口。
去年,县城投公司筹措资金,探索国企托管小区物业模式,成立了惠铭物业有限公司,与城区9个社区签订了95个老旧小区托管协议,配足“两保一维”人员(保洁、保安、维保人员),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正在进行老旧改造,并即将进驻“红色物业”的老旧小区包括:老城建委小区、县中医院小区、世通后花园小区和文庙山小区。
文庙山小区居民陈嘉为说:“基础条件再好,但如果没有好的管理,感受也没有这样好。”在陈嘉为看来,老旧小区引进红色物业,是打开安全和幸福之门的钥匙。
“红色物业是小区的贴心管家。”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红色物业,“红”在于有党建引领,有了党组织这面大旗,物业管理企业就有了“灵魂”,当物业管理企业处处为居民着想的时候,居民的幸福指数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云上嘉鱼 全媒体记者 皮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