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院小区做了17年的物业工作,刘裕桥对这个院子充满了感情。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 史伟 摄
这些天,64岁的汉阳区洲头街道红建社区党员刘裕桥又在四处联系水管工,询问二院小区5号楼墙内水管漏水的维修情况。他放手二院小区物业工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是住在这里的老居民们遇到问题,还是会想到他。
居民们的这份信任缘自刘裕桥17年的坚守。在2021年初正阳物业正式托管洲头街道老旧社区之前,二院小区的物业工作,刘裕桥一个人承担了17年。
换灯泡、补水管、修铁门……他是小区“万能修理员”
2004年,刚刚下岗的刘裕桥从武昌搬到汉阳区洲头街道前进村居住。当时,二院小区还属于二院社区管辖,常住人口约240余户。小区建于20世纪六十年代,没有物业,居民有些急需处理的问题难以快速解决。
时任社区书记便找到以前就当过志愿者的刘裕桥,问他能不能代管一下二院小区的物业工作。刘裕桥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他把自己的手机号公示在二院小区的信息栏里,平时就坐在小区门口的值班室。
2007年的一天,坐在值班室的刘裕桥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呼喊。他连忙跑出去,发现是独居在2楼的刘婆婆站在窗口叫自己。刘婆婆想出门散步,房门却怎么也打不开。刘裕桥找来梯子搭在刘婆婆家窗口上爬进屋子。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她家的锁舌断了。刘裕桥找来工具,很快卸了锁开了门,又在屋里陪着刘婆婆,直到修锁师傅装上了新锁。
“后来,刘婆婆家里漏水的水阀、门口楼道的灯,都是找我修的。”刘裕桥说,“独居老人容易孤单,刘婆婆家只要有事,我就上门。”
作为红建社区“红小二”志愿队的一员,每周他还会带领几名志愿队员一起扫楼,排查公共区域。和刘裕桥共事18年的“红小二”志愿队员姚秀英说,换灯泡、补水管、修铁门都是他在弄,17年里,二院小区每栋楼他都修过,他就是个“万能修理员”。
解难题,保治安,他是居民的“定心丸”
会修东西就像刘裕桥的一块“金字招牌”,这让他在两年内认识了小区所有居民。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刘婆婆一样,遇到事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刘裕桥。
2009年,一名陌生男子敲开了张苾妫老人家的门,问她是不是把房子租出去过。张苾妫回复没有后,男子就在她家的铁门上放了一个信封离开了。张苾妫特别害怕,马上就给刘裕桥打了电话。很快,刘裕桥找来协警、小区保安、社区志愿者一起上了门。打开信封,他们发现里面是一张写着张苾妫老人家地址的催款单。
“张婆婆所在小区和鹦鹉大道旁的一个小区都叫洲头一村,很有可能是因为当初老旧小区门牌设置不规范导致了这场‘惊吓’。”他回忆道。2010年,武汉市开展集中清理门牌号工作,时任协警的刘裕桥主要负责起了该片区的门牌号重新编排工作。当年10月前,二院小区每栋楼都挂上了新门牌,类似情况也再没有出现过。
“现在想起这件事还是有点后怕!但是当时刘裕桥一来,我就安心了!”张苾妫老人说。
关注停车难,小区交出去责任继续背
2021年初,汉阳区区属物业公司正阳物业正式进驻、托管洲头街道13个老旧小区,二院小区也在托管之列。“一个人”的物业干了17年,刘裕桥说他可以放心地把二院小区“交付”出去了。
交接工作时刘裕桥就说,二院小区停车难的问题需要多关注。正阳物业开始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重新铺设规划小区内道路、停车位。小区改造过程中,刘裕桥每日都守在改造现场跟踪进度。红建社区工作人员说,改造难免临时占道影响出行,但居民一看到刘裕桥师傅在旁边,就愿意跟他聊天交流,改造进行得很顺利。
二院小区的错时停车、阶梯式收费管理服务模式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长江日报记者在二院小区看到,这里道路整洁,不见杂物,车辆也全部按序停放。正阳物业洲头街道项目经理刘小琴说,二院小区的环境在13个老旧小区里是数一数二的,“这里面有刘师傅的功劳”。
如今,刘裕桥已经不用再“时刻待命”,平时就在红建社区里或党群服务驿站值守。但二院小区需要帮忙时,刘裕桥仍会随叫随到。他的手机来电基本上都没有备注,刘裕桥说:“我不用备注,来电话我就接,有问题,我就去。”(长江日报 见习记者秦璟 通讯员余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