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志愿者与社区老人“结亲戚”,每月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蔡甸区志愿服务项目优秀案例路演大赛现场,宋忠桥与江苏援汉医疗队队员视频连线,兑现春季“约定”。
蔡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线上文艺讲堂开课。
蔡甸青年志愿者进社区下乡村,开展爱心支教。
蔡甸文艺志愿者送“舞”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
阳春三月,武汉市蔡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堂由文化志愿者讲授的线上文艺讲堂正在进行,镜面光雕画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盛焰手拿新近创作题为“美丽乡村”的作品,为网友们分享镜面光雕画艺术创作独特魅力。蔡甸城关一社区内,残疾人理发师宋忠桥拄着双拐指导学生为老人理发,他不仅义务为孤寡老人理发,还免费培训出2000多名学生。有44年党龄的社区老党员陈翠珍,凭着一台缝纫机,一盒五彩针线,义务缝补41年,居民称她“雷锋陈大姐”……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敬于气质,久于文明。蔡甸广场,开阔平坦、树木葱茏;城市街道,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居民小区,邻里和睦、互敬互爱……走进蔡甸区,处处可见清新的“文明元素”,到处流动着最美“志愿红”。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7.8万余人,注册志愿组织391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891个,全市学雷锋“四个一批”先进典型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学雷锋活动示范点”52个。
文明实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自全市“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蔡甸区依托全区3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统筹区域内志愿服务资源,开展“文明武汉我先行”“美丽武汉我塑造”“奋进武汉我奉献”“诚信武汉我践诺”“温暖武汉我推介”五大行动,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市民热爱武汉、建设武汉,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做文明使者、建美丽家园、促改革发展、扬诚信风尚、展城市形象,以文明实践绘就新时代英雄城市温暖底色。
一份倡议 全区接力 武汉以我为荣
“低碳环保绿色行,提前规划错峰行;各行其道不抢行,一盔一带常叮咛;送学车辆有序停,单排靠边顺向停……”“警校家”护安保畅志愿服务队成员、蔡甸区交通大队汉警快骑机动队中队长尹建生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网络视频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文明武汉我先行”。
“共筑诚信之基,共聚诚信之魂,共建诚信之城。诚信是你,诚信是我,共创文明武汉……”蔡甸区税务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徐曼曼接力倡议“诚信武汉我践诺”。
自全市“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后,蔡甸区发起“武汉以我为荣”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宣言活动,蔡甸区391个注册志愿组织以视频接力的方式,通过网络传播文明好声音,用嘹亮的誓言表达对城市的热爱,用实际行动宣言武汉以我为荣。
2017年9月,蔡甸区交通大队根据出行、道路、路网特点,在城关有交通压力的校园门前或学生集中上下车路段,组织协调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管理。车辆平均通行效率提升33%,家长接送孩子的平均时间由之前的10分钟减少到现在的5分钟,有效保障学生上下学“最后一百米”安全。
尹建生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及热心市民参与其中。大家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开开心心上学,安安全全回家,通过行动让这座美丽的城市“以我为荣”。
在蔡甸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预审台最左侧有一个特殊的窗口,窗口名叫“没办成事请找我”。蔡甸区税务局志愿者们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集聚诚信志愿服务正能量,通过报送运维、协调各科室、“掌上办”、工作人员的集体研究等各种工作方式,把纳税人没办成的事办成。窗口设立以来,纳税人好评率100%。
蔡甸区环保协会是全市首创的环保社会公益组织。该协会会员由最初的6人逐步发展到如今106人。该协会曾组织“知音环保行,骑车上北京”活动,5男3女8名志愿者,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3岁,以骑自行车的方式,沿107国道北上,单程历时19天,行程约1500公里,到达北京天安门和八达岭长城。沿途散发万余份环保宣传资料,征集万人长卷签名。他们用行动表达了“美丽武汉我塑造”。
长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们给空巢老人们带去子女般的关爱,缓解心中的寂寞情绪。他们是留守儿童亲密的大哥哥、大姐姐,为他们带去丰富的课余活动。这群年轻的大学生用青春的嗓音高呼“温暖武汉我推介”。
接力志愿精神,凝聚向上向善。活动启动以来,一场争做文明使者、塑文明家园、促改革发展、扬诚信风尚、展城市形象的行动迅速传递开来,全区7.8万名注册志愿者积极参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共建共享蔡甸美好生活。
雷锋精神 时代新人 激发基层活力
三月,雷锋,这个熟悉而温暖的名字,呼唤着蔡甸人骨子里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
“让我们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唱响。当地各行各业志愿者接力同唱一首歌,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
同一天, 玉贤街道开展“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干部走上街头、深入村湾开展捡拾村湾零落垃圾、引导群众正确投放、协助整理可回收物等各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在中法生态城,同济医院“同济颜—及人之老”服务队的博士研究生来到同济社区,与3户独居老人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往后,志愿者们将每月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务。在大集街道俞家垸村,蔡甸区舞蹈协会的10余名老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定期开展特色舞蹈培训、时模教学,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索河街道梅池村,蔡甸区供电公司青年员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延伸电力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走村入户逐一走访排查用电隐患,以“保姆式”服务保障春耕顺利开展。
蔡甸街跃进社区居民陈翠珍是一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义务缝补,一干就是41年,无论是邻居还是外来务工人员,衣服脱线、打褊,只要找到她帮忙,她从不推辞。陈翠珍缝补手艺好,还不计报酬,居民们都敬佩她。
她居住小区门前屋后有一条约100米的小路。陈翠珍主动清扫了23年。每天早晚,陈翠珍还会穿上红色小马甲,拿着“小喇叭”在附近的亲水平台义务宣传消防安全和疫情防控。一天3小时的步行宣传,她持续了多年。
在陈翠珍看来,雷锋精神需要学一辈子、干一辈子。
3月以来,蔡甸区11个街乡(开发区)、300多家文明单位利用线上线下形式,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群体,累计开展清洁家园、义务植树、便民利民、文明引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化服务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
与此同时,蔡甸区突出学雷锋活动的实践性,将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不仅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而且将活动推向常态化,变成自觉的“行动”。
群众想要 志愿能做 腾升城市温度
“这里有微心愿征集区,有什么需求可以留言,志愿者将尽快接单与您联系……”3月10日,蔡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在智慧蔡甸App正式上线。该平台具有“百姓点单、组织接单”等功能,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全流程“回单”服务模式,真正把“群众想要”和“志愿能做”相结合。
自2019年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蔡甸区不断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运行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云端”初步构建起中心统一指挥、所站收集信息、志愿服务队伍具体落实的志愿服务网络。
有了网络,志愿队伍力量从何而来?不久前,在蔡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线上文艺讲堂给出了答案。党员干部带头、文明单位先行、志愿组织助力,区文旅局所属的文化志愿服务队通过定期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日活动,为广大居民及文艺爱好者提供古筝、剪纸、美术创作等免费线上教学。
蔡甸区还通过完善结对共建和优质资源下沉服务机制,开展文明单位轮流值岗活动,建立文明实践主题日制度,从最基本的扶贫帮困、义诊送药、卫生环保、法律服务、科学普及,到参与乡风文明、基层治理、文化文艺服务、理论政策宣讲,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壮大,服务领域持续拓展。
为使志愿服务形式由随机转为精准化、便利化、常态化、品牌化,蔡甸区还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比拼。3月18日,2022年蔡甸区志愿服务项目优秀案例路演大赛(预赛)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大讲堂举行,首次通过路演的形式评选志愿服务优秀项目,28个项目团队参赛,涵盖爱国教育、理论宣讲、环境保护、关爱少年儿童、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等多个领域。
榜样力量 映照初心 绽放时代光芒
传递城市温度,体味人间温暖。
在蔡甸有一条只有一辆车、一名司机的公交线路。这条公交车线路从蔡甸区常禄大街福兴社区至奓山三羊村,途经12个村湾。2年间,车上多数时间只有零星的乘客,35岁的司机吴奇在这条看似冷清的公交线路上,方便着村民的出行,收获着简单的快乐。
“一把剪刀也可以剪出精彩人生,我会把志愿服务工作一直坚持下去。”宋忠桥是武汉蔡甸人,从小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残疾,自强的他想靠手艺自食其力,于是前往广东学习美发技术,最终代表中国征战世界美发大赛,获得前八强的好成绩。
他每天拄着拐杖义务为老人理发,还免费培训出2000多名学生。疫情防控期间,他为16支援汉医疗队共计2476人次理发。他为天津援汉医疗队的一个年轻女医护设计的发型,被在场医护人员亲切称为“战疫天使波波头”。
如今,在蔡甸越来越多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社会贤达等先进典型注册成为志愿者,壮大志愿者队伍。蔡甸区还结合全国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区建设,将乡村治理中的德治、法治、自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蔡甸模式”。
全国文明村炉房村将文明旅游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组建文明交通、环境卫生、森林防火、纠纷调解等8支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文明志愿服务。全国文明村星光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契机,引导村民制定13条村规民约,开展政策法律、先进文化、致富信息、文明习惯“四进农家”活动,每年评选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创业标兵和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提升村民文明素养。(长江日报、中共蔡甸区委文明办 撰文:杨虎 袁满 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