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生讲课(受访者供图)
3月8日下午,襄州区峪山镇,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怀着无限崇敬和悲痛的心情,自发地为李运生送行。
退休后的29年间,独臂老人李运生,义务培育6500多名中小学生,挽救迷途少年520多人,先后被授予“中国好人”“全国百名道德模范”“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先进工作者”“现代乡贤”等称号。2022年3月7日晚,李运生因病辞世,享年91岁。
社会各界人士
自发前往吊唁
3月8日下午,峪山镇峪山村一组,李运生家中。他带过的学生,来了。昔日同事、朋友,来了。和他志同道合、一起办辅导站的老同志们,来了。听说过他的事迹的群众,来了。
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门、老干部局、关工委、教育部门、残联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们,也来了。
大家排着队,戴着口罩,保持距离,依次、有序送别李运生老人。
“李老一生低调,淡泊名利、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身上的美德温暖了整个社会。他是全市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成武哽咽地说,对李老的辞世感到非常痛心,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作为一个老师,他可能最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我昨天刚完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答辩,下个月就要去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士后。我真的很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但还是来晚了。”曾在李运生的校外辅导站受助的学生梅成,收到噩耗赶回峪山镇为老师送行。他遗憾地说,要是没有李老师当年苦口婆心的劝导,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梅成从七岁开始到初中一直在李运生的辅导站学习。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比较贪玩,父母就把他送到李爷爷的辅导站。李爷爷人特别好,教育孩子很有一套,讲课也有趣。除书法和作文外,他最喜欢听李爷爷讲爱国故事。李爷爷也一直教育他们要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峪山镇中心学校学生韩香凝也来到了现场:“我听到李爷爷去世的消息,很伤心。我想跟他说:我会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像他一样正直、伟大、无私奉献的人。”
李运生逝世的消息传出后,襄阳汉水国学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翟瑞在朋友圈这样写道:“得知李爷爷去世的消息,我哭了。尽管与李爷爷从未谋面,但从小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他的故事,深受感动。大学毕业后,我也选择了从事教师工作,还和爱人在朱集创办了朱集乡村图书室,像李爷爷那样给孩子们开展周末免费辅导……”
据悉,翟瑞和爱人创办的朱集乡村图书室开展周末免费辅导、图书借阅、心理健康教育、寒暑假夏令营、绘本阅读、安全下乡、妈妈读书会和茶话会等活动。该图书室五年来一共募集图书5000册,服务超过20000人次,举办活动超过500场,服务了众多朱集留守儿童。
善心义举点亮希望
3月8日,阳光正好。院子里,由李运生亲手种下的樱花树,花朵绽放枝头。小院大门口还挂着“襄州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牌匾,院内三间门朝西小屋的西墙上,挂满了由团市委等单位授予的“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关爱留守儿童基地”“小学生校外辅导站”“校外法制小课堂”等十多块牌匾。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运生的事迹和品格早已深深烙刻在大家的心里。李运生不满19岁就走上讲台,是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第一批从教者。他早年因公失去了左臂和左眼。
上世纪90年代初,峪山镇冒出了不少游戏机室和网吧,一些孩子一放学就往游戏机室、网吧跑,成绩一落千丈,家长们忧心忡忡。
“只要环境净化了,他们就不会走上邪路。”退休的李运生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便把家里的堂屋腾出来,拿出全部积蓄,还卖掉了房前屋后准备做棺材的十余棵树,购置了桌椅和纸、砚等学习用品,在家里办起了校外辅导站,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习惯为主,并给孩子们上历史和德育课。
为把孩子们吸引到辅导站,李运生费尽心血,有时还亲自去网吧、游戏机室把孩子们拉出来,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乡邻和网吧经营者,但他丝毫不在意。
2008年以658分考取清华大学的樊俊勇,至今记得1999年至2005年“在李爷爷家的6年”。当年,留守在家的他根本不听爷爷奶奶的管教。一个雨天,李运生拿着新书包把他接到辅导站。在那里,他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做作业、下棋、打球。李爷爷还留他吃饭,给他买衣服,让他十分感动。
张义下肢瘫痪,小学一年级起也到辅导站学习。李运生发动当时全站的18个孩子,成立帮扶小组,轮流背他上学、放学,持续了6年。他上中学前,李爷爷还筹款帮他买了轮椅。
周一至周五没课时,李运生还带着干粮,走遍峪山镇及周边几个乡镇,收集各地革命斗争和英烈故事,编写成红色教材。据悉,他共撰写文章500多篇,达12万字。
创办辅导站,李运生从未收过孩子们一分钱。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几乎全都用在购买图书和学习资料上。二十多年下来,他们为辅导站补贴费用9万多元,先后培育6500多名学生,有450多人考上名牌大学。
李运生把一生心血倾注于下一代,这支“乡村红烛”,为农村留守孩子燃起了希望之光。
一位“好人”
带动一群“好人”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慈竹有影晚松留青”……李运生家的小院内摆满了花圈,一副副挽联无声地诉说着社会各界对李老的哀思和崇敬,也彰显着这位“中国好人”对身边人的巨大影响。
榜样示范,一花引来百花开。当地信用社退休职工崔顺良,腾出家中的两间房办起了峪山镇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为孩子们教授中华孝道、廉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河村退休干部王永必(已去世,由许正国续办)在家里办起了辅导站,开展腰鼓、唢呐等器乐辅导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李运生老人的带动下,峪山镇已有90多名“五老”志愿者相继办起了10个校外辅导站。
不仅仅是办辅导站,李运生还带动了一大批老同志奉献余热,利用特长和资源,关心下一代。峪山镇棉花采购站退休职工杜明珠,自幼喜欢文艺表演,退休后,他申请担任峪山镇休干支部“五老”说唱团团长,用特长给大家带去欢乐;硕士刘比一回乡兴办家庭标准化养羊场,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时,峪山镇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周维和老人四处协调借资,帮其解决了燃眉之急……
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弘扬文明新风,还是宣传防溺水、防诈骗工作……有需要的地方,总活跃着这些银发老人的身姿。
2020年,由这些老人组成的峪山镇离退休干部支部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21年2月,峪山镇离退休干部支部第一党支部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李运生卧病在床的三年多里,最牵挂的还是孩子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只要看见孩子他就流泪。
“他自己病了,不能再教导孩子们,看见孩子们心里就难过。如今他去世了,把他未竟的事业完成,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李运生去世后,80岁的周维和主动要求接手他那已停办三年多的辅导站。周维和说:“这是一面旗帜,不能倒!”
最好的教育是传承。李运生的精神,深深植根年轻人的心中。梅成说:“自小接受李爷爷爱国主义教育的我,一直爱着我的祖国。我觉得自己的知识目前有所不足,所以决定先去美国继续深造几年,以后还是会回国,计划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为祖国发展和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全媒体记者 王世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