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作为市级主会场,组织学生们统一收看“2022宜昌新春第一课”。 全媒首席记者汪蕾 摄
每年春季开学第一天,宜昌全体中小学生都会收到一份开学大礼包——由宜昌市教育局、市委文明办、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宜昌市新春第一课”,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也是全国首创。2月16日上午,“2022年宜昌市新春第一课”又与全市40万中小学生见面,记者在市级主会场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进行了采访。
一支由宜昌人文艺术高中创编的舞蹈《橘颂》,拉开了“新春第一课”的序幕。整堂课共分为橘颂、求索、天问三个篇章,课堂内容跨越2000多年。课堂设计紧凑、丰富,以模拟课堂、远程连线、古今对话、文艺表演、邀请嘉宾到场等方式,让学生们对“屈原”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传承”的讲述中,秭归籍烈士夏明翰、多名宜昌籍战斗员、“大国重器守门人”李然和宜昌“桥梁专家”周昌栋的真实故事,更是让学生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宜昌人,用自己的热血和实干,传承屈原精神。李然和周昌栋还亲临“课堂”,给学生们送出了新学期的寄语。
在收看完新春第一课后,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学生们感触很深。该校2107班学生胡修齐和颜雪怡说:“屈原精神在以往的认知中,是爱国精神,但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屈原精神还有实干精神、奉献精神和探索精神,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脚踏实地学习,落实实干精神,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少学生还表示,他们会利用课后的时间,通过上网和读书,了解课堂上这些家乡人更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传承。
为进一步传承好、发展好屈原文化,让宜昌青少年深刻理解好屈原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上下求索的实干精神、洁身自好的清白节操,宜昌市教育局、市委文明办、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2022年宜昌市新春第一课”,将屈原文化融入教育的各环节和各领域,努力让屈原文化成为宜昌靓丽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品牌。
除了主会场外,点军区、西陵区的多所中小学都组织学生同步收看了“新春第一课”。今年,宜昌将大力弘扬“屈原文化”,宜昌市教育局要求,收看完后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心得交流分享、社会实践等后续活动,将屈原文化植根到学生头脑,引发共鸣,坚定信念。(三峡晚报 全媒首席记者汪蕾 通讯员刘曾双 龚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