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清正廉洁、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年来,襄州区聚焦群众期盼,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自觉从党史中汲取营养,涤荡灵魂,用“清风劲吹”助推襄州绿色崛起。
用活“清醒剂” 砥砺初心使命
百年党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常学常思、活学活用,从中汲取营养,砥砺为民服务的情怀。
追寻红色足迹。区“四大家”领导先后到襄阳革命烈士陵园、黄龙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5期大讲堂,开展4次专题学习,举办2期专题读书班,追寻红色足迹,砥砺初心使命。各单位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全区21处红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各学校也纷纷开展“清廉文化进校园”活动,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清廉教育体系。
传承优良家风。党员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该区在伙牌镇湾子村建设的家风展陈馆成为干部群众进行廉政教育新的打卡地。在家风馆里参观学习、驻足静思、交流讨论,表示要做好表率,严格家风家教。
创作廉政作品。该区以微作品“小载体”传播廉洁“大文化”。精心创作了话剧《亲妈》、小品《清廉之风进家门》、快板《廉政新风吹大地》等8个原创廉政文艺节目,制作廉政微视频30余个,征集廉政主题作品200余件。同时,开展“送廉下乡”活动,组建百姓宣讲团、文艺工作队等“两团多队”深入13个镇(街)406个村(社区)进行巡演,确保廉政宣教全覆盖。
常念“紧箍咒” 压实主体责任
大力开展“清廉襄州”建设,激浊扬清,弘扬正气,由人到事,由点到面,全面铺开,一体推进。
用好“关键人”。选好“关键人”。把换届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严肃换届纪律,紧盯“关键少数”,畅通举报渠道,经过严格选拔,一批素质高、业务强、年轻化、善担当的干部走上关键岗位。整个换届工作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管好“关键人”。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要求,管好“关键人”,推动“清廉襄州”建设走深走实,以如山的定力树牢廉政之风,以如鼎的担当抓实廉政之本,以如铁的纪律履行廉政之责,切实做到强责任、转作风、提效能。警醒“关键人”。以身边案例为原型,编撰《全区党员干部酒驾醉驾典型案例警示录》,拍摄《底线失守的代价》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制定“施工图”。出台《清廉襄州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清廉创建工作量化评分细则》等文件,将清廉创建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绩效考评、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为415名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编印履职工作手册,明确2类监督对象、5项工作职责和8项工作任务,方便照单履职。按照“一个权力事项、一套工作流程、一张操作图表”,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明确工程建设等5大类23项基层小微权力的工作流程、权力边界、风险等级等,让履职更放心。
建好“示范点”。精准施策,以点带面,推动“清廉襄州”建设深入开展。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以及权力集中、投资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行业和领域中,选取33个单位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点面结合,一体推进。
劲吹“清廉风” 助推绿色崛起
全区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创业绩、清廉为民强服务,清廉之风吹遍每个角落。
“清风劲吹”为襄州教育注入源头活水。区教育系统召开警示教育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会,强化作风建设,育“清朗行风”;强化阵地建设,育“清正校风”;强化队伍建设,育“清净师风”;强化五育并举,育“清新学风”。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清廉村居”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干群和合”为抓手,坚持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创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十进十建”活动,将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有机统一,推动全区406个村(社区)打造“一村一品”,让廉洁清风吹遍每个角落。
“清廉国企”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创新载体,推行“学习促廉”“以案警廉”“制度立廉”,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正本清源,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编制了《2021年重点监督内容口袋书》,让监督成为常态,让自律成为习惯。推动以案促改向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基层班组延伸,构建“小微权力”360°监督体系,激活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
“清廉政法”教育整顿持续推进。全面加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做到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专门抓,着力打造清廉政法队伍。(襄阳日报 通讯员 秦志清 全媒体记者 张雪飞 王世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