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竹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官渡镇蒲溪村,帮助敦江猕猴桃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猕猴桃套袋。该局通过开展“八个一”活动,使结对共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乡村振兴。图/朱本双 陈伟
在湖北十堰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穿“红马甲”,或在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或在小区认真清理卫生死角,或在入户开展政策法规宣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近年来,尤其是十堰市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以来,全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近71万注册志愿者、4000个志愿服务组织,正为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创文志愿者向居民发放、讲解创文知识。图/刘旻
近71万注册志愿者,活跃度全省第一
凡人善举凝大爱,十堰大地沐新风。
“谢谢你们,虽然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你们是好人。”12月5日清晨,正在城区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罗娟接过义工递上的早餐,满怀感激地说。
2019年4月起,张湾区温暖365义工协会的义工们,通过募捐、义卖报纸等方式筹集资金,购买包子、馒头、豆浆等,坚持一月两次为城区环卫工人送早餐,用善举温暖他们的心。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稍等;您好,我是志愿者,我扶您过……”在三堰澳门街,附近市民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少数民族同胞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他叫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是新疆和田人,20岁起随父亲在十堰路边摆摊烤羊肉串。2016年5月,在十堰城管、民宗等部门的帮扶下,他收起路边摊,正式入店经营。生意越做越好的他一直心怀感恩,连续数年献爱心,捐赠款物超20余万元。这两年,他经常与新疆老乡一起在路口引导行人文明过马路,成为十堰“网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是十堰众多志愿者的一个缩影。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文明劝导……近两年来,雷锋精神在十堰不断发扬,“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十堰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志愿汇”数据显示,目前,十堰注册志愿者人数近71万人。无论是数量还是开展志愿服务的活跃度,十堰在整个湖北省均位居第一。温暖365义工协会、“俏大姐”文明劝导队、“万家红”志愿服务队、山盟救援志愿服务队等众多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以平凡的实践,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志愿红”成为十堰又一张靓丽名片。
2021年8月13日,十堰日报社志愿者深入张湾区汉江路街道七里社区神定澜湾小区,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及疫情防控宣传活动。图/王艳菊
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志愿服务有了法治保障
走进茅箭区武当路街办三桥社区,每家商户门口都有一个公示牌,标明志愿服务内容:“为65岁以上老人送货上门”“每周一,社区居民理发打六折”……社区志愿服务站里,居民“心愿树”上的微心愿,总有志愿者来认领。
据悉,这是十堰着力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的一个缩影,即建成区内每公里都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有志愿服务队伍、有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
今年以来,十堰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紧抓实,全市建成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1个实践所、1942个实践站,3761个实践点,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8+N”志愿服务组织3986个,常态化宣传党的政策、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统筹融合“党员干部双报到”“时间银行”养老互助志愿服务、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等系统,上线十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信息“全市一张网”。
此外,为鼓励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十堰出台《十堰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星级志愿者可享受包括评优评选、创业就医等方面30条激励嘉许政策;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增强志愿服务组织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我们深信,未来,近71万名十堰志愿者会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名义,让十堰大地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新风,凝聚起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强大精神力量。(十堰日报记者 纪枫波 特约记者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