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老师,编篮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编篮子,竹材准备要充分,脑中要有‘草稿’,过程一定要精细。”
11月17日,来自竹溪县实验小学西关校区的3名老师正在向坐在轮椅上的甘成银请教竹制品编制技法。
面对“学生”的虚心求教,甘成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家喜欢传统手艺,我打心底里高兴。作为一名高位截瘫残疾人,能为传承竹编技艺、提高学校师生的动手能力尽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
谈起甘成银,当地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
甘成银家住竹溪县桃源乡瓦沧村三组,今年59岁。他1981年参军入伍,在部队表现出色,光荣入党,曾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获评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告别军营后,甘成银回到家乡,全身心照顾家庭,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命运跟甘成银开了一个大玩笑。1987年,一次严重的车祸造成他高位截瘫,从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要靠轮椅行走,对许多人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事实。但军人出身的甘成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自暴自弃,必须振作起来!
在竹溪县残联的支持鼓励下,甘成银努力学习鱼网、鱼篓、提篮、采茶篮等多种日常用品的编织方法,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练就了一双巧手。
“学竹编时双手被划过无数道口子,现在手上都是老茧;坐在轮椅上生活有很多不便,但我都能克服。”甘成银对记者说,他身体残疾了,但志气不能残疾。虽然政府在生活、创业方面给残疾人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他还是想自力更生,多为社会创造价值。
鱼网、鱼篓、提篮、采茶篮……甘成银编织的物品价格实惠、样式多、实用性强,附近几个乡镇村民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生活逐渐好起来的甘成银,没有忘记还处在困境中的残疾人朋友。2018年,甘成银参加十堰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生活重建培训班后,在市肢协、县残联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牵头在当地成立首个村级“希望之家”,并带领该村4名残疾人创办残疾人扶贫作坊。如今,坐在轮椅上的甘成银,年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
“下一步,我要丰富编织品种,扩大销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走上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道路。同时,我要对编织技艺进行研究整理,为学校编织课程贡献力量。”谈及未来,甘成银信心满怀。(十堰日报 记者纪枫波 通讯员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