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村民易从梅获提名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易从梅23年来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支撑起家人生的希望。
10月27日,远安“90后”外卖小哥庄绍聪,因为给患血液病的外地小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获“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这在全省尚属首例。鲜为人知的是,他已经坚持无偿献血长达七年。
在远安县鸣凤镇沮阳路上,有一面刚完工的手绘文化墙,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易从梅、罗必炎,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方宇翔等8位远安好人的故事被画在墙上,温暖了这座美丽的县城。
遍地开花的“远安好人”,只是远安“文明底色”的其中一抹。
今年1月,远安县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3月31日,远安县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宣布“将在未来三年里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力争在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7个多月来,远安全县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矢志不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市民解困事难事、办实事好事,让全县人民共享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对广大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在创城工作推进过程中一并谋划、优先解决。
如今,许多远安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市容更美观、环境更整洁、管理更规范、秩序更井然,城市面貌和市民风貌得到“双提升”,实实在在的促民生、惠民生举措,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不久前,记者来到远安,用笔墨和镜头聚焦这座美丽县城。
刷新城市颜值
提升居民幸福感
远安县鸣凤大道上有一个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小区”——工程处小区。这个位于城区中心区域的老旧小区,虽然生活便利,地理位置好,但不少居民们曾经“住不下去”,有的将房子出租,有的将房子转手卖出。如今,这个小区已成功“华丽转身”。
走进“蝶变”后的工程处小区,记者看到,雪白的外墙,平整的水泥场,宽阔洁净的沥青路,排布有序的停车位,居民们生活得十分惬意。解放社区党支部书记孙芳向记者道出了工程处小区的故事。
工程处小区建于1984年,当时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宿舍区。2003年前后,企业整体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小区渐渐疏于管理,各种基础设施日渐陈旧,小区空地上搭建了不少杂屋,各种电线、电缆如“蜘蛛网”密布……孙芳说,“过去10多年里,这个小区曾让社区工作人员非常头疼。”
2019年9月,在政府牵头下,小区开发单位、物业公司合力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随着今年远安县创城工作的推进,小区面貌更加焕然一新,小区便民设施更加完善,居民文明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如今工程处小区已成了县里的“网红小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远安县对照当前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针对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梳理明确2021-2023年创建周期内,整合资金10.96亿元,完成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社区阵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594个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着力实现全域共建、全域提升。
积分制赋能乡村“微治理”
城乡居民争当文明践行者
“尊老爱幼、和亲睦邻10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无杂乱堆放行为20分……”今年4月,远安鸣凤镇双利村推行“积分制”,将村民在参与农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并以“积分兑换超市”为载体,让积分“变现”,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推动乡村治理。
“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自己住得更舒服,还能得积分兑换奖品,真好!”远安县鸣凤镇双利村三组的毛祖金老人,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自家小院。该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华介绍,“积分制”包括房前屋后是否有垃圾、是否有杂物堆放等18方面内容,每月由村道德理事会成员和村组干部到村民家中检查考核、评分,检查考核排名结果将予以公示。
考核设定满分100分,每月两次总积分达到190分以上的户,可以在村委会兑换香皂、毛巾等日用品,每次检查得分都在95分以上的户,每年度奖励200元现金,并颁发“美丽庭院”荣誉证书。“开展‘村民积分制’管理的目的不是扣分,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农户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黄维华说。
记者从远安县创城办了解到,除了“村民积分制”,全县还坚持多措并举深化“三治融合”,不断完善城乡治理体系,推行“村规民约+道德理事会”治理模式,全覆盖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向上向善,争当文明践行者。
下一步,远安县将进一步着力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全面普及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等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教育引导,最大限度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更好帮助群众提升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全县处处有诗画
小桥流水,垂柳浮萍,一幢幢造型气派的特色农房,错落分布,家家户户门前花团锦簇,绿植环绕。走进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小区——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九子溪小区,让人有一种流连在自然景区的感觉。
其实,这个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小区,主要居民是北门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的农户。吊灯、拼花瓷砖、带卫生间的卧室、超大露台……这样的户型和室内设计,和很多大城市的别墅不相上下,村民们说,“从没想过自己会住上这样的房子”。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是创城工作重要内容之一。远安县以推进农房建设管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围绕“顺应年轻人、引导中年人、照顾老年人、吸引城里人”优化顶层设计,以“尊重自然,系统塑造乡村风貌,延续文脉,全面提高农房品质”为宗旨,从推广图集、制定标准、培育工匠、凝聚合力等四个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九子溪小区就是一次多方共赢的“有益探索”。
九子溪小区除选址、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有严格要求外,还在小区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坚持适度实用、品质宜居原则,配套建设居民活动广场、文化礼堂、服务中心、便捷超市等设施。同时,在产业发展上,依托三峡水乡旅游风景区,探索发展特色民宿产业,进一步提升农房价值。
如今,一个“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九子溪村正在逐渐显现。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激发爱心“大能量”
人人为创城,创城为人人,让志愿服务的“触角”深入全县各个“毛细血管”,是远安县“创城”的一大亮点。鸣凤镇双利村今年4月首创“点、派、评”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村民张勇金家有一间废弃羊棚紧靠村道,破败不堪。“这个羊棚确实不美观,我一直想拆掉,但确实很困难。”原来,张勇金因中风行动不便,没办法自己动手拆除羊棚,就到村里“志愿服务点”填写了需求。第二天下午,村志愿服务队20多名志愿者到他家帮忙拆了羊棚,还把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
这是该村实行“点、派、评”志愿服务模式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我们在村委会专门设了‘志愿服务点’,群众可以直接来‘点单’。”双利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华介绍,凡是个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或者是公共区域有问题需要解决,群众可以直接到“志愿服务点”反映需求,只要是通过志愿服务能解决的事项,就会派发给村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完成。参与活动的每名志愿者获得的相应积分,每季度汇总一次,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日常生活用品,对志愿服务等文明行为进行激励回馈,树立“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远安县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服务机制、互动渠道,定制APP完善线上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在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管理、评价奖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工作质效。(三峡晚报全媒首席记者汪蕾 通讯员李双骏 龙杰 刘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