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把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与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图为胡场镇蔡滩村新貌。 摄影 记者 晴霄
蓝天白云飘逸,田野遍地金黄,乡村美景如画,城镇干净整洁……
初秋时节,漫步仙桃城乡大地,水清岸绿,移步换景,处处公园。
“海一般的蓝、玉一样的绿”成为仙桃最美的“原色”与“底色”。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成为市民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仙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底色和高质量发展成色持续提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碧水蓝天、增进民生福祉。仙桃交出一份靓眼答卷。
铆定绿色发展方向
以环保“高门槛”挡住20多个污染项目
“再大、再有效益的项目,如果生态环境部门出具了否决意见,我们肯定不会要。”前不久,在市生态环境局的一次项目审查会上,一个投资数亿元的项目被亮“红牌”。
在项目前期考察阶段,市生态环境局就组织专班,跟踪考察,进行环保“预审”,专家论证,内部通不过,将这个项目拦在了门外。
如今,仙桃所有的招商引资项目环保关口全部前置,出去招商考察,会带上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涉及项目落地,首先征求生态环境部门的意见。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严格规划引领和产业带动,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引进的先决条件。近几年,全市共否决、劝阻选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项目20多个、投资约60亿元。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以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发展产业向绿的生态经济,建设满眼皆绿的生态城市,建设江汉平原绿色崛起示范区。
导向鲜明树旗帜,实干笃定勇前行。坚持绿色低碳,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中有3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77亿元,完成投资202亿元。截至目前,在建项目中,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共有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77.16亿元;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共有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125.55亿元,完成投资26.3亿元。
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审核,坚决不要带污的GDP。加强拟建“两高”项目产业、用地准入和能评、环评审查,严禁审批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严格“两高”项目节能审查,从源头把关严控“两高”项目。截至目前,我市无产能过剩行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新增产能项目。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无商量
车间内,崭新的机器设备正有条不紊运行;新建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内,工程师正对产品做检验……搬迁后的信达化工,修建新厂房,购置新设备,启用新生产线,转变发展理念,订单不断增多,销售额不断上升。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和汉江大保护的安排部署,该公司迅速启动搬迁改造。
“虽有不舍,但是绿色发展和汉江大保护是大事,没有价钱可讲,必须搬离,这也有利于公司长久发展。”信达化工副总经理张孝国说,公司投资近3000万元,新上环保设施设备、智能装备,还与院校合作,革新工艺,减少废气污水排放量,做到清洁生产。
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不折不扣加快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2018年以来,仙桃成立“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指挥部”,督促相关地方和企业严格对照关改搬转任务要求和时间表,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全市按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1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任务,其中关闭4家、改造2家、搬迁5家、转产3家,还有1家改造类企业正在组织改造验收。
“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仙桃上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科学高效推进。
——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探索出管网模式、微动力模式、大三格模式和小三格模式等4种厕改治污模式,累计改厕96094户,占省级下达任务数的117.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
——全域推进植绿造绿,“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23.76万亩、森林抚育2.1万亩、长江防护林2.4万亩、血防林1.1万亩,林木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得到优化,获得“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大力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市1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提标升级工作已全部完成,新改建雨污水管网约396.16公里,建设投资9.8亿元,日处理污水约3.1万吨。
——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投资20亿元,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含“一园五厂三基地”,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日处理生活垃圾近500吨,成为全省、全国同行业标杆示范工程,2021年获“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按照“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工作思路,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清扫、收集、中转、运输、处理”一体化体系,实现全市22个镇(办、场、园)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不打折不放松
“滴,滴,滴……”不久前,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墙壁上秸秆禁烧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发出警报,实时画面显示长埫口镇刘家垸林场窑台分场一组出现火点,火源具体地点、场景清晰可见。
工作人员立即通知相关镇前去处理。秸秆禁烧智能视频监控平台的启用,让秸秆焚烧“无处可藏”,第一时间得到监测、处置。
总投资600多万元建设的秸秆禁烧智能视频监控平台,监控面积96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近40%,可实时监测火点黑斑,并建立实时反馈处理机制,使秸秆禁烧高效落地。
呵护“仙桃蓝”,仙桃出好“连环腿”、打好“组合拳”。邀请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全市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开展源解析工作,为精准治气、科学治气提供依据。实施大气网格化管理,投入600万元建设20个空气自动微站,分析污染成因,进行精准管控。建设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平台,对抽检不合格机动车定期向社会公布。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对建筑工地、企业、重点时段机动车辆、酒店、餐饮等进行巡查,及时督促整改。
加快推进各大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落地落实,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五大工程,建立通顺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市主要河流建设13座水质自动监测微站。投入11亿元,综合整治城区黑臭水体、建设雨污分流工程,埋设、改造雨污管网375.8公里。
与蓝天、碧水保卫战同步开展的,还有净土保卫战。完成251个土壤样品、96个夏季农产品样品采样分析以及62家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督促15家土壤重点监控企业开展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消除土壤环境风险隐患。
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点不打折、一刻不放松。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涉及仙桃的37个问题已全部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我市共需整改的15个全省共性问题,已完成10个问题的整改销号。省环保督察共向我市反馈36个问题,已完成31个问题的整改销号。2019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我市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20年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已报省政府批准,仙桃严格按时限要求整改到位。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环保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融入内心
这是一次突击检查。市环境监察及环境监测人员来到沙湖镇一家公司,发现工厂正在生产,环境监察人员直奔生产车间,仔细排查,在北侧制水车间与围墙的夹缝中发现了一条直径为300MM的白色PVC管。这家公司通过隐蔽的三通接管将生产废水直接排入集镇管网。
鉴于该公司排放的废水pH值小于2,呈强酸性,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且排放数量较大,严重污染环境,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市生态环境局将这一案件移交市公安局。
最终,企业老板被刑事拘留,企业被处以罚款150万元,并支付环境修复费用40万元。
在新一轮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行动中,该公司因安全隐患等问题被勒令停产。这家公司目前正按环保要求有序拆除。
“在环保执法问题上我们只讲法律,不讲情面,重拳出击,碰硬较真,严管重罚,形成强有力的声势,坚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金俊华介绍,近三年来,立案调查环境违法案件186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87份,其中查封扣押24件、限产停产2件、移送拘留5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4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15人,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环保理念入耳入脑,融入内心。
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成立市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制全覆盖,全面落实市、镇、村三级河湖长1651人。按照水域与岸上统筹、源头管控与末端治理并举,河湖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河(湖)一策”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市级河道、湖泊划界确权工作已完成,河湖岸线应绿尽绿。
积极推进生态创建。累计创成6个省级生态镇、62个省级生态村,市级生态镇15个、市级生态村465个,绿色学校30所、绿色机关31个、绿色社区10个、绿色医院5家、绿色企业50家、绿色家庭10000户。去年12月,我市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验收。(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