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里,杨老师为郭子阳讲课。
“杨老师,节日快乐!”
“子阳同学,早上好。今天我们学习《对韵歌》。”
9月10日上午8点半,十堰市郧阳区梅铺镇草庙岭教学点,教师杨建明一边准备教具一边微笑着和学生郭子阳对话,眼里满是爱怜。
这是一个特殊的教学点,校园内仅有杨建明一名老师和两名学生。
杨建明今年60岁,土生土长的梅铺人。他从1980年开始担任村里的小学老师,如今已执教40多年。
除了一名几天前才来校报到的3岁幼儿,之前4年这里只有一名学生郭子阳。她今年9岁,因为脑瘫,智力低下、行走不便。几年前,郭子阳妈妈去世,爸爸身体不好,被村里纳入低保户后,她便一直跟奶奶相依为命。
那时,草庙岭教学点,偌大的教室里虽然只有郭子阳一个学生,但每一个教学环节,杨老师都教得一丝不苟。每周一,杨老师都会带着郭子阳举行升旗仪式。
“只要她来上学,我就教下去,不能有一丝马虎。”课间休息时,杨老师陪郭子阳在院子里玩耍时告诉记者,“6年了,除了周末、寒暑假,我每天都按照孩子的兴趣进行教学安排,给她上课,陪她玩,风雨无阻。”
临近放学时,校门口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她是郭子阳的奶奶李春花,今年70岁。
“我是来接孙女的,她走路走不了多远,需要坐轮椅回家。”交谈中,李春花含着泪说:“我孙女到了3岁话还说不全,我们教不了,就想着让孙女上学,学点文化,将来能自立。别人都说这不可能,没想到还不等我们提出来,扶贫工作队、镇上村上干部主动提出来要帮孩子实现上学的心愿。”
郭子阳的家离学校不到500米。2015年秋季,郭子阳到学校接受学前教育。“当时,连郭子阳一起有4个学生,每天在一起上课。”杨老师说,“当时在3楼上课,每天郭子阳的奶奶把她送到校门口后,我把她抱到3楼教室,放学了再抱下楼。”
2017年秋季,学校里就剩下郭子阳一名学生,当地考虑让她去特校读书。然而,由于行动不便,需要人陪护,郭子阳到特校读书存在很大困难。
“教育扶贫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当地教育部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杨老师继续教郭子阳。
虽然只有一名学生,但杨老师觉得这份坚守很值得:“只要不落下一人,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教室门口台阶较高,杨老师每天抱着郭子阳进出教室10余次。
对于郭子阳这棵“独苗”,杨老师呵护有加。用杨老师的话说:“与正常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陪护,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教授知识。”
杨老师回家的路与郭子阳顺路,每天上学放学,他就帮郭子阳的奶奶推轮椅。有时候,郭子阳的奶奶去镇上回来晚了,他就陪着郭子阳在门口等奶奶回来,之后才回家吃饭。
“为了我孙女能上学,专门保留一个教学点,安排一名老师。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们家永远不会忘记。”李春花逢人就夸杨老师和教育部门的好。
“他就像我的爷爷一样,对我喜欢得不得了。”郭子阳说,“有时候我跟奶奶说,杨爷爷帮了我们那么多,接杨爷爷到家里来吃顿饭,感谢一下,可每次他都说以后再说……”
乖巧的孙女这样说,让李春花既喜又愁。喜的是,孙女在杨老师的教育下,已知道心疼人,还学会了加减法、百余个汉字;愁的是,杨老师今年10月份将退休,万一杨老师退休了,新学期谁来教郭子阳?”
整个暑假,李春花和郭子阳都在忐忑中度过。
9月1日,新学期开学。这一天,奶孙俩开心极了,她们又见到了熟悉的杨老师!
据了解,在郧阳区教育局、梅铺镇中心学校的帮助下,杨建明已经申请2021年湖北省银龄讲学计划,退休后他将继续在草庙岭教学点任教。
草庙岭教学点的主管单位、梅铺镇中心学校校长吕飞对记者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一名学生在,学校就在;只要有学校在,老师就在。我们决不会让一个孩子失学!”(十堰日报 文/图记者 纪枫波刘旻)
【短评】
致敬初心如磐的坚守者
汪洁琼
一所学校、一名学生、一位老师……杨建明老师用已不太强壮的臂膀托起了一个残疾孩子的求学梦想、一个困难家庭的希望,甚至是一个乡村的教育事业。他的事迹让人热泪盈眶,他的为人令人肃然起敬。
杨建明在乡村讲台40年的坚守,蕴含着对学生的无私大爱和对教育的如磐初心。他用默默无闻的奉献,给了山区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以身为师、以行为范,为孩子传授知识、树立榜样、点亮希望;他用风雨无阻的坚守,给所有人树立了职业的标杆、做人的典范……然而,杨建明只是无数坚守在乡村的教师代表之一。像他这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奉献,托起大山的希望。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转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起点,乡村教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期待更高。希望有更多像杨建明一样的老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对山区孩子的关爱之心,积极投身乡村,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时代新人,让文明的薪火得以延续。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力量携手,为偏远地区、特殊群体的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