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斑马线 生命线 文明线

A-   A+
发表时间:2021-09-03 08:22    来源:宜昌文明网

在东山大道一处斑马线,“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已在宜昌蔚然成风。 黄翔 摄

  斑马线,不仅是生命线,也是一条文明线。礼让斑马线,既是交通参与者自身素养的展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早在2014年,宜昌交警就启动了“倡导三礼让(即礼让斑马线、礼让右转车道、礼让生命通道),文明保畅通”专项整治行动。经过长期持续不断的整治,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还有吗?交警部门如何巩固整治成效?近日,记者在宜昌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九成以上司机 斑马线上文明礼让

 

在城区隆康路隆中路小学门前班马线,车辆礼让,行人过街秩序井然。 黄翔 摄 

  9月1日,开学第一天。7时30分,记者来到白龙岗公交站旁的斑马线前,一名小女孩正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辆不敢迈步,一辆出租车经过,缓缓停在了斑马线前,小女孩连忙快速穿过马路,还对着出租车司机挥了挥手。

  “从我门口过的车都会礼让行人咧,尤其出租车司机都做得特别好。”旁边一家早餐店老板向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路口观察了十余分钟,来往司机基本都会停下礼让行人,在遇到老人经过的时候,也没有人鸣喇叭催促。

  网约车司机任山6年前从外地来到宜昌,说到礼让行人,他一脸自豪:“宜昌文明礼让这块儿做得真不错!来宜昌前,我也会有不礼让的行为。到宜昌后,身边的司机都做得特别好,现在我也百分百会礼让行人!”

  斑马线前,有车辆礼让行人,也有行人礼让车辆。记者随后来到胜利四路和东山大道交会处,市民张女士正牵着宠物狗等候在斑马线前:“车太多了,我不赶时间,让他们先过吧。”

  在万佳城市花园小区门口的斑马线,记者看到,并没有行人通过,但过往的车辆大多会减慢速度。“在斑马线前提前减速,是驾驶员的基本准则,不管有没有行人。”已经有近10年驾龄的市民万女士说道。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持续不断的宣传,现在市民礼让斑马线的意识越来越强,九成以上司机都能做到文明礼让,少数未礼让的司机在接受教育和处罚后也会积极改正。”

  教育与处罚结合 整治不礼让行为

  9月1日9时30分,在环城东路东环大厦门口,距离斑马线150米处,执勤人员李泽南拦下了一辆黄褐色面包车。

  李泽南问:“在斑马线前为什么没有礼让行人?”司机说:“我看到他在路边停下了我就先走了。”李泽南告诉司机:“看到行人快走到行车道,司机就要停车让行,让行人先过。”司机连忙点头,保证以后会文明开车、礼让行人。

  除了马路现场的口头教育,交警部门还把车管业务大厅、事故处理、违法处理服务窗口,作为开展礼让斑马线教育与管控的前沿阵地。民警会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开展“面对面”宣传,并与群众互动,详细了解群众对礼让斑马线等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8月以来,交警部门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行动采取现场查处、电子眼拍摄等方式进行,宜昌交警以车流量较大的夷陵大道胜利四路路口、东山大道胜利四路路口、西陵一路二医院附近等路口路段为重点,安排部署警力,强化现场查处和劝导,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横过道路未走斑马线,行人在灯控路口不按照信号灯通行、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随意穿插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教育与处罚结合的情况下,不文明礼让的行为进一步减少。根据数据显示,8月份宜昌城区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2460起,较去年明显减少。

  斑马线前设立禁停区 警醒提示再升级

  在城东大道水悦城至市三医院路段的3处斑马线,斑马线前施划了黄色网格。 “当斑马线上有人经过时,车辆需在网格线后的白色停止线内停下,不得驶入黄色网格区域内。”一名执勤的交警解释说,在斑马线前设立禁停区是为了起到缓冲和警示作用。通过黄色网格线的施划,将停止线后移,避免行人冲跑时,行车司机视线被旁边已停下的车辆遮挡,未看到斑马线上正在穿行的行人或非机动车而酿成事故。

  除了黄色网格线禁停区,宜昌交警还在斑马线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人车安全。如斑马线前50米处,施划了菱形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提示驾驶者,前方已接近人行横道,应减速慢行;菱形标线后,车道两旁设置了类似拉链形状的“纵向减速标线”,延伸至停止线前,主要给驾驶者产生车道变窄的视觉压迫,提前放慢车速。这些措施,都是近年来宜昌交警在智能斑马线基础上的升级。

  一系列措施下,斑马线前文明礼让已蔚然成风,但仍有极少数不文明行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少数行人在过斑马线时玩手机、嬉戏打闹。同时,部分公交司机在斑马线前,没有礼让行为。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会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市民自觉文明礼让,他同时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从自身做起,让文明礼让成为宜昌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刘晶晶 见习记者邱怡 通讯员朱华刚 刘梦竹)

责任编辑:乔奇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