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哲仁代表的茅箭剪纸成功入选十堰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剪纸是一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技艺。茅箭剪纸为竹山堵河流域堵河剪纸流派的支系,以表现细节性和故事性见长的特征。我市一位退休干部从小就痴迷剪纸,他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瑰丽人生。前不久,他还被评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所代表的茅箭剪纸成功入选十堰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项。
痴迷剪纸,几十年作品超万幅
今年59岁的廖哲仁祖籍竹山,原十堰市国税局干部。很小的时候,他生活在农村。那时候,家里的长辈都会剪纸手艺,并且还是祖传下来的。乡下很多妇女也会。她们拿起一把普通的剪刀,找来一张红纸,就能变戏法般剪出很多漂亮的图案。包括喜庆的窗花、鞋样原型等。
没事的时候,廖哲仁就在旁边看热闹,越看越着迷。长辈们见他喜欢,也愿意教他。到后来,他也学着拿起剪刀,模仿着剪起各种图案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濡目染加上长期的摸索和勤学苦练,廖哲仁逐渐上了道,剪纸技术在附近有了小名气。
参加工作后,廖哲仁闲暇之余,仍旧喜欢剪纸。同事们知道他有这一特长,经常找他讨要。那时候,一般就是一些喜庆的窗花,对方拿去后贴在窗户玻璃上。要求更高一些的剪纸作品,则是贴在家里的墙上。这样的剪纸,一般寄托着对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廖哲仁就会问对方,喜欢什么样的图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回来后,他根据对方的需求,开始研究、琢磨,力求剪纸作品符合对方的要求、达到最佳效果。
在日积月累中,廖哲仁的剪纸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把剪刀、一叠红纸,剪刀翻飞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几十年间,他的剪纸作品保守估计有上万份,送出去了多少幅廖哲仁都记不清了。
廖哲仁创作的剪纸作品。
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受欢迎
2017年,十堰的创文正如火如荼。廖哲仁被创文工作者们的热情付出所感动,特别是站在街头的创文志愿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决定,将身边的创文志愿者形象用剪纸的方式永久保留下来。
他的第一幅创文剪纸作品,来自他的随手一拍。这是一张一位年轻女创文志愿者的图片。她身着长裙、戴着小红帽、志愿者袖标。由于角度原因,拍的是侧影。当时,她正在北京路人行横道边上执勤。廖哲仁根据这张照片,回家之后按照照片剪了出来。
剪完女志愿者,廖哲仁越看越满意,将这幅剪纸发在朋友圈,朋友看后好评如潮。在那之后,廖哲仁创作“创文剪纸”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戴着志愿者袖标的环卫工、扶老人过马路的志愿者小哥等多个创文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不同于老式花样剪纸,廖哲仁的剪纸更注重贴近生活。他觉得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每一幅画面背后,尽量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几十年来,廖哲仁从童年时开始学剪花、鸟、鱼、虫传统吉祥图案,到后来不断求变,创新移植国画、油画、壁画、雕塑、卡通漫画,以及生活里鲜活的变化。他把传统的剪纸技艺“玩”出了新花样。他的剪纸作品,从老一辈剪纸艺人喜欢的《喜鹊报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凤舞九天》《猴子抱桃》《十二生肖》《猴子抱桃》《胖娃报喜》《十八罗汉》《观音百态》等传统题材,到90后、00后新生代追逐的《粽子宝宝》《人物小像》《熊猫吃竹》《童趣》《小孩理发》《喜娃》Q版卡通人物当代题材,乃至反映城市文化、时事政治主题的《奥运福娃》《抗震救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题材,均有涉猎。所以,他的剪纸作品,更贴地气,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日积月累中,廖哲仁的剪纸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多次获奖,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多年的潜心提升,也给廖哲仁带来了诸多荣誉。2020年秋,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湖北参加这次决赛的选手只有2名,参赛项目均是剪纸,我市剪纸艺人廖哲仁是我市唯一入选决赛的选手。比赛中,廖哲仁和全国十余位剪纸非遗高手同台竞技,一决高下。比赛现场以“美好生活”为主题,选手们要在三小时内现场构思创作剪纸作品。廖哲仁以“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十堰名片为主要灵感,融入了近年来十堰的飞速变化,用丰富饱满的元素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主题,两个半小时完成剪纸作品。这幅作品,最终获得了该次比赛的优秀奖。
2021年,廖哲仁参加武汉城市圈剪纸作品征集大赛,剪纸作品《鸿运当头云水禅心》获得优秀奖。
今年5月,市文旅局公布了十堰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廖哲仁光荣在列。在此之前,十堰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代表性传承人廖哲仁的传统美术《茅箭剪纸》成功入选。
专家们认为,廖仁哲为竹山堵河流域堵河剪纸流派的支系,因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熏染,茅箭剪纸的艺术风格明显迥异于堵河剪纸以民俗题材为主,以表现细节性和故事性见长的特征。茅箭剪纸承续了堵河剪纸作品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和原始质朴的艺术美感的传统,大胆突破以红纸为主纸的传统,使用红、黄、绿、蓝、黑、紫等彩纸剪制不同题材作品。在创作上,传承人将国画、油画、摄影、版画等艺术作品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二度创造,引入大场面的工业题材,注重点线面的合理组合,注重作品局部的铺陈,注重作品的视觉冲击力的表现,从表现主题和表现技艺都对堵河剪纸艺术进行了发展和超越。廖氏将堵河流域剪纸艺术大师余曼伯的技艺引流到十堰中心城区,为继承和发展堵河剪纸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授技艺,致力剪纸的推广和传承
为更好的传承与活化茅箭剪纸这一传统文化,茅箭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区教育局联手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每周三、四下午在火车站小学,廖哲仁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剪纸,普及讲解《茅箭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培养发现传承人。
每周,他都会到火车站小学传授剪纸技术。“我能在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让孩子们在现实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快乐,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也是我作为一名民间剪纸艺人的责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廖哲仁说道。
今年喜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廖哲仁历时近半年时间,精心创作了一幅“百年辉煌” 的剪纸作品。这幅剪纸作品长115厘米,宽56厘米。画面以100为主要元素,寓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的主体是华表,上面是栩栩如生的盘旋巨龙,寓指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两个“O”中间剪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周围用60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对党的部分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回顾。6月23日下午,廖哲仁把这幅剪纸作品《百年辉煌》捐赠给火车站小学的全体师生。
多年来他的初衷没变,就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剪纸、热爱剪纸,将这门传统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下一步,区文化和旅游局也将积极探索此非遗项目与文旅市场有机结合,全面做好茅箭剪纸的推广、传承与活化。(十堰晚报记者 罗伟 通讯员 吕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