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志愿服务让河南灾区充满爱

A-   A+
发表时间:2021-08-05 08:25    来源:宜昌文明网

三峡大学退役大学生女兵滕千雪坚持完成消杀任务。 记者王献科 摄

  用志愿者精神,做志愿者事情。在河南灾区,志愿服务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不分籍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有一股特殊的民间力量,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将志愿服务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7月21日至8月2日,记者转战河南郑州、新乡、鹤壁等地救援现场,捕捉到多个志愿服务的感人瞬间。

  18岁青年的自救式服务

  7月22日晚,记者随宜昌市第一梯队11名队员在郑州市救援时,网友推来一条信息:发件人的网名叫“伍佰”,称新乡市灾情严重,亟需专业救援力量前去增援,并附有多张洪水淹没轿车、以及群众站在屋顶求助的图片。

  通过这条信息,救援队联系上“伍佰”。次日,当宜昌志愿救援队在新乡市灾情较严重的地区见到“伍佰”,年轻、瘦高、卷发,精神疲惫,这是他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洪水中,宜昌救援队员驾驶冲锋艇不停地往返转移群众,丝毫不担心用餐、饮水等基本保障问题,“伍佰”跑前忙后,除了照顾宜昌队员,还要服务山西、江西等地的40余名志愿者。最感动的是,外地队员不熟悉当地环境,需要如厕时,找不着位置。“伍佰”一趟接一趟,将队员带到几百米外的公厕,又匆匆跑回现场帮忙。

  “伍佰”不善于言谈,大多情况下默默无闻地做实事。双方熟悉后,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真名叫李雪柱,18岁,刚参加完高考。暑假期间,在市区一商场打工。灾情发生后,看见全国各地、与新乡市毫无关系的志愿者纷纷来到这里,他想到自救。于是请假,悄悄跑到抗洪一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京来的“硬核”女青年

  在临时改成志愿救援指挥部的新乡市石油树德小学,一名身材瘦弱的年轻女子,格外引人注目。最吸引大家的,是她干起活儿来,丝毫不输给男队员,让一旁的志愿者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约半小时后,宜昌救援队队长王博带队增援,刚走到车下看见上述一幕,强行换下该女子。她叫胡梦婵,19岁,湖北广水人,目前在英国留学。得知河南发生灾情后,她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指挥部地址后,孤身一人从北京上车,来到这里。

  胡梦婵曾想过,没有专业救援技能,抵达灾区可能会添乱,但她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体力活。于是,铲沙、装袋,搬运物资,最晚忙到凌晨1点半,晚上就睡在指挥部办公室里。

  凭借自己的努力,胡梦婵成了指挥部最耀眼的“明星”,大伙既心疼,又感动。

  “生命不息、公益不止。”胡梦婵离开时,依依不舍。她说,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得到过许多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她将把公益进行到底。

  志愿服务不分性别和年龄

  面对灾情,宜昌28名退役军人志愿者自发组织,最小“00后”,最大64岁,义无反顾向河南挺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突击队旗帜迎风飘扬,哪里危险就去哪,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哪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情怀?

  宜昌志愿服务救援队有两名退役女兵,来自三峡大学的滕江雪和郭欣然,均具有救护员资质。7月31日,在新乡市第三十二中学防疫消杀过程中,考虑到喷雾枪与药箱沉重,婉拒女队友使用。两名女生却不服输,抢过装备,配合全队完成近2万平米的防疫消杀任务。

  “做志愿服务不分年龄大小,只要你有一颗为他人服务的爱心和一份奉献的热情。”在退伍军人志愿者、64岁的权春银身上,记者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抽水泵,3个年轻人抬都很吃力,权春银抢着帮把手;消杀喷壶加消毒液、加水,权春银扶着捅就倒……“我去灾区,不给你们添乱!”第二梯队出发前夕,权春银主动要求前往,担心他的安全以及身体状况,队长王博迟迟不敢下决定。没想到这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全体队友树立了榜样,同时,在灾区救援过程中,他以身作则,从不掉队,深受当地干部、群众以及迎得其他省市救援志愿者的敬佩。

  杨先路、聂海峰、姚盼、余潇……以及还有许多喊不出名字的志愿者;钟品文、张桃英夫妇、以及网名叫“小飞”的大批爱心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气象,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救灾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三峡晚报全媒记者王献科)

  【记者手记

处处有守望

  在河南灾区采访的日夜,终生难忘:处处有守望、处处有互助的感人场景,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

  这些日子,我感受到了灾区人民面对灾难的坚强、乐观、奉献与感恩,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团结、友爱和无畏,感受到了当地群众不分昼夜、众志成城保卫家园的决心。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灾情无情人有情。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一心、顽强拼搏,受灾地区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责任编辑:乔奇 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