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故事六《您的祝福已送达》演出现场。
《英雄之城》故事三《极速十四天》演出现场。
7月22日,1100余位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设计建设者、城市建设者、环卫工人等战疫代表及市民代表,一起走进武汉杂技厅。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杂技团共同主办的“大型原创抗疫杂技剧《英雄之城》公益专场”,以令人惊叹的杂技表演艺术,完美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让战疫亲历者和市民观众重温伟大的战疫历程,更激发出英雄人民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斗志豪情。
回顾战疫点滴瞬间——“武汉人民一定行”
最艰难的时刻早已逝去,最美的烟火早已归来,但无论时隔多久,在舞台上看到那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瞬间,每个武汉人都会心潮澎湃。
“太震撼了!太震撼了!”江汉区唐家墩街唐蔡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春清难掩激动地说,“一看到演出,我就回想起战疫的那76天。正是因为我们的党领导我们的国家、团结我们的人民,武汉才挺过来了。我深信我们的武汉会越来越好。”
同样心绪难平的还有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姚婕。杂技剧大气磅礴的剧情设计及演员们的高超技艺,让她看得惊心动魄。
剧中用“大跳板”的杂技技巧艺术化地呈现了“10余天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而在观众席里,正坐着一批曾参与“两山”医院设计、建设的特殊观众。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梁丽梅特意带12岁的儿子一起来观演。“演员的表演一下子就让我回想起当时分秒必争的紧张施工场景,令我几度落泪。”汉阳市政六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张杰则和同事们一起观演,作为“两山”医院及方舱医院的建设者,他的“代入感”特别强,心潮澎湃。中南建筑设计院的余能辉曾多次前往雷神山医院工地现场协调施工,看完演出的他倍感自豪,还专门把当天的节目表带回去,准备珍藏起来。
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杂技剧浓缩了武汉杂技中惊险奇美的绝技,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武汉战疫的点滴瞬间。看到杂技演员们齐心协力完成“大跳板”等技艺,江汉区常青街八达里社区工作人员杨麟感慨地说:“这就是战疫期间全国人民面对灾难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夏彪则说:“惊奇险美的杂技艺术与我们公司设计火神山医院时提出的‘临难受命、迎难而上、化难见巧、克难济世’相通相融,讴歌了千千万万建设者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世界建设史上的‘奇’迹,以高超的技术和大胆的创新化‘险’为夷,还江城武汉‘美’丽新颜。”在演员们的表演中,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党员陈冬林被“拉回”参与方舱医院建设的那段日子。“演员们一次一次挑战极限的腾挪跳跃,让我感受到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
万千感慨化作一句话——“我会好好加油干”
每一次遭遇艰难困苦,每一次都让我们更加斗志昂扬。浴火重生的武汉正在加速前进。在杂技剧中重温伟大抗疫精神,也让观众们更爱武汉、愈加奋进。
黑暗中一束光亮起,一位白衣天使只身在寒风中骑行。舞台上的这一幕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作为白衣天使中的一员,观众席中的医护人员更受激励。协和医院麻醉科聂冰清疫情防控期间是抗疫插管小分队主力成员。谈起疫情防控期间的点点滴滴,她说:“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武汉市第九医院儿科副主任谷志宏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请缨参加青山方舱医院的工作。她说:“当时,面对疫情,很多医护人员不计生死、勇往直前。我们要继续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
观众席上,身着制服的武汉江城天美保洁有限公司环卫工们格外显眼,带队的该公司工会主席樊丽君说:“我们都参与了武汉市第一家方舱医院——江汉方舱医院的应急保障工作。如今,我们早已恢复正常工作。我们要继续好好工作,维护这座城市的干净和美丽。”
大屏幕上播放着“空无一人”的街道,让董云和丈夫凡辉潸然泪下。作为武汉明天城市快线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租车司机,他们曾作为志愿者,每天开车往来于空荡荡的道路。董云说:“如今看似普通的每一天,在疫情期间是那么遥不可及。当时,我和丈夫就想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的城市早日恢复往日的烟火气。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曾经同样在路上的还有武汉公交集团公交车司机冯艳斌。抗疫的53天里,他和医护人员同吃同住,接送他们上下班、转运医疗物资。在他看来,杂技剧充分展现了武汉人民的精神状态。“我到现在都记得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面对困难时的坚定眼神和武汉市民的团结一心。天下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凡人在努力付出。我们要坚守好岗位,为我们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在观众们心中都化作了一句话:“我会好好加油干!”正如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员工肖帅所说:“疫情期间,我是火神山医院项目青年突击队队员。演员不停地往上攀升,正如当时我和同事们在施工现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我觉得,当代青年人要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最“硬核”的技艺演绎——“打不倒的武汉”
《英雄之城》是国内首台大型原创抗疫杂技剧,摆在武汉杂技团创作室主任、该剧总导演曹心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用杂技体现战疫,不让技艺与故事变成‘两层皮’。”他透露,用“女子车技”来体现八方支援,就是因为车技的惊险度与逆行者不惧风雨的精神正好契合。而单人车技到集体车技的变化正是举国同心、共同抗疫的历程。与之相似的,“大跳板”的技巧被巧妙地融入到“10余天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故事中。“大跳板中所有的翻腾动作都是由一位演员完成的。其实,这是一个集体项目,砸板、接人、保托、抬垫子等都需要很多演员默契配合。这种凝聚力不就是‘两山’医院建设中 ‘中国速度’的来源吗?!”
在高难、惊险的技巧中彰显中国精神,也在梦幻、柔美的表演中体现坚韧力量。浪漫的小提琴声中,大屏幕上浮现出绚烂的云霞,在如同幻境的氛围中,浪漫的绸吊上演了。这如梦如幻的一幕让观众联想起“夕阳爷爷”的温情瞬间。而传统技艺“女子柔术”被创造性地呈现为一棵“生命之树”,氛围演员则化作鸟语花香,整个舞台成为生机勃勃的春景。
而在最“硬核”的全新原创节目《扬帆追梦》中,武汉杂技团演员突破国内外“浪船”节目的极限,在浪船上360度翻腾,用人体在运动中划出一条“反抛物线”。
舞台上下的演员们沉着演绎,观众席上则是激动不已。看在眼里的是超乎想象的高超技巧,涌现在观众心中的则是“打不倒的武汉,永远翻腾向上的武汉”。看着演员们一次次挑战更高难度,观众席中的何初晴几番落泪,高举着双手鼓掌。“抗疫是怎样胜利的?是靠着每个人都敬畏生命、不懈拼搏、扛起责任、齐心协力做到的。这台杂技剧是怎样成功的?是靠着每个环节都配合完美,每个跳下来的人都抛弃畏惧,如同武汉人一如既往地勇敢和创新完成的。”(长江日报记者报道 稿件统筹:万旭明 本版照片均由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