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赋予一座城市以灵魂。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湖北鄂州各社区纷纷打造家门口的“记忆馆”,让居民出门就能观展品、学党史,重温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记忆。
充满新时代气息的文化墙
古城社区 :收藏城市记忆
这是一个收藏回忆的地方。
二八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等充满时代印记的“三转一响”,借书证、粮票、船票等票证,以及火柴、啤酒等老鄂城商标,还有带着一代人记忆的锅碗瓢盆,走进古城社区“城市记忆馆”,仿佛不经意间打开了记忆的盒子,让参观者回到“一古楼、二宝塔、三眼桥、四眼井……”的老鄂城时代。
“看着好亲切,都是我小时候用过、玩过和看过的东西,明天带我爸爸、妈妈过来重温一下。”偶然走进“城市记忆馆”的张先生说。
今年,古城社区广泛征集老物件,在辖区建设“城市记忆馆”,迅速得到居民及收藏爱好者的响应。居民纷纷将自家的珍藏捐赠给社区。到目前,社区已收集了近千件见证鄂州历史变迁和民俗文化的物件。
除了老物件外,馆内还收藏有《鄂州党史》《鄂州史话》《鄂州奋进四十年》等,以及留存数十年的《鄂州报》,一张张泛黄的书页,向人们述说着鄂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变。
向建文是鄂钢一名退休干部,得知社区“记忆馆”征集老物件,他送来了自己珍藏的1998年的纪念册。“当年到现在变化确实是大。”他介绍道,鄂钢门前的那条路,原来满是灰尘,现在是宽阔的马路,而这条路又是鄂州发展的一个缩影,眼见这条路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城市记忆馆’是留得住的记忆、看得见的乡愁、摸得到的小康,将古城文化透过厚重的历史刻印在群众心中,又让居民在古城变迁中,感受鄂州改革开放发展新历程、新成果。”古城社区党委书记程少花说,“社区还依托该馆开展了推铁环、跳绳等一些怀旧活动,引起了居民的共鸣,纷纷表示希望多开展类似活动。”
居民捐赠自家的收藏
飞鹅社区:跟着长廊穿梭时光
走进飞鹅社区庙二巷“时光长廊”,一幅幅展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时生活场景的彩绘浮现眼前,扑面而来的怀旧气息,不由让人停下脚步。
斑驳的砖瓦墙边,停放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一旁的邮箱上,卧着一只调皮的花猫……文化墙上的一幅幅画面,仿佛一张张老照片,带我们重新翻开那些泛黄的记忆。
接孩子放学走过庙二巷,赵女士指着墙上的图画,跟孩子讲述儿时的记忆,“那些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让自己的孩子感受现在生活的变化。”
为进一步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飞鹅社区以改造老旧小区为契机,将庙二巷、水产路两处空白墙面粉刷一新,打造融合创意和教育意义的红色主题文化墙,吸引了不少居民来“打卡”。“本来这是一条老旧小道,改造后成了居民们学党史、讲历史的好去处。”飞鹅社区委员陈卓说。
庙二巷的文化墙带领大家回到旧时光,水产路的文化墙充满了新时代气息。
曾经破损的水产路墙面披上了绿意盎然的新衣,党旗、五角星等红色标志让人眼前一亮。“您有诉求党有回应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的标语铿锵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员群众心目中的分量,也表明党员群众时刻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近年来,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居民感受到老城新区的变化和魅力,感受到社区不仅美丽,而且有情怀。”社区委员陈卓说,“同时也让社区居民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着历史文化和红色基因,在感悟历史变迁中继续前行。”
别具特色的“时光长廊”
儒学社区:家门口的“红色记忆馆”
近日,儒学社区“红色记忆馆”开馆,周边居民出门就能观展品、学党史。
“红色记忆馆”位于南浦路的林业局小区,设在小区内的红色驿站,是以红色老物件为主题的党史展览馆。展馆面积虽不大、设施简陋,但馆内展品丰富,一排排展台上摆满了珍贵的物品。
各类革命文献汇编书籍,各个发展阶段的党史、党章及入党誓词、党员证件,各种材料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和党徽、军功章等,“红色记忆馆”开馆以来,深受党员群众欢迎,不少人员前往参观。
一件件朴素的文物,诉说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似乎让人们又回到那个艰苦的战斗年代。“这些红色资料,让我更加感受到党的伟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居民柳阿姨感慨道。
据了解,“红色记忆馆”内的展品,主要来自于小区党员余大姐。余大姐是红色物品收藏爱好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她便开始收藏红色物品,至今已收藏几千份。小区筹建“红色记忆馆”,她拿出了大量收藏。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传承红色基因。”余大姐说,目前已有不少党员群众向“记忆馆”捐赠了自家的珍藏,因场地有限,仅陈列展示了部分藏品。
“红色记忆馆”的部分展品
“‘红色记忆馆’唤醒的不仅是红色记忆,还有党员的身份意识、初心意识,我们将面向社会,持续开展红色物件征集活动,不断扩展小区‘红色记忆馆’建设,丰富馆藏内容。同时将举办系列专题展览、交流会等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党委书记吴阳萍说。(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