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武汉经开区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沁人心

A-   A+
发表时间:2021-07-19 10:36    来源:武汉文明网

  武汉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重要内容,加强阵地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丰富活动形式,形成具有经开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子。

  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标准,立足武汉经开区实际,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覆盖率100%),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5个(覆盖率80%)。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选址经开区南太子湖创谷,与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一体化设计改造,打造新时代理论学习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图书室、道德讲堂、知行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平台、志愿服务指挥中心,有效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并实现共享。文明实践所、站分别依托街道文体服务站和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打造,最大限度共享共用街道和社区资源。截至目前,所(站)均已投入使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立以来,已注册志愿者37549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85个,开展活动630余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到20000余人。

  用心用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坚持以“党的声音有宣讲、群众困难有帮扶、文化活动有依托、志愿服务有效果”为目标,武汉经开区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动宣讲深入人心

  聚焦建党10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等主题,用百姓话讲百姓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村村响”智能广播开展理论宣讲

  主题宣讲全覆盖。依托微邻里、移动式小喇叭、固定式村村通大喇叭,各级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通过推选居民代表,组成“百姓大讲堂”成员,每月开展“群众开讲啦”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实现宣讲从群众中来,走到群众中去。

武汉经开区青年学党史

  专题宣讲有实效。积极组建各类宣讲队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宣讲直通车”,青年代表、党员代表参加“我是小宣”活动栏目,专家学者讲解行业发展等专业知识和政策,开办“书记讲堂”和“道德讲堂”,丰富宣讲形式和宣讲内容。截至目前,开展“举旗帜 送理论 学党史”专题宣讲240余场,受众2万余人次。组织志愿者参加“百姓”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300余场次。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结合武汉经开区产城融合发展实际,围绕社会服务、社区治理等重点工作,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10支,探索符合经开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下沉党员开展志愿服务

  日常志愿服务常态化。武汉经开区志愿服务始终坚持党员带头、干部示范,通过干部党员下沉社区宣传发动,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的节日、河湖保护、消防安全、清洁家园、非遗传承、文化之旅等常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结合自身特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

  个性志愿服务定制化。根据志愿服务总队的特色和志愿者特长,组建社区个性化、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乌金山社区文明实践站组建工友志愿服务队,为失地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关爱帮扶、心理援助;十八家社区围绕服务老旧社区和全区最大的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成立小桔灯志愿服务队,每周六和寒暑假开办托管班,陪伴关爱留守儿童,每周三发动下沉党员和小小志愿者,看望辖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特困人群。

  移风易俗沁润人心

多种形式弘扬文明新风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坚持疏堵结合,创新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村居“一会”(红白理事会)“一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小分队)“一约”(红白喜事公约),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文明办督察组常态化巡查,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公职人员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强化厨师、婚庆等行业监管,推行星级酒店平价菜单,引导居民逐渐树立办红白事不比烟酒贵不贵、排场大不大,比守不守规矩、讲不讲文明,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的良好乡风民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武汉经开区将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深入走访调研,充分了解基层群众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服务内容,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服务工作,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愿参与、真点赞”;突出文化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建立多层次、分众化、互动式的综合性支撑平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进一步加强线上宣传,强化线下资源整合、活动策划;在现有志愿组织基础上,建强队伍力量,加大志愿者招募注册力度,增加志愿服务项目,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武汉文明网 武汉经开区工委(汉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责任编辑:王芳菲 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