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英子姐姐”刘发英(右)在受资助学生家中走访。 图片由本人提供
“这是高阿姨托我们带来的学习用品。最近学习怎么样?”5月30日,在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板桥铺一组晓瑞(化名)同学家中,长阳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负责人刘发英拉着她的手,鼓励她好好学习。
晓瑞是永和坪小学一年级学生,聪明懂事、好学上进,不幸的是,父亲在她1岁多时去世。家里没了劳动力,这个深山里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刘发英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到晓瑞家中走访,核实了解信息,并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短短几天,就得到了回应。
“每个贫困学生的信息都由我亲自走访获取,每笔助学款项都由我亲自送达。”刘发英告诉记者,她每年都会到受捐助孩子家中走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然后反馈给捐助者。
正是这分真诚,在16年的爱心助学路上,刘发英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共募集善款2480余万元,托起了3708名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
1991年,刘发英毕业后来到黄柏山乡任教,这里是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学校。初来乍到,孩子和家长们用最简单的举动温暖着她:每天晚上女孩子们轮流给她做伴;家长们经常给她带新鲜蔬菜并教她种菜;到放假的时候,孩子们争相邀请刘老师去家里做客……
这分善良和真诚,让刘发英深受感动,除了教孩子们知识,她开始用自己的工资给贫困学生买书本文具。
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大山里的贫困孩子呢?2005年秋,刘发英接触到互联网并在QQ上注册了“英子姐姐”网名,开始通过QQ为贫困学生发帖求援。2010年,她又组建助学团队,创办助学网站,助学扶贫的渠道更加畅通便捷。
在她的牵线搭桥下,众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大批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从小遭家人遗弃的小安(化名)顺利完成学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科技大学;考上重点中学的小玲(化名)为学费发愁时,刘发英闻讯找到资助人,为她解决上高中和大学的费用。
16年来,刘发英独创的“一对一”网络助学新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从一个网络志愿者出发,如今拥有33名核心成员、1000多名志愿者、2000多名爱心人士,成为全国最具公信力的网络助学平台。在她的带动下,其丈夫、儿子、儿媳也走上了爱心助学道路。
被爱滋养过的孩子,会在心底留下爱的种子。如今,部分接受捐助的学生已经长大,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当年的爱心。小玲选择上师范大学,2017年毕业后,返乡当了一名支教老师,并成为了英子姐姐助学团队的志愿者和爱心资助人;得知爱心人士戴伯春生病住院时,受到戴老资助的学生纷纷拿起笔,写信为戴爷爷加油鼓劲……
刘发英说,4年后,她将退休,但不管身在何处,她都会将这份爱心传递,用希望的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熊东华 通讯员 张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