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汉剧、楚剧、话剧、儿童剧……自1985年第一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以来,武汉已有12朵“梅花”,涵盖多个剧种,在全国尚不多见。而随着“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武汉坚持出精品、推名家、攀高峰,梅花奖得主中也出现了“85后”余维刚等青年演员。
中国戏剧梅花奖涵盖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滑稽剧等各大门类,但历届获奖者中,均以戏曲演员居多。如最近三届中,第28届的15位获奖者均为戏曲演员,第29届中仅有一位话剧演员、一位歌剧演员获奖,本届获奖者中,戏曲依然以13人占据绝对多数。
而武汉自1985年以来,先后有于盛乐、张家昭、邓敏、胡和颜、邱玲、冷佳华、强音、刘子微、夏青玲、王荔、余维刚等11位“梅花奖”得主,刘子微为两次获奖的“二度梅”得主。他们从事的领域涵盖京剧、汉剧、楚剧、话剧、儿童剧等多个剧种,在全国并不多见。
青年演员在武汉也渐显锋芒,本届获奖者余维刚为“85后”,是这一届里最年轻的参评者,且是第一次参与梅花奖评选,也是武汉目前为止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为助力余维刚“摘梅”,武汉楚剧院自2019年以来,将其精品剧目《万里茶道》进行了三次打磨提升,以密集的唱段、高难度的技巧,全面展示余维刚的专业素养。
据悉,近年来,武汉市相继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我市戏曲传承发展振兴武汉戏码头的通知》(2016年)《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实施方案》(2018年),并将戏码头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多措并举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其中,通过实施名家工作室、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名家开展“一对一”传戏工程,为青年人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计划等,催生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品德优良的青年艺术人才。(长江日报 记者万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