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子镇:文旅融合重续古道繁华

A-   A+
发表时间:2021-05-24 17:07    来源:湖北文明网

  

投资20亿元的茶店驿站项目全貌。 (本报恩施图片库 谭远志 摄)

“茶山云海”运动休闲度假区一角。 (本报恩施图片库 谭远志 摄)

  古代,盐、茶是人们不易获得的物品,当时的交通要道往往与盐、茶运输相关。

  穿越巴东茶店子的川盐古道,是集官道、商道、驿道、民道于一体的古代交通要道,是历史上贩运茶叶、食盐商队的必经之地,因而被称作“茶盐古道”。而茶店古驿因路而生。

  据《巴东县志》记载,早在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里就设有店铺卖茶,茶店子由此得名,故称古驿茶店。

  后来交通发展,这条古道逐渐没落。

  镇名中带茶,就不得不说茶。

  5月20日,烟雨笼罩的茶店子镇风吹垭村,梯形茶园在薄雾笼罩下若隐若现,被雨水冲洗过的茶树绿意盎然。二组村民杨绍华撑着伞来到茶园,看着又可采摘的两芽一尖的茶叶,喜不自禁。

  “闲不住啊!雨天不能采茶,就来看看。”杨绍华说,现在正是发展茶叶的好机会,时机不等人。

  杨绍华所说的“好机会”,是巴东县委、县政府正在风吹垭村打造的“茶山云海”运动休闲度假区。这个涵盖茶山云海观光游、茶马古道风情游、茶田漫跑运动游、茶乡风光度假游的项目,让他看到了“放手一搏”的希望。

  2020年,在管理好自家8亩茶园的同时,他又承包了22亩茶园。

  “以前种茶只有一条路——将鲜叶低价卖给茶厂,一年顶多收入千把块钱。现在不一样了,市场主体引进来了,鲜叶可直接送到加工厂,我们茶农自己卖成品茶,一年收入翻了十几倍。”谈起这一变化,杨绍华一个劲儿地说“国家政策好”。

  杨绍华家此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两个孩子在上学,无固定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那时候有劲儿没处使,想发展茶叶没钱、没技术。”杨绍华说,国家扶贫政策出台和地方产业发展让“劲儿”有了“用武之地”。

  “缺技术,村里请来专家指导;缺资金,金融服务送上门……之前需要自己操心的事,现在有人替你着想。”杨绍华说,“村里很重视发展茶产业,可不少茶园无人管理,所以我就承包过来,不仅可以增加自家收入,还能帮助村民增收,挺好。”

  与杨绍华一样感觉幸福满满的,还有家住朱砂土村易迁安置小区的唐海清。

  “我们原来住天保山村八组,交通不便,吃水也困难。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挤在几间土坯瓦房里,全靠丈夫一人务工挣钱。”回想起自己刚嫁到天保山村时的情景,41岁的唐海清忍不住感慨。

  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地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境遇。唐海清一家住进了125平方米的小洋房,孩子去镇上上学只有10来分钟车程。

  随着巴人河景区、茶店驿站项目的推进,她也吃上了“旅游饭”,在茶店驿站开了家超市:“现在的生活环境大变样,住在茶店驿站景区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小超市每月毛收入万余元,还享受两年免租。”

  茶店驿站是由巴东众有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开发的项目。目前,占地100亩的茶店驿站风情街已经建成,成为游客打卡胜地。二期田园养生小镇也已开建,主要包括避暑度假高地、田园养生基地、户外运动基地、峡谷观光胜地等基地。

  茶店子镇下辖32个行政村,在脱贫攻坚之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村13个。2019年,所有贫困村出列。该镇围绕全县产业布局,以“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茶叶、烟叶、茶店牛肉等产业发展,全镇贫困发生率从47%降至0.41%。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技能培训和‘扶志’‘扶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茶店子镇重续古道繁华。”谈及全镇的发展前景,茶店子镇镇长郑爱华信心满满。(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高炜 通讯员 谭远志)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