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气的小区又回来了!”
五峰渔洋河畔,修葺一新的老铁合金厂生活小区院内,孩子们肆意奔跑玩闹,年轻的妈妈们围坐在草地上悠闲地互道家长里短。
而就在四个月前,这里还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大门残破无人守,垃圾满地无人运,管道堵塞无人清,蛛网遍布无人理。
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五峰县城渔洋关镇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吸引发动群众参与,让居民不做看客做主人,改出了全新面貌,改出了幸福生活。
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以前这里是渔洋关镇第一批楼房,洋气得很。”铁合金厂生活小区改造负责人、桥河社区第七网格员薛开霞在此土生土长,在她的记忆里,老铁合金厂职工宿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高大上”的代名词。这里住有30户居民,慢慢地,原本宽敞的大院里“挤”满了大大小小15间棚房,拥挤不堪。
改造难,难在拆违。小区改造启动之初,桥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海洋就有了预判:小区内棚房林立且装修投入较大,绝不能强行拆除一刀切,既要如期实施拆除,又要尽量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二者如何兼顾?
“居民的诉求千差万别,我们都要尽量考虑周全。”老旧小区改造动员会上,周海洋直言拆违顾虑,在号召党员带头的同时,协调改造小组充分兼顾居民杂物放置诉求,与设计方、施工方多次沟通,将其纳入改造方案,规划保留出相应场地,保障居民合理需求。
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铁合金厂下岗职工孙治国自主创业成产业大户,一有空闲就同支部党员一道,为住户耐心讲解改造规划;黄磷厂小区住户罗云峰得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试点,迅速组建小区租住户微信联系群,宣传政策、收集居民意愿、发动志愿者。党员积极响应,群众紧随其后,纷纷签署“承诺书”,自愿拆除自家棚房。
2020年五峰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在黄磷厂小区和老铁合金厂生活小区正式实施, 一个小区一个方案,在充分收集群众意愿、兼顾小区实际情况后,不仅改造完善了居民住宅环境、水电路气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还增设了小区智能安防系统、停车位、充电桩、健身器材,让小区好看又好住。
“咱们家现在可漂亮了,平了菜地,拆了棚房,建了篮球场、充电桩。咱们洋气的小区又回来了!”杨文忠夫妇是铁合金厂的老职工,下岗后在院内经营一家餐馆。改造工程还在进行中,两口子就迫不及待的与远在武汉的女儿视频分享小区变化。
做主人,不做看客
“唐婆婆,您住四楼,阳台没有防护设施,花盆就这样摆放在窗边很危险啊!”社区网格员小张多次上门做工作,小区住户不断配合劝说,历时一个多星期,“固执”的唐婆婆终于笑着将花盆搬到了安全地带。
三分建,七分管。改造完成后,管理更是“三无小区”的难点。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带头作用,铁合金厂所在的桥河社区探索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四民工作法”,让居民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监督小区管理;黄磷厂小区所在的大房坪社区引导小区居民以投智、投资、投劳等形式参与、支持、监督老旧小区建后管养工作,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后建有所管。
黄磷厂小区住户罗云峰在发动居民顺利支持改造后表示,要想长期保持老旧小区改造效果,还需建立维护运营管理模式。小学教师杨元俊是居住地党员,积极为小区发展建言献策,他说:“不仅是临街,楼内居民也要采取‘门前三包’,自发加入小区卫生秩序管理,人人都是志愿者。”施工队完工退场已有两个月时间,小区内依然整洁有序。居民孙治国虽然早就从铁合金厂下了岗,却对小区越来越有感情,他笑着说,还要为小区群众办更多实事。
改造后的老铁合金厂生活小区在院内开辟了一处党员活动室,围绕共住共建、共享共治、小区管理、为民服务等主题,社区在这里多次开展党群活动。
桥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海洋表示,作为“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更深了,群众对组织的认同感更强了,大家共同参与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更高了。(三峡日报 通讯员陈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