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十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纪实

A-   A+
发表时间:2021-05-08 09: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0年2月25日,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搬运广西援鄂生活物资。  

  文明,始于心、践于行。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十堰市一项项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活动,犹如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悄然在十堰市民的心中生根发芽。车城大地时时彰显着文明形象,处处激荡着文明之风。

  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志愿者达63.5万人

  4月9日上午,张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黄龙社区8名志愿者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认真清理辖区河段沿线及河滩内的白色垃圾,以实际行动带领周围居民保护河滩环境,保护水资源。

  4月26日,竹山县文峰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深入文峰乡轻土坪村开展“送政策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上门宣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相关知识。

  这只是十堰市文明实践的一个个缩影。

  近年来,十堰市相继出台了《十堰市建设志愿之城实施方案》《十堰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十堰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十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十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化拓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相继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网格化到岗到人工作推进会、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技能培训文明创建指导组推进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座谈会,细化任务分工,推动志愿服务资源融入并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科科长苏芳告诉记者,目前十堰市已建成以市志愿服务孵化基地为中心,8支志愿服务总队为支点,169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761个志愿服务站(岗)为网点的“一公里志愿服务圈”,涉及文明劝导、文明交通、关爱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项目。全国志愿服务记录手机软件“志愿汇”数据显示,截至5月初,全市注册志愿者达63.5万人,志愿服务组织3947个,活跃度位居全省第一。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携手打造“志愿之城”

  作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十堰市志愿服务队伍秉持服务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共创文明城市,用新时代文明实践诠释无疆大爱。

  2020年1月25日,团市委发布十堰青年防疫志愿者突击队招募令,短短1天时间,近2000名青年志愿者踊跃报名。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各系统也迅速成立300余支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

  “我也要当战疫志愿者,干不了活,我就捐点款。”2020年2月2日,“全国道德模范”刘学举来到竹山县柳林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将1000元现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嘱咐道,“哪怕是给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买一些大碗面也行。”

  “中国好人”“湖北省道德模范”马列在疫情期间不仅为抗疫捐款,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负责抗疫急需物资的申请、转运、分发。“我请求到抗疫一线去,哪怕帮忙搬运点货物,只要能出上力就行。”疫情发生后,“荆楚楷模”、十堰“信义哥”曹国宏拖着病躯来到茅箭区武当路街办韩家沟社区报名当志愿者,连续两个月坚守交通路口。

  十堰市把文明创建的机制、队伍、体系融入到疫情防控中,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民动员、全面部署、全市联动,组织创建无疫乡镇(街办)、社区(村)、单位等无疫先进典型4010个,14.8万名志愿者参与入户排查、配送物资等工作,引导60万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志愿红”成为抗疫“生力军”。

  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堰市更是涌现出许多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他们以平凡的人生实践,展现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十堰城区主次干道交通路口,都能看到交通志愿者的身影。每天,有成千上万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交通路口、车站、机场、学校、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活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我市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结合党员干部“双报到”,每月同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平均每次1.75万名志愿者参与,16万党员干部开展“足印社区·户户走到”活动,有效提高了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

  2020年以来,十堰市围绕文明创建主题,累计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技能培训128场次、6452人次,对10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骨干志愿者专题培训1000余人次。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发挥各级文明委成员单位作用,开展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宣讲、推进移风易俗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万余场次。

  大力培育特色品牌 文明创建成果丰硕

  在茅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江工作站,无数肢残者学会自理,再次开启幸福的生活;在这里,他们学得一技之长,获得收入实现梦想;在这里,没有歧视,大家在互帮互助中温暖生活快乐成长。

  “我们一直秉承忠心向党、同心圆梦、热心公益、爱心助残、贴心送暖、耐心解难的‘六心’工作理念,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江告诉记者,他们已在四县一市一区成立成江工作站分站,建立扶残助残公益平台,为残疾人康复、就业、文化生活提供帮助和服务,为重度残疾困难者提供救助,真正办成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的“残疾人之家”。

  荣获湖北省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的湖北医药学院怡敏义务支教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11月,由“中国好人”、退休教师陈怡敏牵头组建。志愿者们了解到一些农民工子女在家学习有困难,队员们便自发为孩子们进行线上教学。他们不仅在学业上为孩子们提供帮助,还会在课后与孩子们谈心交流,讲解防疫小常识,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

  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队伍建设、服务项目、实践活动。竹山县把“十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搭建“一队两会”和“23+N”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培育10余支特色鲜明的民间志愿服务队,推出30个特色服务项目。房县117个文明单位加盟乡村文明实践,推出22项志愿服务“菜单”,打造了脱贫攻坚大帮联、“人情新风+”等8大志愿服务品牌。茅箭区探索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推行“时间银行”等服务模式,建立积分与激励约束机制,激活社会力量参与互助养老等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十堰行业窗口、基层站所、街道社区、生活小区实现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全覆盖,“礼让斑马线”“使用公筷公勺”“排队一米线”成为十堰市民的行为自觉,人居环境、市民素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苏芳介绍,下一步全市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重点深化拓展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工作思路上再创新,在工作方法上做变法、在宣传发动上做加法、在提质扩面上做乘法、在结果考核上做奖法、在服务流程上做减法,推动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域全覆盖,发挥试点及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率、满意度,探索形成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好经验、新路径。(十堰晚报 记者吴忠斌 通讯员 曹正军)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