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乡村兴;产业强,村民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省委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加快农业现代化。
如何进一步强筋壮骨,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厚植乡村振兴发展优势,黄石在思考中行动、在学习中实践。
强化精深加工 提升产品效益
宝塔湖景四月天,春雨如酒蒿如烟。河滩湖汊在营造怡人美景的同时,也孕育出一种异香扑鼻、清脆鲜嫩的野生小菜——湖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湖而居的阳新宝塔村人,从21世纪初开始大规模种植湖蒿,历经约二十年,全村湖蒿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产值在2019年更是突破了亿元,成为强村富民的拳头产业。
“现在不用担心销路,黄石、武汉都可以发,还可以出省到湖南岳阳、江西南昌。”作为村里最早一批湖蒿种植户,春潮湖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柯亨兴说,在今年受天气影响、产量减小的情况下,产量依然达到了三千多万斤,但价格普遍只能卖到三元多一斤。柯亨兴解释说,除了阳新宝塔湖,仅在我省,成规模开展湖蒿种植的就有武汉蔡甸、荆州洪湖等地,从12月到次年3月的成熟期,湖蒿集中上市直接导致价格暴跌,大大压缩种植户的利润。
怎样解决大而不强?宝塔村人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鲜菜直接进市场,加工开辟新战场,两条腿走路!
传统的湖蒿种植分为两季,第一季上市比较早,价格相对偏高,可以直接送往批发市场卖个好价钱,待到第二季湖蒿大量上市的时候,合作社通过深加工,把大量湖蒿通过真空包装发往全国各地,既解决长距离运输保鲜难题,又提高产品附加值。柯亨兴笑着说,经过深加工湖蒿,配上精美包装,价格也水涨船高,“一斤最少能卖到9元!”
包括规划中的宝塔湖湖蒿加工基地在内,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我市计划以军垦农场为核心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粮油、果蔬、苗木、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新模式。
破解销售难题 发挥引领作用
在位于阳新排市的三元实业公司油茶树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正结出油茶泡,新培育的油茶林长势喜人。
“我们在不适合采摘的老油茶树上嫁接新枝,明年春天就可看到满山遍野白色花海了。”三元实业公司总经理明春桃,是土生土长的阳新人,2008年与朋友成立公司从事油茶深加工。目前,公司已建成十多个行政村、总面积约三万亩的大型基地,产品远销欧盟,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实现销售额两千多万元。
农业是一个投资长、见效慢、风险大的行业,油茶产业尤为如此。
“油茶树5年挂果,8年才能丰产,见效慢、前期投入较大,加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阻碍了产业发展壮大。”为破解发展瓶颈,2017年10月27日,我市成立了油茶产业联盟,汇集全市4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油茶专业合作社和油茶种植大户,加大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力度,在这次大会上,明春桃当选为盟主。
明春桃认为,联盟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油茶企业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和种植户销路难题,也帮助我市油茶行业协同创新发展,推介行业产品,规范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油茶联盟之后,我市相继组建了稻虾共作、柑橘、中药材等十大产业联盟。
打造优质品牌 实现融合发展
记者13日采访黄石市农业产业发展协会时,工作人员刚刚与北京某知识产权公司签订“黄石福柑”代理申报地理标志商标合同,这也标志着“黄石福柑”扩张品牌效益迈出了坚实一步。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壮大靠品牌。目前,我市已成立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力争在3至5年内,打响“黄石稻虾米”“黄石泉水虾”“黄石福柑”“金海白茶”“阳新湖蒿”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为打出“黄石福柑”金字招牌,市柑橘产业联盟先后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十七届中国武汉农博会等重大会展,产品质量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截至2020年底,全市福柑总产量约100万吨。在以稻虾共作为主的阳新浮屠镇北煞湖农场北富生态种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严格生态养殖生产的稻虾米,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杨凌农业产品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
值得注意的是,在打造农业品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市农业从业者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为特色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市农产品电商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农业电商销售已突破8亿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黄石日报 记者 朱达)